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868阅读
  • 0回复

[猎奇]到西双版纳曼听公园感受傣王王室生活 [58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70
金币
3712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1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06
— 本帖被 xgch 执行加亮操作(2019-08-06) —
        
云南,是全国最有吸引力的旅游省份, 西双版纳更是我一向所向往的,曾一度在我印象里 西双版纳 是云南的代名词,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更幸福的是带着家人一起游 西双版纳 更是庆幸带着宝宝来了这里,让宝宝在这里感受了西双版纳 的多彩、大自然的神奇还有人文的魅力,或许她不能完全理解,但在她幼小的记忆里一定会种在一粒种子。

西双版纳的第一站,就是在景洪市区的曼听御花园,我想绝大多数来西双版纳的游客都会是这个选择,在曼听御花园感受一下曾经傣王王室的印记。主要是这个景区就是市区,我们来去也很方便。



曼听御花园位于 西双版纳 州府所在地 景洪 市中心曼听路35号( 澜沧江 与流 沙河 汇合的三角地带),它的前身是傣王御花园,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傣族文化历史和宗教的重要载体之一,景区占地400余亩,融合了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于一体。小龙女一到这个地方,便穿起了傣装,化成了傣族的小姑娘学傣语学礼仪,用傣家话问好祝福。



曼听御花园内的建筑既看到得少数民族特有的元素,也不难看出当年傣王的生活的气势恢宏。周总理泼水纪念铜像旁边种着两棵傣王国公主种下的象征 友谊的菩提树,就连铜壁上也是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纹,尽显高贵豪华。随手一拍建筑的屋顶,也令人叹为观止,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宗教文化的气息,就连屋檐都做成佛塔的形状,直入云天。



曼听御花园每天的固定时段,还会在广场上有歌舞表演,少数民族的服饰演绎着少数民族的舞蹈,傣家的文化随着歌声飘到游客的心底。



八角廊桥模拟景真八角亭造型横跨在放生湖上,连接着曼听御花园的东西景区,远远望去,像是荷叶群中托出的一所宫殿,十分精致。炎热的夏天,游客还可以在廊桥地下乘凉,听着鸟叫,赏着荷花,好不惬意!再往前走一段路,小龙女被白塔吸引住了。白塔由一座母塔和周围八座小塔组成塔群,塔群建筑在圆形基座上,像极了童话故事里的城堡,索性让小龙女做了个祈祷的手势。


接着就来到了大地女神像,龙头正对着前方,雕刻着天蓝色的云纹图腾,女神在底座上盘腿而坐,最上方的女神姿态婀娜多姿,无不象征着高贵的尊严,即使记不住那美丽的传说,仅仅这座大地女神像的传神之处,就足够吸引人了。



还有各种各样的亭榭琳琅满目,形态各异,但总佛寺的出现还是让我们眼前一亮。祭祀坛上香雾缥缈,香火不断,功德箱内也是收获颇多,行善积德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忘却了曾经战争带来的伤痛,而在一些地方,即便战争结束它的影响也一直在持续。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村子,虽然战争已经平息了,但是战争带来的的影响却一直存在,并且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很凄惨。这里也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村子。在我国有这样一个地雷村,地雷村的危险听名字就可以得知。

这里埋藏着过多的地雷。它就是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的八里河村,是一个越南的边境村落。当年中方为了阻击越军进攻,在战线附近埋下的100万颗地雷,据了解八里河村里发现的地雷,有中式、越式,还有苏式、美式;除了地雷,还发现了迫击炮弹、手 榴弹、子弹等爆 炸物。总共多达100万颗的地雷。更令人揪心的是,目前这些炸弹只清除了一半。所以这个村子基本上没有外人进入,外村的人也不敢随意的进入。

即便是当地的村民也不敢随意地踏入一下未知的地方。他们会严格的约束自己的小孩,不要乱跑,特别是不要跑到那些有危险标志的地方去。因为那些地方就是地雷区,不小心的话就会发生让人痛心的事情。每天小心翼翼在规定的安全区域活动,听上去就像被禁锢了一样,这样的现状也让人们为这里的村民感到难过。塑胶雷的报废期是120年.这些地雷非常考验专业技术,即使是专业拆雷人员也不好拆除。

因为村子的地势十分险要。就让这里的排雷工作更加艰难。中越战事早已成为往事,当年我国为了反击,在云南边境埋下了许多地雷,来保护我国的安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地雷还是顽固地存在于土地中。但战争中投放的弹药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永久的不可愈合的创伤,埋在地下的地雷时刻提醒着地雷村的村民。他们几乎每天都要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战争结束后。

我国派遣了很多排雷士兵对这片区域进行过排雷工作,但是因为地形复杂,地雷很多工作进展很是缓慢。当地村民在简单学习到一些拆雷的基本方法之后,都自告奋勇的去拆雷。历年以来,因为拆雷被炸死的,炸残的村民不计其数。他们或失去双眼,或失去肢体,或失去亲人。但他们没有放弃,甚至无师自通地学会拆雷、排雷。进到村子里面你会发现有很多的人都戴了假肢,而且整个村庄非常的破败,人也非常的少。

