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26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26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2-04)
—
今天与父亲聊天,无意间说起了一个词语“相由心生”。父亲觉得这个词的定义是,“你看到的东西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境”。但是还有种解释是,“面相如何,由内心决定”。打比方说,狮子的眼神是凶恶的,狼的眼神是贪婪的,绵羊的眼神是温顺的,都是由这些动物的本质和内心所决定的。 历史上第一个说了这个词语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除非找到他本人叫他自己解释。换句话说,我们所引的“经”,所据的“典”,都是我们自己理解的意思,而并不是客观事实。(这是另一个问题,这里按下不表。) 回到“相由心生”。咋看之下,似乎两种理解都有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个事物的“面相”如何,真的是由事物本身的“内心”所决定的吗?非也。狮子的眼神凶恶,那是从人的眼中看来如此。人类从亿万年前开始与狮子等野兽接触,“狮子吃人”的经验经过一代代传承,对狮子的恐惧感早已被写入了人类的基因。如果有哪个人类祖先见到狮子的眼神觉得是“温顺”的,那么根据达尔文的优胜劣汰法则,这种祖先大概率已经被狮子吃掉,他的基因也不可能流传至今。不难想象,狮子那“凶恶”的眼神,也许在他的母狮、狮崽眼中,却是风情万种,温柔慈祥得很。 事物是什么,恰恰并不取决于它的本质和内心,而是取决于观察者的心境。这个原理,可以归纳为:各物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相互共同作用原理。“花是红色的,树是绿色的。”但那只是反映在人的视网膜上的客观事实。如果让猫去看,让虫子去看,花并不是红色,树也不是绿色。那我们还能说“花红柳绿”是客观事实吗? 同样的,人类热爱大自然,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走进树林,喜欢那树木发出的沁人心脾的味道。可以想象的是,那些树木嗅着“人味”,也许也觉得美妙非凡,好闻得很。对于树来说,那是二氧化碳的味道,是“食物”的味道。这也取决于人和树之间的相互共同作用。 把这个哲学问题引申到物理学和数学中去看,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更接近全息的视角。比如长度,人们用稳定的材质造了一个尺子,说,这个尺子的长度代表一米;比如重量,人们又造一个砝码,说,这个砝码的重量代表一克。根据唯物论原则“物质是变化的”,即便这些测量长度和质量的原器稳定性再高,它本身始终是物质,因此不可能永远保持精准无误。用一种物质去测量(或观察)另一种物质,这样的测量方法显然是机械的,其测量结果必然是远离客观真相的。因此关于“米有多长,克有多重”的问题,也要用“物质间相互共同作用原理”来看。意思是说,观察一个物质,不能直接用另一个物质做成的“尺子”去量,而是要先计算和确定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这对物质具备的特性,通常可以用一个物理常数来准确表达。在这基础上我们所观察到的,才可能更接近物质的客观真相。 目前科学界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计量体系,即采用物理常数重新定义包括质量单位“千克”、电流单位“安培”、温度单位“开尔文”和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等。以重量的定义为例,将摒弃之前的“国际千克原器”,以量子力学中的普朗克常数为基准,其原理是将移动质量1千克物体所需机械力换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数表达的电磁力,再通过质能转换公式算出质量。这样一种全新的计量体系,难道不是基于“物质之间的相互共同作用原理”吗? 人类对于观察事物的客观真相已经开辟了新的视角,文理相通,谁说不是呢。对于这些问题的彻底破解,还有待更多跨学科的思考与融合。
作者 陆永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