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953340
-
- 注册时间2010-10-06
- 最后登录2024-12-26
- 在线时间75093小时
-
- 发帖11663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
- 金币7602
- 道行5233
- 原创76
- 奖券1745
- 斑龄0
- 道券172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953340
- 发帖
- 116638
- 金币
- 7602
- 道行
- 5233
- 原创
- 76
- 奖券
- 1745
- 斑龄
- 0
- 道券
- 172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750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06
最后登录: 2024-12-26
|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20-10-03)
—
今年。是故宫建成的第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六百年前,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的奉天殿(今太和殿)宣告天下,这座紫禁城(今故宫)已建成。从建成之日起,它就是北京的中轴线。至今仍是。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而方方正正的紫禁城,就是“中”字字型里的“口”,当中轴线穿过紫禁城,就组成了中国的“中”字。真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中”字。 故宫,不仅是一座宫殿,是一座很大的博物馆,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聚集地和底气。“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个民族都能从古建筑中,理解并发扬自己的文化。”是啊,全世界曾经有无数的古式建筑,随着时间经过,早已在岁月的风雨中变得面目全非。就连同过去的记忆,也随之模糊。但幸好,我们有故宫啊。故宫,也是中国朝代的最后荣光。走进故宫的那一刻,巍峨的大殿、斑驳的光影、红色的高墙和黄色的殿顶……一股厚重的历史感向人迎面扑来。无人不被这里的庄严和宏大所震撼,一时间也让人真的像穿越时间回到了过去。故宫,更像是一位原地观望的智者。600年,岁月流变,朝代更迭,坐在龙椅上的人来了又去,唯独它红墙金瓦今犹在,凝聚成一张记忆的网和文化烙印。成为所有中国人对历史的一种特殊想象。故宫600年。 “朕亦甚想你啊。”01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气今年,恰逢故宫诞辰600年。故宫博物院特地为它做了一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丹宸」的意思,是指宫殿,「丹宸永固」就是「永葆故宫青春」的意思,也刚好符合 「把壮美的故宫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宗旨。以600年时间轴中三大主题,用18个历史节点为基点讲述这里的故事。而且,这次展出的文物,有不少都是首次展出,每一件都经过精心挑选。这样的故宫和展览,一生仅有一次。真的,机不可失。图一二,部分展出文物。图/微博“故宫博物院”;图三,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藏于故宫博物馆。比如,这场大展最受期待的,一定是“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这或许是,历史上首次举办的大型苏轼书画特展。当然,也少不了网红“小神兽”。这次展览,故宫把从古至今唯一一个拥有10只脊兽的宫殿——太和殿的这些脊兽,也搬进了展厅内。殿顶脊兽的数量,与殿宇规格相符合。 数量越多,表示这座的宫殿规格越高,“级别”也越高。通常排列顺序不变,只会在数量上有变化。故宫里,唯有太和殿的角兽为十只,其余从一只到九只不等。这些脊兽,长年累月坚守着大殿,洞察一切。是故宫600年沉浮最忠诚的见证者。故宫,意思是过去的宫殿。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次的王朝鼎革,留下过无数座“过去的”宫殿,才有了「故宫」这个词。王朝和宫殿之间,离不开关系。几乎每座宫殿都藏着一代王朝的故事。只是,那些宫殿和王朝,都有着各自的命运与劫数。能留到今天的、完整如初的,只有这座600年前建起的「紫禁城」。自1420年建成那刻起,至1912年清帝逊位,约五百年间里,故宫曾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5位皇帝。它是中国权利的中心、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故宫的大,甚至有些“过于”庞大了。