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394阅读
  • 0回复

[猎奇]这是中国最险的6大寺庙,第4座无人登顶[6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5360
金币
1508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126
斑龄
188
道券
1011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195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09-2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9-30
— 本帖被 gtx480 执行加亮操作(2019-10-08) —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高人选择归隐山林,到深山的寺庙隐居修行。
而在偏僻险要的常常隐藏着屹立千年不倒的寺庙,置于云端,若隐若现,如至仙境。
它们离尘世最远,离天堂最近,也许这是仙人们在世间的最后一片净土。

©图虫 秋风无痕人有忆
远观挺拔险峻、岌岌可危,近看万丈悬崖、恐高噩梦。它们是天下最险最奇秘境......
今天,车叔就带你们去探险6大险要寺庙,绝对能让你惊叹不已。
1. 塔云山金顶观音殿 · 陕西
到天下最险道观,寻觅仙人踪迹
陕西商洛市镇安县,有一座“中国最危险的房子”。
它建在海拔1665.8米的山尖上,三面悬于万丈深渊,地基却只是四根插入岩缝的石柱。建造房屋所使用的材料,也只是普通的石条,没有任何粘合工具。
放眼望去,就像在针尖上的房子。

©图虫 长乐TD
它就是陕西塔云山上,被称为“天下最险道观”的金顶观音殿。

©图虫 Wind--金
它面积不足6平方米, 却有一馆、一堂、一庙、一塔、九殿。
这间房子看似很脆弱,却是始建于1582年,至今已有将近500年之久。游览于其中,禁不住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又忽生“一览众山小”之感!

©图虫 秋风无痕人有忆
这里春夏秋冬各有风光,但恐高的小伙伴,还是不要轻易上山了,这样的“绝境”,那是分分钟把人吓破胆的节奏呀!

©图虫 秋风无痕人有忆

©图虫 秋风无痕人有忆
地址:中国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
2.浑源悬空寺 · 山西
世界最奇险木结构建筑,整座寺院悬挂在悬崖之上
悬空寺,即便未身临其境,光看图就感觉又悬又炫!
“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奇险的悬空寺被国际周刊《时代》选为世界十大最不稳定建筑,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齐名,比法国埃菲尔铁塔更令人称奇。

据记载,悬空寺是一位叫了然的和尚设计所建,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唯一真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图虫
这是一个受到神灵看护的修行所在地。
千年以来,悬空寺历经山崩地震,始终屹立不倒,其建筑设计之奇巧堪称一绝,绝对的华夏文明奇迹!

©图虫 PeterLau风光摄影

©图虫
没有千吨地基,只有数根木头支立,而且事实上有些木柱根本不受力,真正支撑重量的是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

©图虫 路-见

©图虫 Babo-Yir
在这里,你只会听见震惊后的啧啧称奇。
地址: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
3. 梵净山金顶 · 贵州
高耸入云,弥勒道场,山明神灵,
有人说到梵净山不登金顶,等于没到梵净山。
梵净山金顶,武陵山脉最高峰,海拔2336米,若遇整个金顶被佛光笼罩,美丽无比。


©图虫 黑白分明0821
远眺金顶,就像云海中高高耸起的,一只巨大的惊叹号,奇险无比。

©图虫 郦影儿
因山势陡升,这里层层风水层层天,步步登临步步佛。这种人间寻佛况味,应属梵净山所独具。

©图虫 黑白分明0821

©图虫
日出、云海、流星雨、金顶、蘑菇石……梵净山这段2分钟的航拍99%的人没看过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乡黑湾河梵净山景区
4. 承德双塔山 · 河北
乾隆曾登顶,矗立两座千年宝塔
在承德市区西南处, 有两颗巨大岩柱南北排开,比肩而立。
乾隆曾登顶这两块巨石,巨石上矗立两座千年宝塔,建造原因至今成谜。

两座石峰四面均为陡峭的丹崖绝壁,高不可攀;而双峰上 两座古塔,据说,是1300多年以前,契丹人 所建。
而近代以来尚未有人仅凭人力成功登顶。

©图虫 秦时明月光
由于历史典籍的缺失,砖塔内许多的文化现象现在也无从考证,至今砖塔留给世人的仍是一个个待解之谜。

©图虫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区西南30里
5. 佳县香炉寺 · 陕西
建在悬崖边,陕北的“蓬莱仙境”
香炉寺,因山下有一巨石立于黄河之中,三面绝空,石顶平阔,形如香炉,而得名。
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

©图虫
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

©图虫
每到黄昏时分,太阳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誉为仙境,“香炉晚照”亦是佳县八景之一。

