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2018年,一场时装展在英国伦敦的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展出,
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有近20万观众参观,
全球数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女明星艾玛·沃特森也在社交媒体上亲自发帖,
呼吁大家去伦敦看展。
去年年底,这个展览被带到了深圳
从17世纪贵族华丽的裙子、头饰、胸衣,
5000片昆虫翅膀做成的裙子,
到大牌设计师设计的T恤、晚礼服,
每一件都引起热议。
因为疫情的原因,
国宝级展品的运输异常困难,
主办方设计互联花了2年时间
与英国V&A博物馆沟通,
最后不仅将300件英国展品带到了中国,
还从中国丝绸博物馆借来
包括乾隆的色谱在内的100多件珍品,
400件国宝级服饰同时展出。
大家不用出国门,
就能同时看到中外两大博物馆的珍宝。
撰文 | 陈稻稻 责编 | 邓凯蕾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取名于建立博物馆时
英国执政女王维多利亚与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
2018年4月,一场时装展在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V&A)博物馆展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2016年Met Gala红毯
女明星艾玛·沃特森的礼服成了最热门的展品,她曾经穿着它参加了一场慈善舞会。
礼服的原材料为回收塑料瓶,拉链是由回收金属制成的,马甲上衣里面是有机棉花,布料的缝合也使用了有机丝线。
艾玛自己也在ins上发了这次展览的视频,配文是:“如果你在伦敦,请去看展吧!”
这场展览共有20万人前去参观,全球数百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评价这场展览“彻底改变时尚认知”、“震撼、激发灵感,立刻颠覆购衣理念”。
《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是由埃德温娜·埃尔曼(Edwina Ehrman)策划的,她曾是V&A博物馆的高级策展人,专注于研究19世纪时尚史与伦敦时尚史。
2014年,她本想策划一场关于“设计师们是怎样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灵感”的展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慢慢发现这样的主题并不合适,最后,她把策展的逻辑导向了时尚行业是如何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获得了巨大成功。
同一时期,深圳设计互联团队也注意到了这场展览。
副馆长赵蓉说:“我们在做前一个展览’设计的价值’时,看到了一个纪录片叫《牛仔裤的代价》,它讲述了市场上买到的便宜的牛仔裤,它是从哪儿生产、谁制作的。
当时看到《时代周刊》给出了一个统计表,生产一条牛仔裤需要3000多升的水,而每一个人每天只喝2升的水,那就意味着一条牛仔裤所消耗的水可以供一个成年人喝5年,当时我们非常震惊。”
于是,在2018年底,设计互联就基本确定要将《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引进中国。
2020年底,几经波折,这场轰动全球的展览终于来到深圳。与在英国的展览不同的是,展出的400件服饰中,除了有英国部分,还加入了国宝级的中国服饰。
右上:皮手套 | 左上:男士睡帽
右下:男士丝制马甲 | 中:披风 | 左下:马甲
10件最值得看的国宝级展品
将近400件展品,分别来自英国V&A博物馆以及中国丝绸博物馆的馆藏。很多展品都非常珍贵,是第一次在中国展出。
展览的布置,也根据英国和中国,分为2个展区。我们请副馆长赵蓉挑出了其中10件讨论热度最高、最受观众喜爱的展品。
赵蓉说:“我希望每个人至少能逛两遍展览,第一遍希望大家可以去看自己喜欢的、觉得美的服装,第二遍希望通过我们的资料和展签,去了解这些服装背后的故事。”
宫廷礼服,伦敦,1760-5
材料:法国真丝,银和镀银线,银线棒槌蕾丝和白鼬
1. 曼图亚套裙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件华丽的礼服。这件裙子在很多西方17、18世纪的绘画中会看到,裙子的腰围特别细,裙身很大,是为显示当时贵族女性尊贵的社会地位。
但它其实是一件来自五湖四海的裙子,比如领口处的皮毛,是取自于生长在寒冷地区白釉的毛;衣服上的丝绸,来自意大利或中东,银线来自波托西矿场(今属西班牙)。
紧身胸衣,英国,18世纪80年代
材料:亚麻、蚕丝和鲸须
2、鲸骨胸衣
西方国家在制衣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见的蚕丝、羊毛、棉花,还会选用其他天然材料,例如鲸须。
鲸须俗称鲸骨,常用于女装廓形、定型以及制作配饰。从18世纪到20世纪,人类为了鲸鱼身上的这些宝贝,疯狂捕杀,导致了北欧海域的鲸鱼数量急剧减少。
