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4-11-15
- 在线时间74084小时
-
- 发帖11652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8746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33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520
- 金币
- 8746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33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40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1-15
|
—
本帖被 wowoni 执行加亮操作(2021-05-02)
—
▲ 玉女峰下的九曲仙境。摄影/蔡素华-风物君语-福建的靠山东南的巅峰世界的茶园外省人对于福建的印象,大多都来自于海洋——这里有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海上花园”厦门,有通向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大港”泉州,有诞生了海洋之神“妈祖文化”的莆田,更有世人心心念念的“最美海滩”宁德霞浦……哪怕论及地域性格,“爱拼才会赢”的海洋精神也成为了福建人的代名词。▲ 福建霞浦,东壁滩涂。图/视觉中国可是当我们审视福建时,会发现海只是她光鲜靓丽的半张面孔,在另一边,还影影绰绰地藏着她“逆光的侧脸”——山脉。而其中最为棱角分明的,即为:武夷山▲ 武夷群山图。摄影/Bingo飞翔,图/图虫·创意广义上的武夷山,纵贯南北,界分闽赣。它是福建的天然屏障,让闽地多姿多彩的方言、剧种、信仰得以存续千年,遍地开花;它也是东南的第一高峰,海拔约2161米的黄岗山,足以比肩五岳,在沿海一枝独秀;它更是世界的大茶山,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全球的饮食习惯,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走向。▲ 清晨里的武夷山星村茶园 。图/视觉中国海是风雨前路,山是不动根基,茶是远航风帆;海是进取之心,山是坚守之志,茶是武夷之魂。有了巍巍武夷,福建人走到天涯海角,都有了底气。福建的“靠山”,有多少极致风光?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福建被划入东部“最矮”的第三级阶梯,这就时常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那里应该很平吧?然而只有坐过通往福建的列车、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才知道:这里竟然有这么多山?如果再看一眼地图,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山体最密集、起伏最崎岖、地形最破碎的区域大体就是福建省的范围。▲ 福建在哪里? 制图/伍攀甚至福建省本身的地形,也有着“三级阶梯”的区分——第一级阶梯,就是绵长而雄奇的武夷山脉,北接浙江东南部的仙霞岭,南连赣粤交界处的九连山,蜿蜒近550公里(一说530公里),如同一道书脊,把江西、福建二省隔成两篇锦绣文章。▲ 福建的“三级阶梯”,武夷山如同高高的“椅背”,让福建背靠大山、面朝大海。 制图/monk第二级阶梯,则是福建中部大大小小、直抵海岸线的山脉,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太姥山……把八闽之地分隔成一个个地理单元,加上福建降水丰富,河流在山间呈“网格状”穿行,让闽道更加难行。最后的第三级阶梯,才是为世人所熟知的近海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都像是从山中“挤出来”的平地,逼得福建人只能向海洋谋生。▲ 被“挤出来”的福建奇达村。