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bee公园
(ID:wastepark)
拿铁是饮料,手冲是情调,真正的大佬直接shot浓缩。
一口灌下去,任督二脉升天,强烈的苦涩带着酸楚如流体烟花从喉头蹦到脑浆。
这种极致的爽感只有浓缩咖啡能给,一般人不敢这么喝,心脏受不了。
浓缩(espresso)是花式咖啡的基底,也是咖啡本身。
正如十足的酒棍从不往白酒里掺东西,热衷咖啡的老伙计绝不让热水和牛奶冲淡这份原浆。
当Luigi Bezzera在1901年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浓缩咖啡机时,他的目的只是更加快速的制作一杯咖啡。
手冲和浸泡咖啡数分钟的等待时间太漫长,意式咖啡机施加了9倍大气压快速萃取出一份浓稠的espresso,整个过程只需25秒,这极大的促进了消费,也造就了它的风靡。
将espresso加入打泡后的牛奶和糖浆,即可得到一杯时髦的饮料。就像奶茶非茶,这违背了咖啡信徒的本意。
“你没法从拿铁和摩卡中品尝出一款豆的质地和烘焙手艺,只有espresso可以。”
直接喝浓缩是欧洲街头常见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地道与传统。而在星巴克掀起的美式流行文化中,这款单品逐渐成为快消时代的小众特色。
以前从课本上知道,咖啡是用小瓷杯装着,底座得配个碟,旁边还加个勺。
透着股浓浓的贵族气息,端在手里就是19世纪的茜茜公主,或是简奥斯丁笔下傲慢多金的达西,绝不是像现在许多咖啡这样,随意的纸杯装成饮料的样子。
只有浓缩咖啡还原封不动保留这这副配置。你可以说它是最正宗的咖啡,但它的味儿远比你想象的霸道。
我永远无法忘记浓缩咖啡给我的初次记忆。
那是我刚拿到人生中第一份工钱,为了犒赏自己,我决心走进时髦的星巴克进行一次高档消费。
出于保守起见,我选择了最便宜的那款。浓缩就是精华,就当尝尝鲜。
没想到这次失误的选择彻底改变了我对咖啡的认知。
迷你的瓷杯装着浑浊的浓液,如同试用品的分量,我抿了口,窜天猴顺着喉头蹦到胃里。
强烈的苦涩直冲脑门,五官被刺激到变形,这股狠味儿怕是炼了十碗黄连出来这么一口精粹。
尝过浓缩咖啡的门外汉都难忘这股冲击,许多人抱着图便宜的心态试一试,却误打误撞得到了最根源的体验。
一份浓缩咖啡因含量大约63毫克,相比之下普通咖啡每盎司咖啡因仅12-16毫克,可想而知shot一口的劲儿有多大。
“就像一拳揍到太阳穴,那一瞬间是过度的清醒,紧接着就发懵,心跳加速,缓个好一阵之后,你整个人就通了。”
在星巴克做SS的朋友告诉我,专点浓缩的老炮极为罕见,至于他们自己,都是做错饮品拿这当惩罚。
在星巴克执意点小杯的顾客总是略带刁难意味,而点浓缩顾客就不同了,自带三分气场,像留洋归来的人瑞,又似雅致多金的骚客,没喝几十年咖啡浇灌不出这番风度。
好比鸡尾酒没法取代威士忌配雪茄,想象皮特手里的espresso换成一大泡卡布奇诺,是否还能散发出这般绅士与高雅。
“点单时直呼浓缩或espresso的都是菜鸟,叫出单份、双份的才是行家。”
朋友给我普及咖啡知识,按着这个去星巴克装逼,总比脱口而出grande venti洋气。
“浓缩咖啡不能用杯型来定义,单份相当于7克咖啡豆的高强度萃取,双份含量加倍,只有懂行的大佬面不改色喝下去。”
敢再说“浓缩”,我赌你,我双倍赌你这混账东西
浓缩咖啡通常和一杯白水搭配奉送,不是为了让你喝完后快速冲淡自己,而是饮用前把味觉清零。
它表面覆盖着一层叫做crema的粘稠的油脂,粗糙中透着蛋白质和油脂混合的芳香,小口细嗦,透过三度分层,由浅入深直达浓缩核心。也可用勺搅拌,融合出均匀而浑厚的espresso。
红酒需要品,咖啡也得这么尝。
最为老派的方式还是一口灌下去,咖啡的浓香瞬间盈满口腔内壁。舌头酥麻上颚微颤,高强度咖啡因直达心血管,只需一口,就能从头爽到脚。
一旦习惯这种喝法,其他的咖啡喝起来就寡如白水。
话说回来,美式咖啡三四个shot兑水不比这单喝浓缩刺激?
这就涉及到速度和数量的两项指标,没人会一口气干掉一杯美式,稀释后缓慢饮用达不到直接shot浓缩的兴奋劲。
有人一天喝10个shot还能睡午觉,有人白天干两个shot彻夜难眠,这取决于不同的身体机能。多少个shot为人体上限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统一的解答,只是相似的过量反应都表现为心悸、焦虑甚至抑郁。
4份浓缩之后
至于我自己,一份浓缩就上天遁地不成人形。这玩意儿不适合我,还是一杯绿茶来得清心寡欲。
浓缩咖啡可以有多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