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秉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说到忠义仁勇那就不得不说关二爷,他的一生以此闻名,诚信冠天下。即使是在他去世后,也曾被封为忠义侯,一千多年来,在中国人的心中他已然成了忠义仁勇的代表。他跟随刘备的时间非常早,那个时候刘备还只能说是一个无名小卒,组织的义勇军规模也并不大。
不过关羽与张飞还是坚定的陪着他,一路辗转各地,三人的感情好到就连睡觉也要睡到一起。刘备每每出席活动的时候,两人便伴在两侧,保护刘备的周全。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兵败,跑去投靠了袁绍,关羽慢了一步被生擒。曹操很欣赏他,各种优待,许以高官厚禄。却还是没能打动关羽,在明白自己可能会被杀的情况下,还是坚定表示不会留下。
为了偿还曹操的恩情,斩杀了颜良,这才留书告辞。可以说他的准则就是忠于刘备,讲义气,也不能欠任何人人情。但遗憾的是,这位忠义的将军却死得颇为悲惨,正史关于关羽的去世描述得很简单。其实这也是因为史学家都不敢正面描述,毕竟他死得委实有些窝囊,一代名将身躯竟然被一分为二。头颅去了洛阳,身躯在当阳,这还不是最惨的。
最惨的是关羽生前还受过打击,素来以战功为傲的他,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一败再败。野史《蜀记》中有这么一句话:孙权遣将军击关羽,获关羽及子关平。孙权欲活关羽以敌刘备、曹操。也就是说孙权想要活捉关羽,并且利用他,败在看不起的孙权手下。败了还要活着,这对于骄傲的关羽来讲是莫大的耻辱。
想必他临终前是极其的悲哀,一边要面对自己曾经瞧不起的孙权的胜利,一边辜负了刘备的信任痛失荆州。可惜不管他如何想,如何反思后悔,都为时已晚。话说回来其实关羽的死也是必然的,这是由他的性格造成的,悲剧也正是来源于性格。除去忠义这一类好之外,他的性格之中还有狂妄自大,看不起曹仁、庞德甚至孙权。
孙权好心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他不许也就算了,还辱骂来使。说什么虎女焉能嫁犬子,给孙权气得不行,后来便趁机将他一脚踩死。对手下人也不能一视同仁,善待士卒,却对士大夫骄横。糜芳、士仁厌恶他的轻慢,故意拖拖拉拉,不悉心救助。按理来讲关羽此时应当老实一些,说些好话,度过危机。
结果他放出话说,回去之后便要惩治糜芳、士仁,将两人吓得不行。碰上孙权劝降,立马就叛变了,关羽只得败退麦城。如若他当初对孙权态度不那么强硬,委婉拒绝,孙权也不至于这么愤怒。如若他当初对待糜芳、士仁谦虚一点,多了解一点儿,也不至于面临被出卖的境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