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706阅读
  • 1回复

[纯水]来自固原的丝路珍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46
金币
3499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3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0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固原,地处宁夏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因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成为西北闻名的军事重镇,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之要冲。固原古有安定、原州之称,是关中通往中亚的咽喉要塞。北朝、隋唐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昌盛,贡使、商贾、僧侣络绎不绝、往来频繁,丝绸之路承载的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内涵在固原表现得尤为突出。固原出土的北魏漆棺画、鎏金银瓶、凸钉玻璃碗等中亚风格的文物,是当时文化交流与贸易繁荣的象征。这三件珍宝现藏于固原博物馆,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三件文物,感受丝绸之路在固原留下的风华。

北魏漆棺画

该漆棺画1981年出土于固原城郊雷祖庙村一处夫妇合葬墓中,时代为北魏太和年间(477年—499年)。

在男主人棺木上绘有精美的漆画,棺盖呈玉圭形,前宽后窄,边缘饰忍冬纹带,其间加饰飞鸟。正中上方左右有两座悬垂帷幔的房屋。左屋内榻上端坐一袖手盘腿的男子,两侧有女侍,榜题“东王父”;右屋内坐中年女子,面目清秀,榜题残缺,可能为“西王母”三字,右屋之外各立一侍从。屋顶正中各有一正面金翅鸟,昂首欲飞,其两侧绘有红色太阳及白色月亮。棺盖正中自顶而下绘有象征天河的金色长河,由水涡纹组成,翱翔的白鹤、游戏的鱼鸭等点缀其间。

棺前档漆画表现的是墓主人生前宴饮与生活的场景。屋内坐一中年男子,头戴高冠,身着窄袖圆领长袍,窄口裤,腰束带,足蹬尖头乌靴,是典型的鲜卑民族的装束。漆棺前档、两侧的宴饮图、孝悌故事画中都保留着夹领小袖的鲜卑人装束,说明墓主人可能是鲜卑族。墓主人右手执耳杯的小指翘起,左手握尘尾。手执尘尾的画面常见于同期绘画中,但身穿鲜卑服装而持尘尾者则少见,墓主人显示出一种高雅的贵族身份。屋外左右两侧立有男女侍从。其下两侧各有一忍冬图案。画面下部左右各有一菩萨形象,皆项光,硕耳戴环,颈佩璎珞,手臂着钏,侧身斜立。佛教中的形象与墓主人相联系画在一起的常见于唐代幡画,出现于葬具之上则只此一例。另外,图中出现的长颈瓶具有浓郁的西方色彩。

漆棺两侧的漆画分为上中下三栏。上栏是孝子故事画,中栏是联珠龟背甲纹和直棂窗套绘人物、动物的装饰性图案,下栏是狩猎图。上栏以横卷方式展开,画幅用火焰纹图案相间,每幅故事都有榜题,由数幅具有连续性的单幅画面构成了孝子连环画,主要表现蔡顺、丁兰、尹伯奇、郭巨、舜等孝子故事,其中以尹吉甫之子尹伯奇的故事最为少见,而舜的故事内容丰富,始于谋害舜,至舜父子和好,完整表现了故事的全过程。中栏构图精妙,画笔流畅,造型独特,翩翩起舞的人物造型不相雷同,奇禽怪兽的神态更是各具特色。下栏狩猎图,有数骑猎手自由驰骋,猛虎、野猪、鸟兽奔突往复,体态硕大的飞鸟穿翔山岳间,构图自由奔放,笔意灵活而传神,反映了当时生活在固原境内的鲜卑民族以“狩猎为业”的生活习俗。据研究,漆棺画表现了墓主人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的神仙思想。漆棺上的孝悌故事,已构成了后世连环画的雏形,是连环画最早的一例,在我国连环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漆棺画的整体构思周密严谨,虽内容庞杂,然疏密有致,色、线安排主次分明,绘画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人物及图案明显地表现出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时代特点,展示了传统样式与外来样式结合、儒家题材与佛教题材交融的新面貌。漆棺画所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这些因素,与接下来将要介绍的鎏金银瓶、凸钉玻璃碗等文物,都呈现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

鎏金银瓶

该瓶1983年出土于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中,李贤夫妇合葬的时间是北周天和四年(569年)。