图/视觉中国就像中国的极致风光往往都在青藏高原,福建的壮阔山河也集中于武夷山脉,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是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武夷山的丹霞,和塞北大漠孤烟中的如同“色彩狂奔”的张掖丹霞不同。从南平的武夷山景区、泰宁金湖到永安的桃源洞……每一处都既有“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壮阔,又具备南方水草丰美、湖光山色的柔媚。▲ 武夷山柔媚的丹霞地貌。摄影/蔡素华最典型的丹山碧水画卷,当属武夷山的大王峰和九曲溪。山气势雄浑,层层苍翠掩映着酒红色山体;水气质多情,曲曲折折萦绕在大王峰左右。两者如同“霸王别姬”,山有傲骨水有柔肠,丹山目送一江碧水远去。▲ 上图 武夷山风光。图/图虫·创意;下图 武夷山九曲溪二曲。摄影 /蔡素华南朝著名诗人江淹曾在这片多彩的山水中“梦笔生花”,文思泉涌,称武夷山的风景为“石青红兮百叠,山浓淡兮万重”《杂三言五首》“石五彩兮横峰,云千色而承萼”《水上神女赋》▲ 大王峰和白云寺日出。摄影 /蔡素华以至于当他离开闽地前往建康(今南京)后,“写稿水平”大不如前,被世人称之为“江郎才尽”。也是,失去了山水洗礼,哪能有锦绣文章?东南第一峰,有多少“文化高峰”?熟知中国地理面貌的金庸先生,将《笑傲江湖》开篇放在福建——青城派的四川汉子经过武夷山,都被崎岖的山路累坏了。可见闽地丘陵之高,更胜青城山;“闽道”之难,不亚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武夷山玉女峰。摄影/蔡素华或许正是武夷山脉的高峻绵长、闽道的曲折难行,塑造了闽地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让这个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的省份,诞生了一座座文化上的“高峰”。就语言来说,至今福建还保留有汉语中的七大方言,因此千万别和福州人说“我嘎里共”,厦门人同样不懂“丫霸”为何意。哪怕在同一方言区内,语言也不尽相同,如闽南的厦门话、龙岩话和大田话就差别颇大,乃至一县之内隔山隔河就彼此不能相通。▲ 中原和闽地之间重山阻隔,山路难行,哪怕福建内部也各不相通。图/视觉中国在文化信仰上,福建人更是突出。武夷山脚下,大儒朱熹曾在此生活、著述、教学数十年,流连于丹山碧水之间;武夷山间,扣冰古佛在这一带被各县居民广为奉祀,而道家的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洞天”也位于此处,儒、释、道都能在武夷山脉遍地开花。▲ 武夷山脚下的朱熹园。图/视觉中国如果把范围扩展到整个福建省,民间信仰可以达到千种之多,各种民俗节庆日多到让人眼花缭乱——除了儒、释、道,还有崇拜蛇王、猴王、蛙神、石伯、山鬼、太上老君……各种各样,像是一个众神狂欢的国度。▲ 福建莆田,热闹的元宵活动。上图为元宵出游队伍,下图为九鲤舞。摄影/蔡昊而其中最为独特的一种“海神”信仰,即是妈祖信仰。这种朴实的自然信仰陪伴一代代福建人渡东洋,下南洋。千百年来,福建人唱着海歌,供着妈祖,带着瓷器、丝绸,还有最重要的商品——来自武夷山的茶叶,一步步走向天下。▲ 湄洲岛妈祖庙。摄影/蔡昊武夷山这座“东南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一座高峰。武夷山的茶,如何惊艳世界?提到福建,提到武夷山,绕不过去的一定是茶文化。福建人绝对是中国最爱喝茶的一群人,有个段子说:如果在机场看见有人候机时随身带茶具泡茶喝,那很大概率是个福建人。而且福建人喝茶极具包容性——红茶、白茶、绿茶、青茶、花茶都有市场,饮茶之风蔚为大观。▲ 泡茶时,茶的味道,水占了一半。图片来源/农夫山泉而 武夷山绝对是中国最有名的一座茶山 。 这里的茶文化自成体系,从 茶叶 到 茶具 ,到 泡茶用的武夷山泉水 ,都有独一无二的风味,就像美食一样,茶叶也有着自己的根脚,离开武夷山似乎缺了一点味儿。▲ 武夷山的茶园和茶叶。上图摄影/蔡素华,下图来源/农夫山泉武夷山的茶叶,改变了世界的茶种。1751-1760年,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输入茶叶中,武夷茶占总量达到63.3%。