-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5-01-22
- 在线时间75744小时
-
- 发帖11669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754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45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699
- 金币
- 8754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45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5-01-22
|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21-07-09)
—
核心提示:便秘患者吃什么好?便秘者的饮食主要以增加膳食纤维、多补充水分为主,常见的高膳食纤维食物有蔬菜、水果、粗粮、坚果。 长途大巴上、上课时、开会时 最绝望的是什么?
都不对 是屎意来袭又不能去厕所!
叔自己也试过 绝望地在网上搜索如何憋屎 却发现根本没有答案
屎意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憋屎 我们先得弄清屎意从哪来
至于是否真要把 一坨散发着热气的屎落在裤子上
憋屎有哪些技巧 低级技巧:用蛮力让它回去 这点大家应该都知道 就是猛烈地收缩括约肌 把大便挤回去
比如用手握住些东西 更有利于下体肌肉发力
拿坐长途大巴时憋屎举例 大巴车上的扶手 大家也可以用来憋屎 十分方便
我们可以在握紧前排扶手时 用尽全身的力做提肛运动
做的时候最好屁股离开座椅 不给任何一丝肛门受到外界刺激的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大便已经冒尖了 就不要冒失地收缩括约肌 不然可能把大便直接挤出来
这时候,就要依靠高级技法了
高级技巧:拒绝自己 大家一定都有 越到家门口越忍不住的经历 这是因为你的意识松懈了 高级中枢以为不必再抑制排便冲动 才会向直肠和括约肌下达放松的命令 让你尽早脱离苦海
只要我们短时间内拒绝邀请 便意就会自然消失 为此,我们需要极强的大脑控制能力 以及一个良好的环境
例如制造高温: 这是因为消化道平滑肌对低温敏感 受低温刺激可能会让其加速蠕动 加大拉裤子风险
至于无视排便邀请的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转移注意力 做一些别的事情
例如,许多马拉松选手都经历过 跑到一半想拉屎的情况 可只要继续跑下去 大部分人的屎意就会完全消失
随缘技巧:点穴 按揉大横穴 也许能让肚子疼、想排便的情况缓解 可也有人表示 按完之后便意更加强烈
不要滥用这些技巧 叔告诉你们这些 只是不想你们弄脏裤子出丑 并不是让你们平时也用
反复憋屎不仅会让直肠对刺激的敏感度降低 还容易让大便的水分进一步减少 变得又干又硬
最后,它不再像以前那样 能轻易被肠道运动、括约肌 和腹腔压力改变形状 形成严重便秘
想拉出来还得废九牛二虎之力 一不小心就会造成肛裂和痔疮 严重可能形成巨结肠 大便淤滞在近端结肠肠管 最后需要灌肠治疗甚至动手术
怎么才能让肠道规律排便 憋屎只能缓解一时的危机 只有养成规律健康的排便习惯 才不怕大便突然袭击
比如你想早上出门前把大便排了 不妨空腹喝半杯温开水 再按摩一下肠胃酝酿屎意
也可以使用益生菌补剂来补充益生菌 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例如: 肠道敏感者选择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 便秘者选择双歧杆菌、乳酸菌、肠球菌 自己瞎喝益生菌饮料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至于日常饮食方面 容易拉肚子的人 叔推荐尝试“低FODMAP饮食法”
而便秘者的饮食 主要以增加膳食纤维、多补充水分为主 常见的高膳食纤维食物有 蔬菜、水果、粗粮、坚果 另外,要减少浓茶、咖啡、酒
它们会使得肠道肌肉紧张,过度收缩 导致大便不能流畅排出
人这一生 不是在憋屎就是在拉屎 这么实用的文章 不分享给大家吗?
参考资料: [1]Ricciardi R.,Mellgren A.F.,Madoff R.D.,陈瑜.阴部神经末梢监测先天性大便失禁患者的神经冲动潜伏期[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11):8-9. [2]贾晓蒙,张欢欢,路江浩,杨玲,刘明月,鄢梦洁,霍文敏,李玲,赵林森,何方. 益生菌对便秘相关症状影响的研究[A].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摘要集[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2021:2. [3]邓青芸.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产后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9,39(01):40-41. [4]Liang LIU,Bei-ni LIU,Shuo CHEN,Miao WANG,Yang LIU,Yan-li ZHANG,Shu-kun YAO.肠易激综合征亚型患者具有肠道和躯体高敏感,自主心血管功能紊乱以及肠道低浓度炎症(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4,15(10):907-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