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你如果在上海的话,可以去下面这家神仙咖啡厅转转👇
这间店的地址在有名的黑石公寓,限时只开放9天,到本周日就结束了。
它本来其实是法国有名的童装品牌Bonpoint专门给小朋友设计的咖啡厅。不过因为美,有很多少男少女们冲去打卡。
△黑石公 寓也是一个有名的景点 ,它在1925年建成时就配有恒温泳池,舞厅,网球场,屋顶露台, 采用巴洛克建筑风格,搭配古典主义装饰
“小朋友”和“咖啡厅”这两个词听起来好像不太搭嘎,这也是这个限时店有趣的地方。
一般来说,针对小朋友而设计的餐厅留住他们的办法往往是用玩具和滑梯之类的游乐设施。
但法国人过来搞亲子咖啡厅,就很少有这些东西,尽管是针对娃的设计,套用常见的“可爱”这类词来形容并不精准,用满满的“少女感”来形容倒是更适合。
而且并不是那种刻意在装嫩的感觉。
△咖啡厅常见的花墙,因为是针对小朋友而设计,所以全部由纸艺制作
整体和他们创始人本身的气质非常符合。
Marie-France Cohen,早在上世纪70年代时在巴黎创立的Bonpoint,现在已经快80岁了。
△ Marie-France Cohen,Bonpoint的创始人如今的样子
油管上有一段她前两年接受采访的视频,虽然已经七十多岁,但你感觉她的内心里装的还是个少女。
无论是从说话的态度,还是从眼睛里的神采,以及姿态上来说都是如此,只不过面容衰老了而已。
神奇的是,这在法国人身上并不是个例,或者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下图的两位法国女人,左边67岁,右边40岁,是不是完全看不出?
△左:于佩尔;右:Audrey Marnay
这不完全在于身材的关系,要追根溯源,大概和法国人从小生活的态度有关。
法国人非常不喜欢把小朋友当做小朋友来看待。
比如Marie-France虽然是设计童装的,但她有个坚持,不要孩子气的印花和大蝴蝶结,还经常用小朋友很少穿的黑色。
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旅居法国的美国记者Pamela Druckerman写的一本育儿书《Bringing Up Bébé》,中文译名叫做《法国妈妈育儿经》。
△这本书是《纽约时报》上榜的畅销书,还即将被好莱坞拍成电影,由安妮·海瑟薇主演
里面是这么描述法国人对待小孩的看法的:
“孩子知道一切,他就是个小大人。”
所以她们要求小孩从1岁起就得和大人一样,到规定的时间才能吃饭(法国管一岁的小孩吃饭也叫“进餐”),饿了或想吃任何甜点零食就得忍着,一周只有一次机会。
△Bonpoint的lookbook
准确来说,法国人是从小到大生活起来都是一个姿态,老了也只有脸上多了些皱纹而已。
她们甚至找到了一种穿衣风格,也是可以从3岁一直穿到老。
△57岁的Inès de La Fressange戴着Bonpoint童装围巾
比如Jane Birkin年轻时特别爱给女儿穿Bonpoint,因为这样就可以让她们穿得和自己差不多,反过来说也一样。
于是在一个家里,有时妈妈和女儿看起来没什么界限。
△虽然Jane Birkin其实出生在英国,但她生活育儿的态度都被看成法国代表,这张经典有趣的照片里,她和女儿穿着差不多的衣服,并让女儿在照顾妹妹
但我们往往都认为到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那法国人究竟是怎么做到从小到大都一个样呢?
