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三国迷”来说,陕西汉中勉县的武侯祠,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次到汉中,武侯祠自然成了我的“首选项”。目前,国内纪念武侯诸葛亮的祠庙较多,而立祠最早,也比较有名的,当数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武侯祠。据史料记载,勉县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63年,为后主刘禅下诏所立。一千多年来,无论时光如何变幻,世事如何变迁,都无法改变人们对这位旷世奇人的尊敬与崇拜。如今,勉县武侯祠规模越来越大,且积淀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武侯祠就像它的主人一样静静地肃立在勉县城西108国道边,朝朝暮暮笑迎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朝拜者。大门门楼高大挺拔,气象森严,祠内古朴幽雅,气宇不凡,与它主人诸葛亮的气质浑然一体,和谐完美。
漫步武侯祠,处处给人美的享受。首先感受到的是其建筑之美。细读祠内碑文得知,一千多年来,武侯祠几度坍塌,历代均有修葺,目前保留下来的建筑为明清风格。祠内建筑呈南北布局,山门、乐楼、牌楼、琴楼、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配殿等古建筑多达30余座,为陕南较大的古建筑群。漫步祠内,房舍古雅,曲径通幽,风格统一,严谨中透着灵活,庄重里带着雅致,一殿一屋一门一窗无不带着后人对祠主的尊重和景仰。这些古风古韵的建筑,掩映在参天的古树丛中,更显宁静幽深,庄严肃穆,参拜者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古树之美为武侯祠的又一大亮点。祠内,数十株古树不规则地分布在院中,有一千多岁的“长者”,也有几百岁的“青年”,更有百十岁的“少年”。最多的是柏树,枝繁叶茂,郁郁青青,高大挺拔的身姿透着祠主的凛凛风骨。它们就像主人的忠诚卫士,朝朝暮暮陪伴着主人,朝看秦巴风云,暮观汉水夕阳。值得一提的是一株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珍稀树木——旱莲,树冠枝繁叶茂,花儿含苞待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说此花五月开始孕育花蕾,经历“十月怀胎”后,来年春天方才绽放,难怪在这深秋时节还能看到满树生机勃勃的花骨朵,蔚为奇观。2000年,旱莲被定为汉中市的市花。
碑刻楹联之美,当是武侯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少了它们,就少了人文气息,少了文化底蕴。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无数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带着对诸葛丞相的崇敬之情,参拜之余,倾心创作,挥毫泼墨,为世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财富。今天,武侯祠的碑刻、楹联随处可见。这些碑刻或楹联,有记录武侯生平的,有颂扬武侯功绩的,有昭示启迪后人的,文学和书法价值都很高,可谓是百花齐放,给人以美的熏陶。其间不乏名家大腕,如李商隐、陆游、王士桢、李调元、嘉庆皇帝、冯玉祥、于佑任等。像嘉庆皇帝题写的“忠贯云霄”,于佑任题写的“大名垂宇宙,遗像肃清风”,冯玉祥题写的“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都为武侯祠增添了无穷魅力。欣赏着这些碑刻楹联,仿佛穿越到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诸葛丞相纵横驰骋,运筹帷幄的高大形象历历如在目前。
诸葛精神之美是其精华所在。在感受了武侯祠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后,我被诸葛武侯的精神深深打动。诸葛亮出山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他始终坚定信念,迎难而上,终于开创出了一片新天地。正如他在《出师表》中所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他为振兴蜀汉大业忠心耿耿,殚精竭虑,自古以来就堪称职场上的典范。他忠于事业,不畏艰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不过时,光照千秋。因此,我觉得,武侯精神是最美的,也是值得弘扬传承的。
走出武侯祠,我神清气爽,精神抖擞。我知道,这是受了武侯精神的洗礼和鼓舞。
愿武侯精神长存。
□黄平安 文/图(劳动午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