©图虫

©图虫 人生如梦
地址: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城东
6. 昌都孜珠寺 · 西藏
雪域山巅的雍仲苯教
在昌都丁青有一座连藏族人都感到陌生的寺院。
因为它的海拔高度48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庙之一,极其神秘,所以很少人踏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苯教这个掌握过西藏政教大权的原始宗教让位于佛教,到边远偏僻的地方隐藏起来。

©图虫
而孜珠寺是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

©图虫

©图虫
因此,孜珠丁真俄色活佛说过:“孜珠寺不是一般人能去的,除了非常有缘份的人”。

©图虫


它没有陕西兵马俑的强大城池阵势,也没那么人关注过它到底来自何方,但它的形象却出现在全国各大旅游城市,甚至在车站或街头,都有它矫健的身影。它是一匹马,名为“马踏飞燕”,原身为东汉出土的中国国宝级青铜文物。

“马踏飞燕”最初的名字为铜奔马。1969年9月,“铜奔马”被人发现时与西安兵马俑如出一撤,是甘肃村民在挖防空洞时,一镐头而镢出了“铜奔马”。那天,甘肃省武威市新鲜村村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挥舞着镢头挖到的一些坚硬石头下面,深藏的却是一处汉代墓室。

当墓室被打开时,呈现村民面前的全是“牛头马面”,这些怪物还把村民们吓到。村民们眼中的“牛头马面”群,是一处雄伟壮观的仪仗队,在队伍最前面带头的,是一气宇轩昂的马,这匹马,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马踏飞燕”中的那匹马。

那个年代,正是备战备荒时期,人们生活并不富裕,对古董文物知之不多,但他们知道古墓里的这些都是值钱的“宝贝”,当时村民还略施小计封锁了挖出古墓的消息,不过还是被“上面”知道了。

后来,村民用麻袋将这些铜车马和其它文物搬运到生产队库房保管,使这些文物最终没有流离失所,得以幸存。


谁也没料到,在村民眼中不过是些铜土玩意,过后却震惊国内外文物界。而其中的领头马,之后成为中国国宝、中国旅游形象代表。

那么这个极具运动旋律的“铜奔马”到底是种什么马,为何它被视为世界珍品?近日,伴随传说,笔者与同伴一行走进了“铜奔马”故里,来解读这些马的神秘。


这是一座西北丝绸之路重镇五凉故都由汉武帝"武功军威"而得名的城市,在这座被称之为武威的城区北关中路,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一处墓坑,让这座城市由原来的默默无闻而被外界熟知,并成为西北著名旅游之城。

深秋9月底的武威市,白天气温已达20度,正是不冷不热出游的季节。走进武威你会发现,随眼所见铜奔马,你想避也避不开,铜奔马是这座城市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而这张名片,也让来此观光的游客深刻解读了“马踏飞燕”的神秘。

我们的游览顺序由博物馆开始,走进这扇门,也将踏入一个神秘之地。

来马踏飞燕博物馆,最好听听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这样才能更好了解每一张图片背后深层故事。关于人们熟知的“马踏飞燕”出土背景,历史,墓地结构,墓主人传说,在博物馆里都有介绍。带着这些疑问再去看墓地,会有更深刻了解。

这处被村民挖掘发现的墓地,为一处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年)的大型砖石墓葬,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左右耳室各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铜钱三千多枚,铜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


铜奔马的出土,给后人留下许多想象,更为迷惑的,是这座墓主人至今成谜,墓碑上只留下他的一个姓,为一张姓人之墓。
有人猜测他是位“将军”,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曾任武威郡左骑千人官的东汉人“张君”。而另外的版本,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猜出许多张姓带两个字的“张轨”、“张骏”等名字来。

而无论是谁的墓,作为一名游客,从陪葬品之艺术精华看,都可判断出这处陪葬地绝非等闲之辈。

博物馆与当年出土的铜奔马墓地相邻,更多悬疑,也将在博物馆对面的这座巨型雷台汉墓解开。

走进武威发现,这里的村庄多黄土建筑,村民老房子大多外墙都是黄泥建,外墙少现代城市的水泥瓷砖,这大概是武威市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
甘肃省下辖地级市武威,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这里地貌无论高山还是平地多黄土,而正是这样的黄土高原地貌,少雨干旱,使许多靠天而生的土地和高山寸草不生,一度使这里生活十分贫困。因而,村民们建房大多也是 用土建房实属就地取材。

而1700多年前的张姓人之墓,也是这样的建筑结构,为一座巨型的泥土高台城堡,这里称为雷台汉墓。

西北多“台”,这里的台,指修建的高台建筑,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一般是在城内夯筑高数米至10多米的土台若干座,加上砖石的结合,使建筑结构更加牢固,上面建殿堂屋宇。在当地,比较有名的有尹夫人台、东岳台、凤凰台、雷台等。其中,尤以公元301年─375年前凉时张茂所筑的灵钧台最为著名,这里便是铜奔马雷台汉墓出土地。
这种“台”兴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当时在西域地区大量修筑这些高台,是出于各诸侯国政治、军事统治和生活享乐的需要。