大批“植物猎人”从武夷山偷取的茶种——正山小种,催生了印度的大吉岭茶,使得红茶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茶叶,连英国诗人拜伦也为武夷茶所绝倒。▲ 武夷山景区内的茶园。 图/视觉中国而武夷山之所以能成为“名茶之乡”,首先是因为其为丹霞地貌,所谓“上者生烂石”;再者是因为其特殊的“微域环境”,由于山脉阻挡,当地的降水极为丰沛,山泉水蒸腾成云雾,在上午能完美的遮蔽太阳直射,提供最好的漫射光;在中午,阳光太强时,山地又完美的遮挡了阳光。因此与武夷茶叶密不可分的,正是武夷山独特的山泉水。▲ 武夷山的山间瀑布。图/图虫·创意武夷山的泉水,改变了饮茶人的泡茶观念。宋徽宗的《大观茶论》曾说:“(泡茶)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山泉水甚至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与茶文化相得益彰。现代年轻人,即便喝茶也很少有关注水质的——但是在风物君亲自对比之后,发现不同地方的水泡茶确实差异巨大。主要是其中的矿物质含量,影响了酸碱度、硬度、电导率、离子含量等。我的一位茶学朋友,作为福建人,很推荐武夷山的山泉水。她说,整个闽江流域的山泉水都很适合泡茶,因为矿物质含量很合适。而武夷山是闽江的源头,当然特别适合。▲ 秋天的武夷山水。摄影/蔡素华事实上福建的许多重要河流,都发源于武夷山脉,山泉水漫流而下,吸收了适量矿物元素,活性更高,也符合泡茶水“清轻甘洌活”的经典标准;而当今很多饮用水,实则都是地下水,矿物元素过多,泡出的茶汤易浊、发涩,其实就是陆圣所称的“井水”了。而生态环境的优渥,也是武夷山泉清冽好喝的密码。由于山体高峻,武夷山的群峰拦截水汽,使得福建山地地区年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温润的气候使得森林茂密,生长出世界同纬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系统,被精心呵护的生态环境,孕育出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水源,成为茶叶的最佳伴侣。▲ 武夷山。图/视觉中国福建江浦古驿道徒步仙霞沧桑两千年 阮任艺>撰文 摄影仙霞山脉横亘在浙西闽北,延绵一百多公里,平均海拔 1000 余米。仙霞山脉西接武夷山脉,东边余脉连接浙东天台山、大盘山,这道铁壁铜墙将福建北部围了个严严实实,成为钱塘江水系和闽江水系的分水岭。这个地理特点,使仙霞古道这条穿越山脉的道路成了福建与中原往来的最便捷的通道。路线:福州—浦城—观前古村—渔梁驿—枫岭关—廿八都—保安乡—仙霞关—龙井村—清湖古镇徒步时间:2~3天线路难度:中等偏低线路长度:120公里关键词:仙霞岭古驿道适合时间:四季皆可历史背景一千年前的旅人如果从京师出发去往闽地,只要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乘船到达和风煦日的杭州,从杭州换乘到浙江江山的江山船沿钱塘江逆流而上,在江山清湖码头下船,从这里出发徒步走过大约 120 公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的仙霞岭山路,到浦城码头后就又可以乘船顺着闽江水系一路漂到福州,完成一次愉快的旅行了。安徽、江浙的丝绸、茶叶,江西的瓷器,如流水一般顺着各大水系汇集到江山,在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货物等待搬运过仙霞岭,由闽江水路运往泉州、福州。仙霞山脉中 120 公里的石板路上从此商旅川流不息。江浦古驿道,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福建出省沟通中原的一条最重要的古道。在这条古道沿线,曾经发生过无数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南来北往,车马辐辏,也走过了无数平民百姓、历史名人。曾经跋涉在古道上古人的皮鞋自然看点※ 九石渡:这是古道起点观前村附近的著名景点,景区内丹山怪岩、碧溪清流,主要景观有一山一水:金斗山景区,上有金斗观、仙人洞等 11 个景点。九石渡水路,可以乘坐竹排游水,可观赏卧牛饮水、九石渡、老鼠岩等 17 个景点。除了风光,人文遗迹还有古埠观前、谢鞠故居、东路岩庵水帘洞、轮藏寺、云峰寺诸胜,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水北大口窑窑址。