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是《红楼梦》里第一大才女。她的诗词水平极高,其他女子根本没法跟她匹敌。大观园的诗社一成立,黛玉便成了社长。第二名应该是湘云,而谁也放不到眼里的妙玉,看着像仙女下凡,不染俗尘,但她的诗词水平,很平庸,应该排在第三名之外。
黛玉绝不是像宝玉一样光有灵性而耍耍小聪明。黛玉教香菱写诗时,叫她把王维的五言律诗读100首,杜甫的七言律诗读200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读200首。这份书单,是不是让我们惊叹。还没完,黛玉还要香菱将陶渊明、鲍照和谢灵运的作品读读。原来一个优秀的诗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像牛吃草一样,不断地补充能量,学习了前人很多东西。
很多寂寞的日子里,黛玉一直在暗暗发力,读那些大诗人的作品,才能在作诗时出口成章。黛玉在大观园的朋友圈发表的诗并不多,但大都是精品。黛玉的长诗《葬花吟》让人销魂醉魄,美不胜收。这样的气质才女,哪个男子不倾慕?“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我们眼里早成了名句。
才女绝不是天生的,而是天赋和后天努力的结果。在诗词上了能和黛玉斗几个回合的只有湘云了。也许我们很好奇:这个孤儿大大咧咧的,像个男孩子。从她同黛玉的诗词酬答来看,湘云自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尤其在诗词上,也下了不少大功夫。
中秋之夜,黛玉和湘云在园中游逛赏月。黛玉是个挑剔的人,随便不和别人游逛。按理说,湘云是个直性子,曾经说话不注意,让黛玉很不高兴。她俩估计不会成为朋友。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湘云和黛玉一样都是女诗人啊!共同的爱好,满肚子的才华,就能使她们迅速找到共鸣。
黛玉话入正题:“咱们都爱五言,就还是五言排律罢。”于是两人开始切磋。没想到对起诗来,刹不住了,对了十几二十句。湘云一句“寒塘渡鹤影”是不是读着很过瘾?要超过这句的意境,需要大手笔才行。浪荡子宝玉,小混混贾环,见到这句诗,只能羡慕的份儿。
黛玉望着圆月,思索了好一会儿。湘云有点得意:看来大才女也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不料黛一句“冷月葬花魂”湘云不由得拍手叫好。昔日的隔阂在一场高手对决里,化为乌有。有的是心有灵犀,惺惺相惜。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湘云,一个腹有诗书的湘云。能和黛玉对上十几二十句诗,每一句像早已酝酿锤炼好了似的,这样的女子,大观园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来。
两人谈兴正浓,不料身后冒出个人来。原来是妙玉。三人一同到栊翠庵。妙玉一改往日高冷的形象,给两个诗友倒茶。还拿起笔,将刚才她们做的诗记下来。读着她俩的诗,妙玉也来了兴趣。其实,即兴作诗往往是某种外在的引诱。宋江因杀了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一日,爬上浔阳楼,望着美景,多喝了几杯,不由诗兴大发,装了一回大文人,在墙上提了一首臭诗,差点招来杀身之祸。
现在,不食人间烟火的孤傲美女妙玉,也想展现一下自己的学问。要不老憋着,也难受。于是拿起笔,唰唰唰在纸上写下了一首五言律诗。黛玉和湘云一致赞叹好诗!黛玉笑眯眯地说:“原来诗仙在这里,离我们很近啊!”
不过读者似乎不卖妙玉的账。尽管她冰清玉洁,仙气逼人,是男人眼里的女神,但诗词水平,只能说,呵呵,能写出这种诗的人,大街上一抓一大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妙玉的诗,连没受过学校教育的香菱都比不上。香菱还写过“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这类让人印象深刻的诗句。
通过和黛玉的一番较量,湘云成了冉冉升起的明星,从众才女里脱颖而出。她有资格坐贾府诗坛第二把交椅。妙玉是个女性知识分子不假,但她要在大观园的诗词大会上夺得名次,估计够呛。一旦才女聚集,探春、宝琴这些二流高手,就能把妙玉秒杀。不过妙玉有自知之明,大观园的诗词大会,她从没露过面,也不敢在众人面前露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