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政和赵姨娘的亲密关系,堪称是红楼中的一个谜。
这两个人之间的差别实在太大了,贾政是荣国府的当家人,也是贾府唯一一个正经在朝廷上班的官儿,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工部员外郎,但相比贾府其他男丁,贾政已经相当优秀了。
贾家男丁中,贾赦好色无道,每日想着娶小老婆,甚至连贾母身边的鸳鸯都不放过;
贾敬考中进士,却上山当道士去了,将宁国府扔给儿子贾珍,导致宁国府声势威望持续下跌,曹公在秦可卿判曲《好事终》也明确提到这一点: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
贾珍、贾琏、贾环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压根没有振兴家族的潜力,只有个贾宝玉天性聪敏,是个可造之材,可他却对仕途经济没有兴趣。所以这么细数下来,整个贾府的男丁中,只有贾政这么一个靠谱的人。
而且从书中各处细节来看,贾政的人品也颇佳,比如他和林如海为友,关系甚好,每日从朝廷回家,要么下棋,要么看书,俨然是君子之态,跟贾赦、贾珍、贾琏这些人完全是两类人。
可就是这样的贾政,读者怎么也想不通,他怎么会宠爱赵姨娘这么一个祸害呢?
赵姨娘是个怎样的女人,别的不说,光是人品和处事,就足以让人提不起兴趣了。赵姨娘愚昧无知,一心只想着拿好处,第55回女儿探春被王夫人命去协理大观园,探春本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立自己的权威,所以严格按照祖宗规矩,给了赵国基丧银二十两,结果赵姨娘跑过来,非要四十两银子......
探春管家,本就被很多眼睛盯着,作为母亲,赵姨娘应该好好配合探春,帮助女儿树立权威才对,可赵姨娘不但不体谅,还哭着埋怨探春“攀上了高枝”,不给自己好处,要这么女儿有什么用?听听,这是一个母亲说的话吗?
再有第25回,赵姨娘丧心病狂,居然买通马道婆给贾宝玉和王熙凤下蛊,为的是整死宝玉、熙凤,这样将来荣国府的家产都是她儿子贾环的。
我们在感慨赵姨娘狠毒的同时,也觉得可笑,即便贾宝玉真的因下蛊病死,荣国府的未来确定能落到贾环头上?恐怕到时候,贾琏、贾兰倒是有了机会,贾母、贾政、王夫人三巨头无论如何都不会将荣国府的未来交到一个不靠谱的贾环身上!
可就是性情处事差别堪称天差地别的贾政和赵姨娘,两个人居然凑在了一起,而且贾政对她还十分宠爱,这实在难以让人理解。
按照《红楼梦》中的文本描述,贾政有一妻两妾,正妻是王夫人,两个妾分别是赵姨娘和周姨娘。
纵观全书,贾政与王夫人很少有过生活化的对谈场景,只有第33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时,贾宝玉被贾政暴打,王夫人在一旁哭着求情,除此之外,全书贾政、王夫人夫妻俩貌似再无对话。
再就是周姨娘,全书她一句话也没有说过,属于是“木头”性格的人物,虽是贾政的小妾,却跟贾政从未有过交集。
曹雪芹擅长不写之写的笔法,应是贾政与王夫人、周姨娘关系并不亲密,故而略去彼此相处的生活化场景。可对于赵姨娘,曹公可算是不吝笔墨,着重写了她和贾政的两次交集。
第一次是第25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贾宝玉、王熙凤被魔魇了,阖府大乱,贾母着急忙慌地让人找大夫来看视,赵姨娘却幸灾乐祸地劝贾母不要努力了,让贾宝玉安心走吧,贾母听了大怒,怒斥了赵姨娘一通,最后还是贾政出来替赵姨娘解的围:贾母照(赵姨娘)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贾政在旁听见这些话,心中越发难过,便喝退了赵姨娘,自己上来委婉劝解。——第25回
按理来说,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现在儿子还在病床上躺着,结果却被赵姨娘这般咒骂,搁哪个父亲身上,恐怕都会发火,可贾政却仅仅斥退了赵姨娘,而且这斥退颇有为赵姨娘解围的意思——帮助赵姨娘免遭贾母的怒骂!
这称得上是贾政对赵姨娘宠爱的一个侧面证据,而到了第72回,贾政和赵姨娘之间更是有了极其生活化的对话场景——为儿子贾环定姨娘人选!是晚,(赵姨娘)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呢?”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第72回
从此处明显可以看出,贾政和赵姨娘之间的相处貌似很融洽,尤其是赵姨娘,她在贾政面前不会像在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跟前那般有压力,而是坦然说出自己的心中想法。再看在对话场景——夜晚睡觉前,夫妻两人商量给孩子娶媳妇,多么生活化的场景!
纵观全书,贾政似乎只有在赵姨娘跟前,才展现出这么生活化的一面,而这正是贾政喜欢赵姨娘的原因。
贾政在朝廷为官,伴君如伴虎,加上官场黑暗,必然要学会谨小慎微地处事,他的心理时刻处在紧绷状态;
在家里,他是荣国府的大家长,需要摆出一副父亲的威严,教训指导贾宝玉,动辄严厉训斥;在贾母跟前,他是一个孝子,自己教训贾宝玉,贾母站出来一句“我没养得一个好儿子,让我跟我说去”,贾政立刻跪下恳求母亲原谅;即便日常和众清客相处,也是要摆出一副高雅之士的样子......
可从没人问过,这是否是真正的贾政,书中曾记:贾政年轻时也是个诗酒风流的妙人。他内心的那个少年本性,早就被生活磨得只剩下机械的应付,他成了一个模板化的好父亲、好儿子、好官。
唯独在赵姨娘跟前,贾政才表现出正常人的一面,他不需要谈论仕途经济,也不用顾及封建孝道的压力,更不用说那些礼尚往来的官话,他能展现自己身为正常人的世俗一面。
因此,贾政喜欢赵姨娘的心理机制并不复杂,赵姨娘弥补了贾政内心深处的某种缺失,亦如乾隆帝喜欢和珅,即便知道他是个贪官,可仍舍不得这个“朋友”,这种感性需要甚至是不以人的理性思维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