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脉粥样硬化有何危险?
动脉粥样硬化(有时也称为动脉硬化)是过多的胆固醇在循环系统内沉积于动脉壁的过程,逐渐形成称为斑块的脂质沉积。越来越多的胆固醇聚集在斑块内,引起动脉管腔狭窄,导致器官血液供应障碍。在心脏,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称为冠状动脉疾病,可引起胸痛症状,称为心绞痛。
如果斑块持续增大,或斑块局部血流紊乱,覆盖脂质内容物的斑块可能变得脆弱病可能破裂。发生这种情况时,斑块的内容物暴露于血液并可形成血凝块(一般称为血栓)。如果血栓在供应心脏的任何一支血管形成,就会导致阻塞,阻断远端心肌的血液供应,称为心肌缺血。这种情况可引起心肌细胞的损害,或心肌梗死,结局是心脏不能有效地泵出血液。心肌坏死也导致心脏严重的电紊乱或心律失常,有时可致命。
动脉粥样硬化还有些其它可能的不好结局。小腿的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周围动脉疾病(PAD),在行走时引起疼痛(称为间歇性跛行)。如果不及早识别和治疗,这种情况最终可演变为坏疽,并需要截肢。
如果供应大脑的血管阻塞,患者可经历短暂的神经症状(称为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通常会导致卒中。
相关的名词术语:
心绞痛:心脏不能得到局够的氧供(血液)时,发生的深在、难以准确定位的胸部或臂部痛。
斑块破裂:斑块完整性受损或斑块表面部分脱落,暴露出其下的脂质成份,可导致局部血液凝固,并阻塞包含斑块的动脉。
血凝块(血栓):血管内血液成份聚集,止血,或阻断动脉血流和静脉回流。
缺血:由于血管狭窄或阻塞,机体某部分血流减少。
心肌梗死:心肌细胞坏死。在严重病例,可导致猝死。
间歇性跛行:周围动脉疾病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引起腿或脚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短暂、可逆的神经症状。
卒中:也称为脑卒中,部分脑血流丧失,导致部分脑组织死亡,引起一种或更多功能丧失,包括肢体软弱、麻痹、感觉或协调功能丧失、语言功能或视觉障碍。
2. 脂蛋白如何引起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大家都知道油(或者脂肪)与水不能混和。机体主要由水构成。因此,必需的脂肪、特别是胆固醇,必需和蛋白质“包裹”在一起,被转运到机体所需要的地方。这种脂肪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叫脂蛋白,体内转运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脂蛋白是一个或多个位于“包裹”表面的蛋白质微粒(称为载脂蛋白)。在转运甘油三酯到脂肪组织以产生能量、转运胆固醇到组织形成细胞膜和生产激素、及移除动脉壁胆固醇以减少心脏病和卒中危险过程中,脂蛋白的作用非常重要。
沉积胆固醇在动脉壁细胞内、随时间推移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IDL)。随着含胆固醇的LDL、VLDL和IDL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也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是一种帮助从外周组织移除胆固醇的脂蛋白,因此,随HDL水平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降低。
所有脂蛋白都有一种独特的蛋白质在其表面,总称为载脂蛋白或者脱辅基蛋白。现已确定了10多种不同的载脂蛋白,临床上最重要的是载脂蛋白A和B。
载脂蛋白A(apo A)和HDL相关,这种脂蛋白有助于防止心脏病和中风。有几种apo A,但HDL主要成分的apo A,被命名为载脂蛋白A-I(apo A-I)。apo A-I从动脉壁移除胆固醇的功能最强(这就是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大多数健康中心都测量HDL,但一些专家最近建议测量apo A-I有助于更准确的危险分层。和HDL一样,apo A-I水平越高,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就越低。
载脂蛋白B(apo B)存在于除HDL外的所有脂蛋白表面,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有关。和apo A-I一样,一些专家认为测量apo B比测量LCL或非HDL胆固醇,更准确并更能预测健康风险。随apo B水平增加,心脏病和卒中的危险也增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国内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为常见。以下几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硬化。
1、病毒性肝炎:在我国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和丙型)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大部分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病毒的持续存在是演变为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从病毒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的病程,可短至数月,长达20-30年。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因酒精性肝病引起的肝硬化可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我国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占同期住院肝硬化总数10%左右。一般而言,每日摄入乙醇50克,10年以上者8% -15%可致肝硬化。
3、非酒精惟脂肪性肝炎:是仅次于上述二种病因的最为常见的肝硬化前期病变。病因有代谢异常综合征、空回肠分流术、药物、全胃肠外营养、营养不良。营养缺乏动物实验表明,饲喂缺乏胆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经过脂肪肝发展为肝硬化。
4、化学毒物或药物:某些化学毒物如砷、四氯化碳、黄磷等对肝长期作用可引起肝硬化。
5、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变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包括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糖原贮积病、酪氨酸代谢紊乱症等。
6、肝脏瘀血:见于慢性心功不全、肝静脉阻塞者,这些疾病会引起肝脏瘀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终致肝硬化。由心脏引起的肝硬化也称为心源性肝硬化。
7、寄生虫感染:血吸虫感染在我国南方多见,可导致血吸虫病,进一步引起肝脏纤维化导致肝硬化。人体感染华枝睾吸虫后治疗不及时可发生肝硬化。
8、免疫紊乱:自身免疫性肝炎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