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六扇门”,不是两年前热播的电视剧,也不是明朝的衙门,更不是京城老百姓调侃时说的“无价文物”,而是我家装修过程中废弃的六扇门。都说家里搞一次装修,人要蜕掉一层皮,装修伊始,我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前期的硬装还算顺利,没想到,进入最后的安装阶段,状况百出,我成了“救火队员”。似乎,这“门”总跟我们过不去。
先说一楼的门。为了少点烦恼,我们大多选择了知名的大牌,包括门。没想到,品牌门的设计师居然量错了尺寸。浩浩荡荡运来的门和门套,居然有一大半装不上。门套大了可以裁切,门高了宽了,却不能做“手术”。历经痛苦的交涉投诉,该知名品牌同意重新测量重新安装 。知名品牌粗糙的活计,让我不免担心起我家二楼的两扇异形门。
果然,两扇异形门给我们带来了“六扇门”。
我家二楼是个阁楼,阁楼有斜顶,所以,有两扇门不是规规矩矩的长方形,而是梯形。这一次,我们放弃了知名品牌 ,选了一家中等大小的木门厂家。测量小伙上门,门洞草图一画,尺寸一标,搞定。意料之中的是,门的尺寸果真又错了 ,送来的门太“胖”了。
这次的安装师傅是个老师傅,他索性自己动手,重新量门,画图纸,还特地关照业务员:因为门是梯形的,门套的拼接处,需要厂家算好角度。这家厂爽气,二话不说,答应重做,只是我们要花一些时间成本,静候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重做的门送来了,这次,门的胖瘦对了,门套依旧没有异形的角度,无法拼接。经我们好说歹说,安装师傅答应尝试现场磨角。磨角是个精细活,类似贴瓷砖时的倒角,难度比瓷砖倒角更大。师傅说,这种活,只在当学徒时做过。总算,花了一个下午,磨角,切割,门套终于装了进去。本以为难题解决,没想到,万里长征才迈出了第一步。尺寸是对了,装进去的门却不能开也不能关。安装师傅研究了半天,发现了症结所在:门的厚度有4厘米,正常的门套,边框都是直角,这个门套最上面的边框是锐角,所以没法关门。师傅叹了口气,说:“做这样的门,应该在厂里先搭好门套,试开试关,确定没问题了,再上油漆。”我们不甘心安装失败,只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终于又研究出一个方案:门最上面的一条边要打45度斜角。看来,这两扇门得再次重做。四扇做错的门堆在了家里。为了确保成功,爽气的业务员这次亲自上门画了图纸。因为生产木门的工厂远在重庆,鞭长莫及的我们,只能在接下来这一个月的等待时间里,三天两头请业务员转达“先在厂里试一下”的请求。
前几天,新做的门又送来了。安装师傅和我再次傻眼了。拆开包装后,这门依旧无法安装,原因和上次一样——厂里的工人没看图纸,把千叮咛万嘱咐的“试开试关”的请求当成了耳边风。
现在,六扇装不上的门堆在家中,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 ,期待第七第八扇门能顺利地装进门框。
装修是个体力活,累,不全在体力,而在脑力——要随时应付各种状况,随时成为救火队员。尽管累,装修也让我懂了很多常识,譬如这六扇门。我这个臭皮匠,也算是做了一回诸葛亮。
作者 王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