雷台汉墓如今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都可追随马踏飞燕,走进这座千年古墓一探究竟。

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的武威雷台汉墓,马踏飞燕及230余件国宝,正是出自于这里。不过马踏飞燕由于太过珍贵被视为世界稀世珍品无价之国宝,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镇馆之宝,只一些陪葬出土文物在雷台博物馆。


再来看看当年这些无价之宝的藏身之地,雷台汉墓。最为奇特的,是它的内部建筑结构。现在向游客开放的是1号墓,这是一处夫妻合葬墓,从这里可一窥千年前极高规格的建筑形式。2号墓相对较小正在修复中目前没有对游客开放。

走进这座古堡式建筑,犹如走入一座迷宫。由于内部光线昏暗,主墓道两侧又是多个侧墓室,胆小的还真不敢自己乱走,必定,这里是古人的墓地。

铜奔马之所以被称鉴定为国宝级文物,有多方面原因
。在一些游客看来,一是它是世界唯一;二为传神的艺术形象无与伦比;三则为它象征中华民族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
在古墓中,出土的文物都一一在巷道边介绍。

出土最有艺术价值的,是呈发绿古铜色“马踏飞燕”,它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它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马头上一撮呈流线型的鬃毛指向彗星一般的翘尾。它出土后,被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定名为“马踏飞燕”。

如今,在古墓中游客只能看到墓室结构、墙体和室内一些装饰细节,文物都在博物馆中展示。而通往各墓室的门口,呈圆拱形,低矮,人们进入只能猫腰而行,胖的进去还有些费劲。

外面这些铁支撑架大概是后期加入的,为墓室不坍塌及游客安全而做的防护。而千年来的这些青砖,保存得十分完好,令人叹为观止。

墓室不大,但居间非常高,四周全为青砖垒建,每块砖间都严丝合缝。

一侧有突出的一块砖,不知道干嘛用的,有人说这是古人的灯台。

多年来,雷台汉墓一直存在三大未解之谜,一为汉墓主人不详;二为墓室南面墙壁分别用黑白两种砖组成双“喜喜”字型,而双“喜喜”字传说为宋朝王安石醉拼而成,在这座汉墓里却出现了,不知是偶然还是巧合。
三则为专家们对墓室和井中的砖块进行过耐压抗腐蚀等方面的试验,发现每平米的耐压力高达366公斤。而现在烧的砖每平米的耐压力只有150公斤到200公斤。到目前,有关方面专家还没有弄清楚这种砖的制坯和烧制方法。


马是古代军事、交通、生产的重要工具,中国人自古爱马,尤其在冷兵器年代,马作为驰骋战场主力,一直寻找心中最为矫健的那匹马。西域多产良马,为抵御匈奴骑兵进犯,汉武帝两次派兵西征,引进大宛汗血宝马,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正是汗血宝马艺术的化身。

从导游讲解中了解到,1969年出土“马踏飞燕”时并没有受到人们重视,直到1971年郭沫若来兰州参观,一下被这个气韵生动矫健剽悍呈飞奔状的马而震撼,于是将其命名为“马踏飞燕”。而后这匹马才被受到国内外瞩目与关注,还被带到国外数个国家参展。
1983年,铜奔马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2018年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有趣的是,马踏飞燕名字之多,让首次来的游客也是看迷糊。最初挖掘时,人们看它是件青铜器还是件马,有人称它为铜奔马。而从它脚踏一鸟形态上,又称它为马超龙雀,凌云奔马,马踏飞隼、鹰掠马,飞燕骝、紫燕骝等不下十个名。这铜奔马到底有几是个名,游客也是看晕。

而关于这匹马脚下踩的到底是不是一只燕子,“马踏飞燕”命名是不是正确,也是多年来争议的焦点,有人还认为它脚踩的是一只乌鸦。

而当地人并不理会这些,他们对外喜欢叫它马踏飞燕,在家门口称它为铜奔马。而走进当地一家专门制作铜奔马之地,他们说当然称它们为马踏飞燕。而来自全国各地的“马踏飞燕”标志形象,大多出自他们这里。

有网友调侃,它三足腾空,右后足蹄踏飞燕,展翅回首,应该叫“马奔如燕”。

关于铜奔马,在这么多名字中,你又喜欢哪一个名称呢?
1条评分金币+35
gtx480 金币 +35 - 2019-10-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