大概也只有读懂法国人的童装品牌,理解她们从小穿衣服和生活的方式,才能理解这件事。
01、学会一个人开心,因为妈妈还要享受自己的生活
Marie-France最早其实是在Dior工作的,后来因为兴趣关系,才改行经营起小朋友的衣服。
她的老公原本在她的店铺对面经营着一间家居店。
再后来,两个人干脆把两间店合在一起,变成了如今的Bonpoint。
△Bonpoint当年的广告,小朋友的衣服和家居靠垫都是用高档的天鹅绒面料制成的
用奢侈品的经验去做童装,再把童装店和家居店合并在一起。
表面上看起来,这三件事没什么关系,但实际在Marie-France看来,它们都是在经营让人觉得开心的东西。
△Marie-France在自己位于巴黎的家里
对于法国人来说,孩子从小该学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一个人开心”。
毕竟你的妈妈还得享受自己的生活,没时间天天围着你转。
所以,去到一个法国人的家里,经常见到的神奇局面是一家人各自在忙自己的事情,即使有小孩,爸妈也可以喝着咖啡,聊着天,每个人都很开心,互不干扰。
△Bonpoint每年万圣节会办亲子Party,同一场派对,给爸妈准备了酒吧吧台(左图),给小孩准备的皮影戏(右图)
这就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法国才会出像Bonpoint这种专门给小孩设计的奢侈品牌。
她们会为了制作小孩的衣服请高级时装的”制版师“,”尺码师“,”剪裁师“,甚至还得有真人模特提前试穿调整版型……和成人奢侈品的标准是一样的。
这不仅是会为了让小朋友穿得舒服开心,也是为了让妈妈更快乐省心。
而且后面这点更重要,是支撑她们生活的基本理念。
02、从小就该有自己的品味,一直到老
单纯从视觉上来说,法国人看起来不会老,
是因为她们从小到大都会穿差不多的衣服,梳着差不多的发型👇
△Jane Birkin女儿穿着Bonpoint的连衣裙
△左:Mimi Thorisson和女儿;右:Marion Cotillard和儿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她们会强迫小朋友穿大人的衣服。
只是会挑无论什么年龄穿着都合适的古典版型和款式。
△Bonpoint上世纪的广告
根据《法国妈妈育儿经》里的说法,
法国妈妈是不会让小朋友完全自己选择衣服的,她们会给他们的衣柜里塞满经典的衣服,让小朋友只在这里面做出选择。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们觉得小孩什么都懂,也是该有自己个人的品味的。
我们常说法国人喜欢经典,可能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只接触经典的东西,然后一直穿到老。
这也是为什么,开篇提到Marie-France会说自己坚持不用过于幼稚的印花和设计。
她们从小最爱穿的是Smocks罩裙,一种既优雅又经典的裙子。
也不是没有印花,她们爱用英国顶级面料品牌Liberty的印花。
尽管只是用于面料上的小碎花,但因为是有艺术家参与创作的,从配色到设计都有品味的保障。
△Bonpoint的Liberty印花衬衫
△Liberty的印花可以作为艺术书籍出版
以至于Phoebe Philo曾经说过,她当年在Chloe的时候,是以Bonpoint的童装为灵感设计的那些成人时装,这放别的国家是不可能的事情。(关于他们童装设计的问题我写过,可以戳👉 这里 回顾)。
△早年的Chloe的一些成衣款式是以Bonpoint童装为灵感设计的
03、很多问题本来就无解,不必纠结
《法国妈妈育儿经》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描述:
巴黎杜乐丽公园里有一排蹦床。如果每次看到有家长坐在蹦床前,小孩一跳起来就用兴奋的语气附和夸奖着:“哇!”那一般是美国人,或者至少是来自英语国家的家长。
△美剧《摩登家庭》剧照,一眼能看出来女儿和妈妈的不同
而法国妈妈一般是在外面淡定地坐着,很少会放低姿态迎合小孩。
△恰好我也带儿子去过杜乐丽公园那排蹦床,当天除了我在旁边陪着,其他法国妈妈都在外面长椅上坐着。。。
因为对于法国人来说,孩子从3岁起就要开始上学前班,从此就要开始学会长大,转变成和自己一样文明的公民。
△法国妈妈Vanessa Paradis和女儿 Lily-Rose ,两人看起来比较像姐妹
转变的方式除了有学习礼节,还有学习世界的真相,不用等到进入社会以后再糟一顿毒打。
比如,如果你打开一本美国绘本,结局往往是想告诉你,无论怎么样你都很棒!