裙装,英国,1868-9
材料:棉、镀金金属丝和印度绿点椭圆吉丁
3、5000片吉丁虫翅膀的裙装
展览里面,有一件观众非常喜爱的裙子,但它其实“细思极恐”,因为这件裙子上镶嵌了近5000片吉丁虫的翅膀。
吉丁虫在18世纪的印度,是非常尊贵的象征,这个风潮传到英国之后,被贵族趋之若鹜,就造成了大量的捕杀,生态的破坏。
4、“这里越来越热”T恤
自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时尚行业开始关注有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其中有不少设计师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运动中来。
著名的英国设计师Vivian Westwood西太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件由她设计的T恤,简单的几个字与LOGO,呼吁大家要采取行动,并保护因为气候原因被迫离乡背井的人。
5、“绿毯时装挑战” Calvin Klein礼服
英国女演员艾玛·沃特森在2016年Met Gala上穿的一件裙子,正是当年这个展览在英国举办时最轰动的一件展品。
除了完全用回收的塑料瓶和金属制作而成,这件衣服最神奇的一点,是设计了很多拉链,所以整件衣服是可以拆解开的,适应在不同场合穿着。
艾玛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关注可持续的制衣与穿衣方式的倡导者,也希望能倡导一衣多穿的习惯。
由葡萄皮革做的“葡萄”裙子 ©Vegea
6、“葡萄”皮裙子
Vegea是一种皮革替代品,由酿葡萄酒剩下的葡萄皮、葡萄根茎与葡萄籽等酒渣制成。
意大利每年都会生产约700万吨酒渣废料,这件礼服是由蒂齐亚诺·瓜尔迪尼设计的,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展示了时尚产业的可持续趋势。
晚礼服 ,巴黎,1997
材料:塔夫绸和珠子,仿豹纹皮草和水钻制兽爪
7、“俄罗斯系列” 晚礼服
除了那件昆虫翅膀做成的裙子之外,展览里面另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衣服,是来自设计师让·保罗·高提耶的作品,一件豹纹纹样的裙子。
它不是用真的动物皮毛制成的,而是用回收的串珠缝制的一件礼服,目的是讽刺欧洲喜欢把动物皮毛穿在身上的传统。你看,设计师还特别制作了豹子非常长的尾巴,要求穿着的人必须抬起尾巴。
8、“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制锦
这是一件中国国宝级的出土文物,被考古学家发现它的时候,所有人都非常惊讶,在新疆和田这个地方竟然能有这么精湛的纺织品,体现了当时丝织品背后不同区域的贸易往来。
乾隆色谱,蚕丝线
乾隆档案中列出的九种染料
9、乾隆的色谱
2005年,一位名叫王业宏的博士生在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期间,发现了乾隆时期内务府织染局的销算档案。资料清楚记录了每种颜色所需的染料、媒染剂及燃料的消耗。
2012年,中国丝绸博物馆成立了“乾隆色谱”研究团队,实践了清代的染色方法,用九种染料在真丝纱线上染出了33种颜色,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准确鉴别出了清代文物上的染料,比对同期存世的乾隆服饰色彩,复原色卡的颜色数值,这才让我们得以了解清朝真实的植物染色。
裹身连衣裙,设计师:凯瑟琳·冯·瑞星博
10、凯瑟琳的香云纱
中国的商业市场总觉得香云纱的黑色太单一,但德国设计师凯瑟琳却执着于研究这种材料的特性。
凯瑟琳到了中国之后,非常喜欢中国的香云纱。2014年,她认识了世界绞缬协会的创办人和田良手老师,并且得到他的指点,尝试不同天然的染料,做出了很有个性的肌理效果。
凯瑟琳觉得这个面料太美了,于是在制作衣服的时候,都舍不得改变面料原有的尺寸和形态。她会用一些独特的方式去塑形,很多人就非常喜欢她制作的香云纱衣服。
头饰,日本,2016
材料:玫瑰树枝,丙烯酸涂料,钢丝,纸和棉纱线
疫情期间,空运“国宝”的万般艰难
整个展览从策划、准备、设计、呈现,足足经历了两年的时间。对于副馆长赵蓉来说,这可能是她工作至今最艰难的一次策展经历。
初期筹备时,光是为展品申请濒危证这一项,前后就耗时6个月。展览运输清关前后,也经历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后来因为疫情,展览的报批工作更是进行了多次调整。
扇子,英国,1880-1900
材料:龟甲、非洲鸵鸟
赵蓉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疫情,当时全球的交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且整个英国团队无法到深圳来,我们就得想办法在线协调,进行远距离的布展。”
从把展品走空运、海运、陆运完好无损地带到深圳,到把这些展品用最好的方式展现出来,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考虑。
“花卉头盔”,伦敦,2016
材料:棉,天鹅绒,真丝和蜡花