如今这个地雷村身体好的年轻人已经去外面打工挣钱了,留下来的都是一些年纪大或者是身体有残缺的人。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他们继续拆雷的步伐,还是有无数村民前赴后继。他们心中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子孙后代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这份苦心也感动了很多人。
来到了剑川县的羊岑乡,拜访两位在外漂泊多年后返乡创业的人士,他们就是“马锅头”赵宗铭和木雕传承人杨元松。
首先来到马锅头的“马帮文化展示馆”,这里我已经来过几次了,对马锅头也很熟悉了。

“马锅头”是“艺名”,他的真实名字叫赵宗铭,云南省剑川县羊岑乡兴文村人,马锅头并不是他的首创,查资料:马锅头是茶马古道上马帮的首领,在以前的茶马古道上的马帮,必须有一个首领来带头,这个首领就是马锅头。
对于马帮,现代人越来越生疏了,但在过去交通不便利年代,它是一只重要的物流与信息传递途径,甚至可以说我国古代西南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马帮之路。而马锅头就是要响当当的汉子才能担当,他是勇敢与智慧,是责任与担当的组合体。

马锅头原来是在外面漂泊,做过很多事,其中沙溪古镇的游客骑马体验就是他做起来的,也赚了一些钱。但自从接触马帮文化,让他有了观念上的转变,他想起家乡的那一段完整的古道,他想回家了。

他说在沙溪古镇虽然做起茶马古道骑马体验活动,但沙溪现在并没有完整的古道遗存,早就被拆除或破坏了,而他的家乡羊岑,不仅有完整的古道保存,还是古代一条重要的“官道”,不知道修建了多少年,但看那些石头上被马踩出来的深深遗迹,就知道这是一条非常久远的路,可以说留下来的千年马蹄印记。

但这条路外人不知道,村民也不太重视,为了上山方便,甚至想挖掉修一条可以行车的道路,这让马锅头非常心急,他选择了回乡,去守候这条路,阻止村民对古道的损坏,要把马帮文化的细节与真实挖掘整理出来。

马锅头守候的这条古道是从大理开始的,向外通向西藏,再远可以到缅甸、印度及东南亚。古代大理国在强盛的时候,控制着滇西和缅甸的大部分地区,而这条路就是那时连接缅甸与西藏的主要通道,属于重要的地区连接枢纽,也为历朝历代所重视,上面铺满石条也是历代修复保存下来的,最宽处有两三米,最窄处也在1.5米以上。保存这么好、这么长、这么原滋原味的古道,已经非常罕见了,这不仅是马帮文化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遗存,具有国际意义,历史价值与文物价值极高,可惜还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马锅头怕村民不重视而破坏,更怕坏人打主意来偷盗,他坚定的守候着。

马锅头说过去这里就是“官道”,也是一条通向缅甸与西藏的“快速干道”,虽然不能行车,但马队走在上面会非常快捷与舒适,久而久之,这些石头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这就是“千年”马蹄印,这深深的足迹就像在讲述一个又一个翻山越岭跋涉的故事。而这样的印记在留存的十几公里古道上非常多。

马锅头说现在人们说的“茶马古道”或“盐马古道”是不科学、不完整的说法。“茶马古道”是近20年来为了炒作普洱茶才衍生出来的,过去叫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路,不单单是为了运输茶,或者说茶叶只是这条古道上运输的一小部分物资。

千年来这条古道一代又一代马帮人走过,他们驮着各种要交换物资,去向远方,带来了经济发展和文化融合,也带了先进的文明理念。这条路昼夜不舍,这些磨损又多次被修复的石头,就是真实的证明。

古代的马帮人行走天下,虽然风餐露宿,却是受人尊重的一个群体,马玲响处吸引一片期待目光。人们佩服他们的英勇与胆识,也渴望他们所带物资的先进与文明。马锅头说当年羊岑就是马帮休息下榻的地方,村里家家开马店,而每家门口都会有一个装水的石槽子,用来给过往的马队饮用,没水了就主动添加,这是村规。而现在虽然早已经没有了马帮,但石槽子还在,有的人家还会按习俗加满水。他们对远来的马帮有一种特殊的情怀,至今村里仍然传颂着各种马帮的传说与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云南一些地区现在圈地、圈镇、圈景点对游客设置障碍,然后收费,而云南人的先民不是这样,他们是以欢迎、宽广和包容的心态对待过往的马帮,尽量提供一些帮助,现在人怎么这样了?
中午在马锅头这里吃罗锅饭,所谓罗锅饭就是当年马帮在行走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炊具,可以吊在火塘上烧烤煮饭,马锅头说过去的锅是马帮的头领背着,所以叫“锅头”。他在米上加了火腿与洋芋,所煮出的饭非常香。

下午我们来到不远处的一家木雕厂,这家厂的老板叫杨元松,他也是羊岑人,同马锅头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他也是回乡创业的木雕师傅。

杨元松十几岁就学木雕,现在从业快三十年了,他不仅是成手师傅,也带出了一大批徒弟,早年他在丽江开店做木雕也卖木雕,生意一直不错,那他为什么选择回乡呢?