※ 仙霞岭:仙霞岭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境内,最高海拔为 1413 米,是仙霞山脉的主峰。仙霞山脉群峰连绵,江浦古道镶嵌在没有任何岔道的山坳间,曲折延伸,连接了福建与浙江两省交通。※ 江郎山:江郎山景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 4A 级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青龙湖曾用名)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 11.86 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2010 年 8 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在辉煌了两千多年以后,江浦古驿道像一个洞穿世事的老者,迅速退隐于深山老林之中。唐朝黄巢义军伐山开路、元初蒙古铁骑呼啸而过、明末郑成功大军与清军厮杀之地、林则徐、严复、沈葆桢们走过的石板路、曾经是福建对外沟通最重要,最繁华的江浦古驿道,现在是什么样子?让我们踏上行程,追寻仙霞的故事……夕阳下的江浦古驿道南浦溪自仙霞岭南麓将军山上源起,流过浦城,在下游与临江溪汇合,形成了一段宽阔的水面。观前码头,是江浦古驿道的起点。古时的旅人们就是从这里上岸,沿着码头边的石板路北上,开始 120 公里古道的跋涉。线路攻略从福州北上福银高速,到南平后转 205 国道一路向北直到蒲城。平原地区的古道大部分已被现在的 205 国道覆盖,而在山区中仍有保存完好的路段。沿着 205 国道,便可以到达所有景点。可以徒步的路线有保安乡到龙井村的仙霞关古道,从浮盖山脚出发的枫岭关古道。这两段古道保存完好,慢慢悠悠边玩边走两三个小时内可以走完,并且不用担心迷路。D1:福州—浦城—观前古村—渔梁驿从福州驱车前往浦城,观前村坐落在这两溪交汇处,沿河而建,靠河的一面是颇有凤凰古城韵味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临街的一面基本上成了店铺,临江的一面住人。上午 10 时左右,应该正是集市繁忙时候,然而这里往来的人并不多。观前村浮桥,作为观前村南北码头的分隔,物资在此流转浦城的江山街和观前古埠都是江浦古道上的重要码头。在这里,还可以寻找到许多当年的历史遗迹。江山街上的三山会馆,是福州商人在浦城的“办事处”,建筑精美恢弘。观前古村有许多典型闽北风格的老建筑,河边码头是一溜吊脚楼,虽然已经破旧衰败,不过当年的繁华韵味依旧。建国初期观前码头还维持了一小段繁荣时光,1958 年浦城公路通车后,汽车逐步取代了水运,浦城水道上修起了大大小小的水库电站,水路不通。从此,古埠观前结束了昔日繁华的好日子,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从观前码头到渔梁驿,地势平坦,除了丘陵地带的小段石板路,原有的古道大多已被 205 国道的水泥路面覆盖了。在渔梁驿北望,平地拔起的仙霞山脉就像一堵墨绿的墙,高耸入云,横亘在两省交界之处。从这里开始,古道进入艰苦卓绝的翻山路段。渔梁岭古道早已荒废,需要依靠砍刀才能艰难前行在渔梁村口边可以看到一块大牌子:中原入闽第一驿。从渔梁路口再往前 20 公里,过了枫岭便是浙江地界了。仙霞岭自南而北,百里内细分六岭五关,第一道岭即为渔梁岭,渔梁村的前身便是古道上进入福建的第一个驿站,渔梁驿。渔梁村里那条几百米长的旧街青石板上早已浇上了水泥,只有两旁老店面还保持着原样,不过大都门板紧闭。D2:渔梁驿—枫岭关—廿八都,徒步 10 公里从浦城搭车到渔梁驿,可以参观福建最北的妈祖庙。古人跋涉在江浦古驿道上,到此就可以准备水路事宜了,过往旅客商贾都会在此祭拜妈祖,保佑之后的水路平安,曾经香火鼎盛。枫岭关古道入口位于浦城县盘亭乡深坑村,越过枫岭到达廿八都镇枫岭头村。可在国道边拦车,前往此地。夜宿廿八都古镇。渔梁岭上通往枫岭的一段古道,已被 205 国道所截成数段,我打消了走渔梁岭的念头,在国道边拦了一辆中巴车,前往下一站,枫岭关。去枫岭关的古道入口并不好找,我在山脚下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在一幢民房的猪圈后面,找到了被遮住的古道入口,这些年没什么人走这条路,铺路的石料被附近的村民就地取材拿来垒了猪圈、鸡窝。