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18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18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2-04)
—
我叫周根发,劳动报广告部业务员,党员。年岁不饶人,一眨眼退休后已进入劳动报社老报人的队伍。记忆阀门的打开,难以忘怀的轶事荡漾在脑海久久不能挥去。
我家住在鲁班路一条弄堂里,父亲是离家不远的太平洋织造厂搬运工人。这年冬天,我父亲下班从厂里带回了一张报纸,吃好晚饭后,他读起了报纸,他同母亲说,这个报纸是发给他们小组的,是总工会办的。听到父亲读报纸,我和母亲各自坐在自己平时坐的凳子上听。父亲读完报,随手把这张报纸放在桌上,我站起身来拿着看看,父亲问我会读吗?我结结巴巴读了一两行字,许多字不会读,但我认识了“劳动报”3个繁体字。
那年,我9岁。
转眼29岁,去江西插队10年回来,1979年顶替父亲进厂的我成为工人。没多久,我被选为生产小组长。一次班组学习,要读《劳动报》,工段长让我负责读报,以后每星期要读报一次,那时的《劳动报》一星期出一次。这样的班组学习情形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去厂夜校班组学习的情景。
有一次读报时看到《劳动报》上登了一则信息,市工人文化宫招聘演员,报名费2角钱。我们班组十几个人一致看着我,七嘴八舌地说,周根发,你可以去报名啊,你的武术基本功完全可以去跳舞。我哪敢报名。一个同事说,周根发,我陪你去,说着,他拉着我就跑。初试成功,不过复试没有通过。那时我常去卢湾区工人俱乐部,参加业余工人创作队及影评小组等。1984年,我真的去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了两个月,在上海市职工红五月影评征文比赛工作组,后来的劳动报社总编辑吴由之老师是当时市工人文化宫文艺部主任,他时常会来看一下我们工作情况。
顶替进厂没有多少年,掀起自学浪潮。关于读书自学等,《劳动报》上经常会有鼓励性指导性文章。1984年冬天,我在卢湾区工人俱乐部图书馆自学文化时,正巧摄影师薛宝琪老师到图书馆采风,将我正在自学时的情景拍下来,当时我专注于学习,一点儿也不知情。后来我厂许多同事见到我说,小周,重庆路俱乐部门口画廊里有你的照片。一天,我去俱乐部时特意看了一下,照片上果然是我在自学时的情景。许多年过去了,《劳动报》刊登薛宝琪老师作品时,这张照片又出现了,我小心翼翼地将这张报纸收藏了起来。
后来因工作关系我被《解放日报》聘为通讯员,这个时候我也去劳动报社送稿子,那时工作关系的稿子主要是同王国梁和胡宜良两位老师联系(他俩均已去世)。只是我的稿子没被采用,后来在卢湾区办事处有关领导组织下,参加劳动报社蹲点指导学习班,费伟义老师给我们上课,前后6次,经过费伟义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我逐渐对稿件写作有了认识。后来,我的稿子不时在《劳动报》上刊登,还连着两年被评为劳动报社积极分子通讯员。
1990年底我被卢湾区办事处推荐到劳动报社实习,在两个月的实习期中,我的发稿量在实习生中排前三位,被延续留用。再后来,当我老单位面临倒闭时,我第一选择再回劳动报社,工作是经济部门的业务员。1994年2月,我转来劳动报社。2000年,我参加市总工会新党员入党宣誓。
在2003年那年,因为“非典”的缘故,我的广告业绩不佳,为了要完成业务,我骑嘉陵助动车前往重庆嘉陵去拉广告时,在武汉发生交通事故。所幸的是,在当地卫生院的抢救下,我得以保住小命,但留下了伤残后遗症等。退休后几年,报社领导和退休支部关心我,有活动总会通知我参加。
上海解放70周年,《劳动报》相随走过70个春秋。劳动报是鲜活厚重的,她昭示着前者的奠基和创业,也召唤着后者的传承与开拓,立本求真,以启后人,在《劳动报》走进创刊70周年之际,在历史的回音壁前,我衷心祝愿劳动报越办越好!
作者 周根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