杨元松说他发现家乡有很多残疾人生活困难,因为没有劳动技能也就无法有更多的收入,他们又不能外出打工,收入很少,生活维艰,他想教授他们技能,但有了技能身体条件又限制,这些人还是走不出去,于是他干脆回乡办起木雕厂,教授他们手艺,再安排他们就业。

杨元松已经培训学员一百多人,其中20多人是残疾人,既有本地,也有慕名而来的外省人,都是免费学习,愿意留下就在他的木雕厂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给这些残疾人找到生活的出路。

但杨元松自己很辛苦,他教授这些学员木雕技能,有的学员是聋哑人不好交流,他还要学习手语等知识,有的人没有读过书,理解能力差,他也要不厌其烦的教授,另外他还要负责每件产品的设计,负责产品的销售,他要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要保障20余人的正常开支。

但杨元松没有退却,虽然辛苦但工厂开办的有声有色,他结合市场的需求,大胆的改良千百年来剑川木雕单色,只注重匠人工艺,木雕不上色的传统,尝试推出彩色木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彩色木雕,就是在传统木雕的基础上,用颜色和重彩来表达木雕的技艺和意境,拓展了剑川木雕的艺术领域与范围,加上不追求细腻刀法,而是简化技艺,突出作品意境,强调立体感,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成本降低,更容易为一般消费者接受,使用的范围也大大的扩展了。

说到销售,杨元松说其实他们出厂价是很低的,只是赚很少的手工钱,但由于市场上要依靠经销商去做,最后的销售价格无法把控。但现在他们还没有精力完全自销,要依靠经销商,这也是很为难的事。我说可否把他们的出厂价格写出来,做一些网络销售,他不同意,“那经销商就不高兴了”,毕竟是多年的朋友,他现在还要依靠这些经销商呢,他是讲信誉和原则的。

杨元松说他们现在的宣传不行,无法让更多人知道,做网络销售有困难,而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的增加,首先保证员工能开支并多挣一些,就有积极性,虽然他为了建这个厂还欠了很多的外债。但慢慢的会好起来,他很乐观。网络销售他们也要尝试做,希望我能帮帮他们。

我前天认识的,在剑川学习木雕的韩国朋友田溶雲也一起来了。其实他对这里很熟悉,他说还帮助一户残疾人,而杨元松说田先生很受人们欢迎,每次来都会给大家带礼物,当然,田先生也会抓住机会学几招。


曾经去过很多大山之中的景区,也对各种各样的山路有着不同的印象。当我们登上千松坝森林公园天地T台时,那条蜿蜒于山间的玉带尽收眼底。我们惊异地发现这条美丽的、不加任何修饰的草原天路引领着人们走过了茂密的森林,走过了繁花似锦的草甸子,走过了亭亭玉立的白桦林,也走过了有着斑斓色彩的大山……


早就对丰宁坝上的京北第一天路有所耳闻,京城连日的酷暑难挨促使我们开启了自驾游的模式。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走出了“上蒸下煮桑拿天”的樊笼,进入清风习习,绿草茵茵,百花盛开的丰宁坝上草原。


京北第一天路是在当年国家建设风力发电运输器材上山时修的简易公路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这是一条没有任何雕琢的草原天路,但却引领着千千万万的游客走进千松坝森林公园,走进柳树沟稀树草原,领略坝上草原的大自然之美。


天路有时从森林中穿越,让游客在铺满斑驳的光影中近距离欣赏那一株株挺拔的树木;有时环绕林边,让游客从周围全方位欣赏那雄浑壮阔郁郁葱葱的大森林。



天路引领着人们经过一块块宽阔的草甸子,成群的牛羊在这里悠闲地吃草,在这里你可以窥视到动物世界的情感交流:小马亦步亦趋地紧跟着自己的妈妈,母牛不厌其烦地用舌头舔着自己的小牛犊。


天路引领着人们走向不同的观景台,这里可以俯瞰群山,俯瞰飘飘渺渺的天路,俯瞰流动在天路上,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私家车。


观景台上,让人们清晰地看清了大山的本来面目。山石上附着的苔藓和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为大山穿上了一件素雅的衣裳,观景台上正在赏景的红衣女郎恰到好处地点亮了大山中的唯美画面。




沿着蜿蜒起伏的天路一直向前,人们走进百花坡、相思谷、王子湖,在那里采野花、抓蚂蚱、放风筝,在那里赏花观景听鸟鸣。


迎着陡峭的天路,你可以加大油门,一路轰鸣冲上山去,体验那份惊险,寻求那份刺激。这里,可以满足你怀着一颗贪婪的心,冲上去,去看最美的风光,去领略自驾天堂的无穷乐趣。

京北第一天路,没有精心雕琢却飘逸山间,散发着天然质朴、激情动人的气质,让无数自驾车主喜欢在她的诱惑引领下,循着她的柔美身姿,一路向前,去发现大自然中更美的风景,去探索大自然中尚未被人们认识的植物、动物,去拍摄大自然中最唯美的晚霞与日出,去享受大自然中的和谐静谧与鸟语花香。
1条评分金币+35
xgch 金币 +35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9-08-06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