让它大得像一座城,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面积达到约15万平方米,藏了藏有超过186万件(套)文物;带有大小宫殿70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每间宫殿都雕梁画栋、堆金彩画;遍地是宫殿、庙宇、佛堂、花园、楼阁……这些,几乎凝聚了所有中国建筑的精髓。故宫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和宫殿之一。有时候它也很小。三大殿、后三宫加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就几乎能囊括一个王朝的国与家。有时候,一个人身处在故宫里,像是一粒沙子般渺小。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一生之中也没有走遍他的「家」和「国」。茫茫几十年,也许身处深宫之中的他,也会感到一种茫然无措吧。 当生命选择缄默时,建筑依旧会向世人“无声地”诉说那段往事。宫殿建筑,是古代中国最为辉煌的艺术篇章之一。在辉煌的背后,这座宫殿倾注了太多工匠的心血与命运,集古代最高建筑艺术成就为一身。600年,为故宫定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不曾发出过一言一语。2020年的第一天。故宫博物院,在微博上发出了一组故宫几百年来的对比照,一时间将无数人拉回到了当年的故宫当中。任何人给故宫下的定义。都无法解释这座过于“庞大的城市”的所有。它迷幻又神奇,既是一座宫殿,又是一座城市,甚至还能是一个人一生的所有命运的交织。当年的紫禁城,风云莫测,无数故事在里面发酵、交织,甚至发生了转向。到了如今,它依然神秘依旧。虽然全体建筑数据早已被绘测出来,但当年里面的神秘,依然让人无法猜透。一个可测的空间,藏着太多神秘莫测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才算是给予“一座城市”的基本定义。在这座“城市”之中。有着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所携带的所有“配件”:宫殿楼台、庙宇佛堂、花园楼阁、庭园街道……同时,里面也同时拥有皇帝、妃子、太监、大臣、厨师等人。他们在各个建筑之间,生存、相遇,或同气连枝,或坑壑一气。这里就像是一个最早的微型社会的一个缩影。这些流动的人群,让整座故宫变得鲜活、充满灵动且富有生气。600年。时间也在这座城市中留下了无数鲜明的痕迹。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它从一座紫禁城,变成故宫博物院,从“城中人”到“故宫人”。02从“故宫人”的生活里看见以前的“宫中生活”“故宫人”,是一群在故宫里工作的人。他们,有的负责“家里”器物的保管,有的会负责运送文物,有的则为故宫出版图录、举办展览……几年前,大家应该都被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刷屏了吧?片中那些修缮文物的工作者,就是“故宫人”。他们温暖谦逊,执着内敛,像是隐世的武功大侠,貌似普通,却个个身怀绝技。大国工匠的风范,就该如此啊。破烂不堪的老物件,缺了图案的瓷器,没了印章的书画,掉了齿轮的钟表,缺了角的桌椅……宫中所有东西,都在他们的修缮范围之内。面对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们没有战战兢兢,反而透着一股寻常日子般的风轻云淡,把修文物当成了宫中生活的一部分。这便是“故宫人”的底气。一砖一瓦,就算再破,再旧,也依然有生命。文物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证明和传承。很多人认为,只要把东西修好了就行了。其实并不是,而是在修文物过程中,需要和文物交流,把当年的历史和自己的理解,都融入到这件文物之中。这样,才能把一件文物修好。中央美院毕业的木雕佛像修复师,屈峰。在《我在故宫修文物》里说过这么一段独白, 既是他对艺术的理解,也是文物修复工作者对「文物保护」这件事的心声。城城,至今印象深刻: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行啊?但是,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个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宫墙外的世界,日变万千,宫墙内的生活,他们需要几年时间来揣摩同一件文物。复原一把锋利的刀,要花3年;复原一副画,要花18年……复原的同时,要维护好原本留存有的东西,过程漫长繁琐,无时无刻不在考验耐心的极限。不仅一个“难”字这么简单。在他们身上,看见的是传承下来的中国匠人的精神和牢固的信仰。这些技艺的一代代相传,就是故宫遗留下来的文化之一。我们看不见东西,一直留在宫里。一个人用一辈子去做好一件事,用一生去揣摩与修炼,也许真的会因为热爱,才选择坚持。“在修文物的这个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跟它的体悟,已经把自己都融入到里头了。