由于展品的珍稀与脆弱,在策展过程中,每个展品之间的距离、展品到展柜的距离、灯光的亮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与规定。
另外,展览的资料特别丰富,展签有十几万字之多,要把这些服饰、藏品背后的故事和策展思路展现出来,前前后后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审阅。
展览原本预计在2020年3月就对外开放,但因为这个特殊的年份,最后在2020年底才最终开幕。
园林式的设计,让观众自由游走
为了让观众能有更好的体验、自由游走,而不是像教科书式地去阅读整个展览,赵蓉和同事们特意邀请了设计团队Studio 10做了园林式的设计。
赵蓉说:“在中国展区,我们模仿了中国传统园林的一些氛围,而英国展区就更像是一座英式花园。”
V&A巡展区的设计,是一座抽象的“西方古典园林”,空间被几何化,整体强调了轴线与透视感,设置了三个庭园:“丝绒庭园”、“亚麻庭园”、“竹庭园”。
英国展区的设计参考了欧洲园林
对应了英国部分的服饰发展历程:从1600年的西方开始讲起,分为“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规模越大,污染越大”、“时装平民化抗议分别是两个单元”、“面向21世纪的设计未来面料”等6个小部分。
设计团队特别参考了拙政园的设计
而中国部分的展区,设有半透明黑色步道,仿佛从天上蜿蜒而下的小径,自由曲折。
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透过白纱隐约可以看见天梯,像是水墨在白色的宣纸上不断地变化。
这也同时对应了中国部分的服饰展现——没有按时间顺序陈列,而是围绕“材料”、“色彩”、“图案”这几个主题展开。
在赵蓉看来,时尚与园林是相通的,都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中西园林的对比,刚好也能映射中西服饰的差异。
中国纹样,充满想象力
中西方服饰的冲突和交流,在这个展览中都有体现。
随着西方的地理大发现,非常多的博物学家,比如林耐,开始到世界各地去收集一些新奇的动植物,用图像和标本的方式记录下来,带回英国。
很多西方人对这些新奇的东西趋之若鹜,这也影响到了当时的服装纺织行业。中国的一些纹样,包括当时广东生产外销的丝绸,也被带去国外,直接影响了世界服装行业的一些发展。
素罗上衣,中国,1950年以前
材料:丝绸,贝壳钮
毛皮女袄,中国,20世纪初
材料:真丝提花织物,羔羊皮,玉,水钻
在材料上,中国人喜欢使用苎麻,苎麻制成的衣服是非常宽松的。
展览上,中国服饰的展示方式也和英国的不同,基本是用T字架展示的,因为中国很多衣服是平面剪裁的,比如这种宽袍,讲究“合而适体”,而西方很多衣服是去强调改变身体的形状。
晚清甲基紫染花蟒缎,中国,19世纪末
材料:蚕丝,金属线
甲基蓝紫色染色的紧身上衣,英国,1876年前后
材料:真丝,机器制造的丝绸蕾丝和“法国黑玉石”玻璃珠
展览里有两件颜色非常一致的展品,英国部分的一件是紫色的,用的是甲基紫这种化学颜色。
这个时期正好是中国的清朝,中国展区恰好也有一款紫色的面料。乾隆色谱里面,也是用了同样的甲基紫化学染料。
早期,紫色是非常珍贵的一种染料,后来因为有了这个化学的染料出现,才让这种颜色更加平民化。
提花女袄,中国,20世纪初
材料:蚕丝或人造丝
西方人喜欢直接将动植物的元素贴到衣服上,比如展览中那条贴满昆虫翅膀的裙子,但中国这边呢,从大概2000年前,纹样上面就充满着一种想象力。
赵蓉说:“这些曲线在我们今天看来,甚至是挺浪漫的,云的这种形状,或者是一些在后来世俗化了之后,吉祥的寓意,我觉得这其实和西方挺不一样的。”
龙凤刺绣,中国,1992 复制品
原物出土于湖北省马山楚墓,战国
材料:蚕丝
古代中国很多制衣材料是来自于大自然的,比如像葛、藤这样的植物,染色的原料其实是中草药。古人把织布变成了身体的一种感受,因为有好奇心,所以总是不断对自然进行探索、实践。
《蚕织图》动画
其实展览上还有一件特别展品,它虽然不是国宝,却非常值得一看,它就是动画版的《蚕织图》。
耕织是我们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织布机的发展上,中国在国际上是非常领先的。
赵蓉说:“织布非常有趣,它其实有点像编程体系,经线、纬线组织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精美的纹样。香港时装学院的学生们一起为这个展览做了一个动画,用动画的方式去演绎古人耕织的过程,有趣的是,你会发现古代有很多男性也在养蚕和织布。”
展览开幕至今已经3个多月了,来看展的年轻人居多。赵蓉说:“深圳原本就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大家对服饰的关注度也很高,每天早上都会面临’今天要穿什么’的问题,所以是跟大家非常亲近的话题。”
“我小时候就非常喜欢去博物馆,去看很多的展览,那里面的一些展品或是它一些建构的方式,对我后来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我们给他们看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是能够影响他们如何去塑造我们的未来。通过这样的设计展、一个熟悉的一个话题,希望能够给年轻人一些对于美的不同认识,以及对于世界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