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如果说原本有“七大名著”,被缩减为了“四大名著”,并不准确。更恰当的说法应该是“四大名著”逐渐增加,慢慢有了“七大名著”的说法。“四大名著”之说,肯定是要早于“七大名著”之说的。
所谓的“七大名著”,是除了四大名著之外,另外加上《金瓶梅》、《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
我们先来看一下“四大名著”的由来。
明末清初人李渔,文学才华出众,著述颇丰,刊印了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他曾批阅过《三国志》,修订过《金瓶梅》。李渔在为《三国志演义》所作的续中说:“冯梦龙亦有四大奇书之目,曰三国也,水浒也,西游与金瓶梅也。”
此时,“四大名著”之说还没有出现,但是,与“四大名著”最接近的前身“四大奇书”,在明朝冯梦龙时代已经出现雏形,并经过李渔的确认,开始成形,即《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金瓶梅》。
“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因为多涉及男女房中之事,在顺治中后期被列为了禁书,刊印受到限制。到了乾隆年间,《红楼梦》问世。相比《金瓶梅》而言,虽然《红楼梦》中也多有男女情爱之事,可是描写的要含蓄很多,就逐渐取代了《金瓶梅》的位置。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印刷了《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图书。其中,所列四本书的印刷量最大。70年代,四本书更是多次重新印刷,销量巨大。到了80年代初,这四本书就逐渐有了“四大名著”的称号。
而屡成禁书的《金瓶梅》,也不愧奇书的称号,是屡禁不绝,最终被完整地留存了下来。四大名著加上《金瓶梅》,被人们称之为古典“五大名著”,也被称为“五大奇书”。
所谓的“七大名著”,通常被认为是加上两本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因为《金瓶梅》在公开出版上有一定限制,所以,去掉《金瓶梅》又多被称为“六大名著”。
《儒林外史》成书于清代。其之所以当选,是因为这本书描写了康雍乾时期,科举制度之下,读书人的真实生活,被公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据考证,小说虽然假托明朝,但其中的人物,十有八九皆是清朝时真实的历史人物。此书被鲁迅、胡适等诸多名家所赞赏。书中《范进中举》的故事,甚至被选入了我们现代的标准教材。
只是《儒林外史》中揭露了太多的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则会带来消极影响。所以,这本书虽然从来没有被列为禁书,但一直比较被边缘化。
《聊斋志异》成书于明末清初,同样是一本优秀的短篇讽刺小说集。只是,书中更多是用妖魔鬼怪之类作隐喻,讽刺朝廷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的黑暗。因为书中的某些思想在当时看来比较前卫,而且又多是讽刺社会及朝廷的弊病。所以,在清朝的统治者看来,就比较扎眼,光荣地进入了被封禁之列。
实际上,四大名著之中,《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也都在明清时期,遭到过封禁,仅有《三国演义》安然无恙。
而所谓的“六大名著”、“七大名著”,甚至“十大名著”,都是现代人的说法,而且标准也并不同意。比如,有人就认为《封神演义》、《三言二拍》应该入选名著之列,加上四大名著,出版了“六大名著”丛书。
所以,所谓的“七大名著”被删去三本,才变为了“四大名著”的说法,并不准确。只有“四大名著”是举世公认的,其他的所谓多少大名著,都是以四大名著为基础增加的,而不是删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