文物是死的,文物的目的就是传播文化,如果只是静静放在那里,那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如果“宫中的生活”由这群工作人员主内,那么一定不能不提故宫博物院的单霁翔院长(现已退休)。因为故宫对外事务,都由他来主张。 他,就像是故宫这座“超级四合院”的“看门人”。故宫内,历代皇帝都没有走遍的九千多间殿宇,他走遍了。而且,他还是第一个精确了解到有186万件(套)文物的人。他知道,越好的东西,越不能藏着掖着,就是要宣扬出去。他上节目,捧红了故宫。他像一把打开故宫大门的钥匙,揭开了故宫神秘的面纱,让本在江湖之远的百姓们真正地了解到 「我们的故宫」。有人说他“每天沿宫墙走一遍,踩破20双布鞋”,自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以来,天天如此。所以,也有人说他“终日奔波苦,一日不得闲”。“故宫人”保护“家”,是一份该有的责任。被任命故宫博物院院长前,单霁翔距离退休不到几年时间了。有人说,他这是自找苦吃,他则认为,既然来了就好好做,把故宫保管好,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在单霁翔院长的管理下,故宫真的有在慢慢变好:禁烟,防止烟火毁坏文物和建筑;开了32个售票窗口,让大家5分钟之内买到门票;故宫越来越火,但价格却没涨,他担心会把那些条件不好的参观者拒之门外……故宫,除了有庄严肃穆的宫殿……还有一些可爱的,灵动的,猫。这些可爱的小猫咪,相传是宫廷御猫的后代,它们生活在故宫里,每天守护着故宫。单霁翔院长说,这些猫很尽职,文物的天敌是老鼠,有它们在,故宫里没有出现过老鼠。这些猫咪,都有自己的名字,钮祜禄·大庆、小鸟、橘天真、乌拉那拉·二花、鳌拜、吉祥、如意、警长……每只,都是羡煞旁人的故宫“在编人员”。每天,都有五湖四海的猫奴给它们寄来猫粮,从北方的,从南方的,它们从不愁饿着。甚至,大家还会有人点名送礼:“延禧宫的猫主子,今儿个有您的小鱼干,赶趟来拿一下呗。”“慈宁宫的猫猫们,新猫粮进宫了,想吃的来领啦!”也许猫猫们,都期待有一天自己会收到快递吧?不过,大家可以放心,这群可爱的小猫咪啊都有专人投喂,适龄绝育,定期疫苗。样样到位,活得可欢了。虽然,时间过去了600年,但你走在故宫里,其实还是能看到当年帝王、妃子们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的。庄严的宫殿,幽深的巷道,转角的宫墙……处处彰显着万人之上的皇权,是稳定与安宁,也是旧时城中人留下的叹息。一代代王朝的更迭,都在这座城中发生,或徐或疾,为殊途同归。那些曾经帝王的宫殿,楼阁,御花园如今成为了游客参观的好去处,闲庭散步的妃子不知身在何处……婆娑树影间,殿顶的脊兽影子落在宫墙上,眼前一座座红漆大门,背后都是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屋檐下的墙砖还记得,门前的砖块也还记得……时空交错,光影百年,原来这里一处处都是曾经真实存在过的幻梦,与萧瑟。故宫。一直都有“两个”。一个是政治历史意义上的那个「故宫」,另一个则是中国人自己的「故宫」。它既是一座城,也是中国人的价值观。03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想看风花雪月,就来故宫吧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祝勇,曾写过一本《故宫六百年》。书里那个“属于中国人”的故宫里,四季皆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说的,好像是专门说故宫的。故宫的四季,刚好囊括了风花雪月。所以要看风花雪月,还是来故宫吧。”提及这里的一年四季,经过或驻留的诗人和文人,也都为它写过那么一首赞美的诗。《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秋月》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奉和圣制元日大雪登楼》张义方恰当岁日纷纷落,天宝瑶花助物华。自古最先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署光同冷,静压青松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咏,狂歌醉舞一家家。内务府旁的腊梅,护城河畔的李花,传心殿的白玉兰,寿康宫的杏花,文华殿的海棠……故人不在,芳菲依旧,要看风花雪月,来故宫吧。一个伟大的建筑群,屹立如昔,历经600个春夏秋冬,成为今天的顶级博物馆。“故宫人”永远会在路上,不会停止。这个国庆,就去故宫看一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吧。那里,也许有你未曾发现的,专属中国的哲学之美。参考资料:1. 故宫,一座600年的城!作者“凉爽”2. 《故宫六百年》:祝勇用文字筑一座纸上紫禁城,公众号“央广网”3. 第一个走遍故宫9371座房屋的人,用7年让600岁的故宫惊艳世界,公众号“麦家陪你读书”4. 祝勇《故宫六百年》:我试图用文字筑起一座城 |赏读,公众号“当代”5. 故宫600年 | 十五年,几万张照片,只为心中那座城,公众号“ 东城艺苑”6. 《当代》2019年第6期|祝勇:故宫六百年(节选),公众号“当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