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明清时期的通俗小说中,大概已普遍浸淫宿命论的观点,多利用转世投胎、谪降历劫作为小说的导索,牵连着整部故事或局部情节的发展。
譬如,在名著《西游记》里,作为取经项目代言人的唐僧,本是佛祖座下二弟子,因怠慢了佛法,便有十次转世磨难历劫,后历经十万八千里坎坷,终于回归佛门。
同样,作为取经团成员的悟空、八戒、沙僧等众,也因各自污点,谪降历劫,后来佛祖大慈悲的金光指引下,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二】
但在这种因果相承的叙事模式下,有时却出现我们现在看来颇有些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
譬如《西游记》三十九回,讲了一个乌鸡国国王生死历劫的故事。
但这段故事的起缘,竟是因为国王乐善好施,灵山如来见他有慧根,想渡入佛门,便派了文殊菩萨前来做思想工作。国王呢,大抵放不下国民,或本就是俗世之人,便给拒绝了。文殊菩萨见完不成佛祖任务,有些急了,估计说了一些不太好听的话,国王觉得受到了冒犯,便将文殊菩萨绑了,浸在井里三天三夜。
接下来,国王的麻烦来了。灵山机构是好惹的吗?当然不是。于是乎,暗中授意文殊菩萨坐骑狮猁精替主子报仇,国王便有了三年游魂之厄。
及至取经工程的启动,如来为了给唐僧刷“经验值”,国王终于有了复活的理由。待故事圆满完结之时,孙悟空同文殊菩萨曾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文殊菩萨拍了拍悟空的肩膀,意味深长道,“如来将此怪(狮猁精)令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吾三日水灾之恨。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
好一个因果前定,好一个成了功绩。
孙悟空回头看了看方才有了些元气、面色仍旧苍白的国王,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虽报了什么一饮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
但见文殊的面色有些紧绷起来,情知说错了话,猴王又左顾右盼地干笑起来。
【三】
乌鸡国的故事,已经很隐晦地告诉人们,因果其实可以操控的。操控者是属于高阶的神明。所谓的因果,完全取决于高阶神明的好恶。也正是悟空无意中脱口而出的,“一饮一啄的私仇”。
又如《西游记》八十七回,还有一个故事。
当时取经团到了一个叫做凤仙郡的地方。令人惊奇的是,这地方竟然三年无雨,治下百姓苦不堪言。
累岁干荒,这是天灾还是人祸呢?一向有了侠义心肠的悟空,决心一探究竟。
后来,通明殿的天师终于说出了真相,“那厮(凤仙郡郡首)触犯了上天,玉帝立此三事,直等鸡嗛了米尽,狗餂得面尽,灯焰燎断锁梃,那方才该下雨哩。”
原来,三年前玉帝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恰恰视察至凤仙郡时,那郡首大抵和夫人因家庭琐事,或其他什么原因,吵了几句,心中有火,便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并口出秽言。玉帝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勃然大怒,回府之后便在披香殿立了米山、面山以及在铁架挂金锁一把,只待三物消尽,方可下雨。
当然,在悟空的劳力斡旋下,事情又得到了圆满解决。“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善声盈耳。”玉帝善心大动,大手一挥,郡处普降甘霖。
这段行善的功绩,自然又算在了唐僧以及他的后台如来、还有乐善好施的玉帝头上。
只是神话世界里,这所谓的因果,细细想来,却实在不是滋味。
【四】
无独有偶,《西游记》凤仙郡故事,在小说《说岳全传》里,也似曾相识。
小说的开头,便有交代,那顽主皇帝宋徽宗因不敬天地,惹得玉帝大怒,便发念要给一个教训。于是,令神将赤须龙下界,降生女真国为金兀术,不惜生灵涂炭,也要扰乱宋室江山。
恰在同时,灵山如来开法坛讲法,席下有位叫做女士蝠的星官,大抵是吃坏了肚子,竟放了一个响屁。这下,场面可尴尬了。灵山护法神大鹏金翅明王(即《西游记》七十七回,被如来降服的大鹏精)见状,认为其对佛祖不敬,展开双翅落下来,望着女土蝠头上,这一嘴就啄死了。
好好一个讲法大会,却闹出了命案,如来可不能坐视不管啊。佛祖掐指一算,知赤须龙下界作乱,便谪大鹏下界投胎(也就是后来的岳飞),以护宋室江山。而其间,大鹏又将铁背虬王左眼啄伤。虬龙后投胎秦氏,即为秦桧,先前被啄死的女土蝠投胎王氏,嫁给秦桧。夫妻俩专门残害忠良,以报前仇。
如是,岳飞同金兀术的敌我之争,与秦桧、王氏的忠奸之争,在小说家眼里,转变成宿世的因果报应。而小说里的玉帝,为了泄愤或立威,不惜天下兵戈,所为实在令人唏嘘。至于如来,也不全是慈悲心肠使然,大抵也有在凡间塑造一个善意悯人佛祖形象的意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