但在法国的儿童绘本里常常说的是,人可能有很多坏习惯,根本改不掉,但很多问题本来就无解,你不必纠结,不棒也行。
△法国电影《巴黎淘气帮》的截图
同样也是教孩子自信,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有些微妙的不同而已。
如果你去巴黎看Bonpoint办时装秀,因为是一堆娃在走秀,经常会有小孩不受控制,但即使这样他们也不彩排,没有秀导在底下指挥,一切随意。
△Bonpoint 2018秋冬,有小朋友走一半不愿意再走了
根据Marie-France的说法,因为她们从小迷的是Kay Thompson写的童话里的女主人公Eloise。
在这本法国童话里,主角特别淘气,每天头发乱蓬蓬的,但她迷人的地方就在于不够好。
△左:法国童话《I am Eloise》;右:Jane Birkin的女儿Charlotte在学爸爸抽烟,图为她穿着Bonpoint连衣裙
所以,法国人在成年以后往往也不会轻易有什么后悔和负罪感,总是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63岁的于佩尔在电影《她》里,即使生活很糟糕也总是一副淡然的样子
04、从小到大的“诗意”
而最常被用来形容法国人的词是“浪漫”。
为什么法国人天生浪漫呢?知乎有个高赞答案是,因为她们有实践自己的勇气。
确实,在一部法国电影里,女主角有没有小孩一般对剧情没什么影响。那是因为她们的小孩从小必须认识到的一件事实就是妈妈也有自己的私生活,还要保持恋爱的状态。
△Marion Cotillard和男朋友Guillaume Canet带着儿子出门吃饭,两人一直在恋爱,没结婚
法国的电视台往往是前一分钟还在播放育儿节目,后一分钟就开始播一个名叫《我们不仅仅是父母》的节目,教他们怎么生活和浪漫。
当然,还有怎么美。
而对于从小就得"自主(autonomie,法式育儿的精华词汇)"的法国小孩来说,生活里最习惯的自然就是爱和美,还有生活情趣。
△穿得美美的、带着小孩在户外喝下午茶的凯瑟琳·德纳芙,旁边是她的男朋友
Marie-France接受采访时,不是用惯常的“可爱”,而是用“诗意”这个浪漫的词来形容自己设计的童装的。
△小模特们在Bonpoint秀场
未来如果有机可以去Bonpoint在巴黎的专卖店转一圈,就知道法国人其实是从小就习惯浪漫的。
她们的童装店里面有的不是各种积木玩具,而是很多奇思妙想的装饰,甚至还有个树屋。
△Bonpoint巴黎旗舰店的装饰
门口的橱窗也很值得一看,一般都是把衣服和某本童话故事结合在一起,让小朋友也很憧憬。
△Bonpoint的橱窗
即使是童装,他们也会给色号研发各种浪漫的名字,比如粉色叫Petal Rose,当然不同的花色调也不同,所以要钻研各种不同玫瑰色的粉。
△Bonpoint的Petal Rose色系的衣服
从小习惯被美和诗意启发,长大以后也就这样一直下去,好像少女期延长了,没有一个明确的成年界限。
当然,法国人也并不是做什么都好,但确实从时尚和风格这件事上来说,她们的态度很值得学习。
05、不是亲子餐厅,是亲子咖啡厅
于是再回到开篇提到的咖啡厅,
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法国人过来开一间亲子饭店,会选择的是咖啡厅,而且里面没有任何游乐设施,充满着满满的少女感。
△ 娃和妈妈喝着看似一样的咖啡,其实是热巧克力
这肯定不止是为了讨好孩子,更多也是为了让妈妈们开心。
但他们也有自己那一套让小朋友们开心的方式。
比如咖啡厅里有一整面墙都是纸制的花,请了巴黎有名的陈列艺术家来设计。
座位全部用英国Liberty印花来装饰,搭配窗外的芦苇,既梦幻,也有品位的保证。
至于玩偶也是有的,只不过是用更浪漫俏皮的方式来展现。
甚至还有专门给小朋友设计的高定时装展示,全部由法国高级时装工坊里的工匠手工缝制。
建议妈妈们都可以去逛逛。
在这里的第一想法不是赶紧甩手让娃去玩海洋球,自己刷会儿手机,而是感觉自己久违的少女时代又回来了。
最后,
其实“少女感”这个词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得看怎么解读和演绎。
如果将年轻解读为幼稚懂得少,那一个经历过世事的人是永远无法扮成少女的。
△《艾米丽在巴黎》里经常有各种幼稚的穿法
但如果将它解读为可以始终充满好奇心和诗意, 爱美,并自爱,不觉得年龄之间有什么界限, 那就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也是很多法国人从小到大都保持着少女感的原因。
△《天使爱美丽》剧照
Marie-France Cohen有次在采访里提到,曾经有个日本的妈妈在解释为什么要买她设计的法国童装时是这么说的:
“我买Bonpoint是为了让我的小孩看起来俏皮机灵一点,而不是看起来很幼稚无知。”
其实这句话也一针见血地解释了“少女感”和“装可爱”之间的差别。
△好多年前62岁的Jane Birkin
今天文中提到的限时咖啡店地址和时间:
Bonpoint奇幻花境限时咖啡店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31号
黑石公寓 Drops Cafe
开放时间:1月16日-1月24日
因为是巴黎总部进行装饰的,所以整体风格和巴黎旗舰店保持一致。
如果说有什么是巴黎买不到的,是中国的新春限时系列。他们把自家最经典的面霜改成了红色包装,很适合新年送礼。
“小大人”们可以选择的还有罂粟红的纱裙和单肩包。
为此,他们还设计了一个穿西装的玩偶 牛,名字叫 “哞哞先生”,哪怕是玩偶,还得带个“先生”的字眼,也是相当法国。
就算没有小孩,如果想感受一下法国人从小接触到的生活态度,也可以去这里逛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