古道青草依依原来从枫岭关到廿八都这一段路,沿着枫溪两岸全是绵延的枫树林,枫岭顾名思义,更应该是漫山遍野的枫树林。可惜后来开拓公路、历次运动,古道两边和枫岭上前人种植的枫树已经被砍伐殆尽,否则,在秋天,这会是怎样美丽的一种景致。半小时后,气喘吁吁地爬到了关口,面前的小关墙平常得犹如江南常见的小桥洞,叫人难以想象这就是号称中国十大名关之一的枫岭关。爬上关墙,向福建方向俯视,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这才能真正感受到枫岭关的名不虚传。关门 1 米多宽 3 米多高,跨过关口,就是福建地界了。古廊桥在枫溪河上凌空架设,这是进出古道重镇廿八都的必经之路别小看了这些寻常砖石垒砌起来的关口。蒙古铁骑、满清八旗军曾从这里挥戈南下,郑成功和他的郑家军在这里黯然撤军,张治中将军奉命合围十九路军……千年的时光对这道老旧关墙来说,只是一部快进的悲喜剧,而路过这里的我,只是电影胶片上转瞬即逝的一格而已。越过这道关,我就到了浙江地界,在关墙上往下望,古道穿过关门向山下竹海里延伸,和白丝带一样的 205 国道汇聚在一起,向前延伸。D3~D4:廿八都古镇—保安乡—仙霞关—龙井村—清湖古镇,徒步 15 公里廿八都古镇是古道沿途最精彩繁华的一个集镇,精美的老建筑林立,如果时间充裕,强烈建议在此停留一天,细细观赏。廿八都古镇时光似乎在廿八都古镇上停滞了廿八都古镇距离保安乡不远,国道上可以很方便地拦到来往于浦城江山两地的中巴。保安乡是国名党中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故乡,戴笠故居是必游景点之一。过了保安乡,就正式进入仙霞岭古道的徒步了。这一段十五公里左右的古道保存良好,关门、路亭都矗立完整。保安乡原是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因为古道而慢慢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小镇。别小看这个古道边的小小乡镇,保安乡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故乡,现在还保留有戴笠故居。穿过保安乡纵贯仙霞岭的这一段十公里古驿道因为保存完好,风景优美而被当地开发成了旅游区。顺着保安乡青石板古街向前走去,古道从这里向仙霞山脉深处蜿蜒而去。仙霞岭古道边的“东南锁钥”碑刻,揭示了这条道路在战略上的重要性古道宽度一般在 2 米左右,有些地段宽达 3 米。这在当时是算得上是一条很高规格的道路,俗称“七尺官道”,从山脚到第一道关墙的几百米石道,最宽处可以并行六人,这个级别在古代来说大概也等于现在最好的高速公路了。从保安乡到这段孤岛的终点龙井村,古道保存地十分完好。在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中徒步,我总在想,我踩下去的这一脚或许正好重叠了历史上哪位伟人的脚印。从仙霞关远眺闽浙群山古道越过仙霞山脉,直通往终点——清湖古镇。宁静,是我对清湖古镇的第一印象。这里距离喧嚣的江山县城不到五公里,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走过“清溪锁钥”的小门楼,小巷子到了尽头。老码头宽厚锃亮的大青石板依然整齐地躺在河边,延伸到河水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华东著名的水陆中转码头。旧时,须江流入清湖,在这里和数条支流交汇,清湖码头的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水面豁然开阔。河水深度可通行十吨的木帆船。它的下游是杭州,在那里这条小溪变成了一条大江,名叫钱塘江。而清湖,是京杭大运河水运最南端的终点。清湖码头在三四十年代江山修通公路和铁路后还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时代的进步最终还是渐渐淘汰了水运,清溪也越流越浅、越流越窄了。须江大桥建成后,就连晃悠在江面的摆渡船也没有了生存下去的理由,清湖码头终于放下负重,彻底平静了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