鎏金银瓶通高37.5厘米,最大腹径12.8厘米,足台座高8厘米,重1.5公斤。银质,表面鎏金,环形单把,把手顶端铸一头戴贴发软冠、高鼻深目的人头像,其面向瓶口。口为鸭嘴状流。细长颈,上小下大,颈部有21条竖形凹槽,颈部与腹部相连处有一周13个凸起的圆珠组成的联珠纹。腹部圆鼓,上部小、下部逐渐加大后内收,与台座连接束腰处有10个凸起的圆珠组成的联珠纹一周。腹的上部有一周三角形的连瓣纹;中部打押出三组六个半浮雕人物图像,每组各有一对男女;下部剔刀浅刻一周线雕图案,似水波涡纹,水波中有怒目大耳的怪兽,相向追逐一条翻身跃起的鱼。高圈足台座,座的底部边缘有一周20个凸起的圆珠组成的联珠纹。

瓶的腹部半浮雕人物,系手工打押而成,工艺精湛,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三组六个人物,以瓶的把柄为界,从左至右分为三组,每组各有一对男女相对而立。

第一组,左侧女子面向右,头微低、侧身,右臂前伸,被男子握住手腕。长发呈波浪状,颔首下视,腼腆羞涩,身着披肩与长裙,足穿软靴。右侧为一青年男子,面朝左与女子相对,头戴圆形盔帽,身着披风,下身裸露,足穿半高筒皮靴。卷曲头发,圆眼高鼻,表情自然,右手两指平托女子下颚,身体粗壮有力,肌肉突起。

第二组,左侧为一侧身站立青年女子,波浪长发脑后打结,耳朵有坠饰,大眼高鼻,唇微合,表情安详,上身着圆领衫,无系扣,下身为贴身长裙,足穿软靴。右手持物,左手弯起将食指指向自己,似在诉说。右侧青年男子,头发梳至前额卷起,圆眼高鼻,右手持物,似乎在将物品送给女子。上身着圆领短袖衫,腰束带,下身穿短裙,足穿半高筒皮靴。

第三组,左侧男子头发梳直后四周卷起,束发带,直高鼻,眼大睁,唇用力闭合,神情严肃,似生气。上身着圆领短袖衫,下身着短裙,衣裳相连,腰间系带。右手执盾,左手前曲持短矛,足穿半高筒软皮靴。右侧为一青年女子,侧身诉说。头戴花冠,头发波浪状,大眼直鼻,嘴唇微合。右手向上曲起用食指指向自己,左手向上端着一尖顶盖小盒。上身着圆领紧身服,细腰,束带,下身着长裙,足穿软靴。

此瓶上的三组六个人物所反映的故事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即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帕里斯裁判”和“特洛伊战争”。故事虽然来源于希腊,却表现出了中世纪西方古典艺术对东方地区的渗透传播。它原本是波斯萨珊王朝贵族享用的酒具,应是一件具有萨珊风格的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的制品,是萨珊工匠模拟希腊图像的产物。其所表现出的希腊、罗马艺术风格特点,充分体现了希腊文化对世界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但瓶把上的胡人形象与波斯人形象又有别,属于中亚巴克特利亚人。这件鎏金银瓶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堪称艺术精品,在世界现存的萨珊系统银器中,无论其工艺水准,还是图案内容,都绝无仅有。它通过驰名的丝绸之路流入我国境内,在固原市北周李贤墓中出土,无疑是波斯萨珊系统的金银器在我国的重大发现,同时为证实丝绸之路的昌盛和文化交流的发达增添异彩。

凸钉玻璃碗

该玻璃碗亦于1983年出土于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深沟村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中。

凸钉玻璃碗高8厘米,口径9.5厘米,最大腹径9.8厘米,重245.6克。直口,矮圈足。内壁光洁,外壁饰以凸起的圆形装饰两周,上下错位排列。整器碧绿色,透明,内含小气泡,分布均匀。其工艺特征是使用烧吹技术制造,然后利用雕花技术进行腹部、底部凸饰及口缘的整形。这是典型的萨珊玻璃器皿,装饰有连续的圆形,与流行于萨珊时期的联珠纹一致,曾在帕提亚、萨珊时期的伊朗高原上一度很流行。该玻璃碗经科学检测为钠钙玻璃,类似的玻璃器在伊朗高原、我国的楼兰等地、朝鲜的庆州、日本的福冈冲之岛等处均有发现。但这件凸钉玻璃碗纪年明确,对确定同类制品的年代具有标尺作用。特别是其完整无损,风化层也少,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光泽色彩,这不仅在国内罕见,就是在国外也少有。

这些绚丽多彩的器物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见证了商业贸易在丝路东段北道上的辉煌,诉说着发生在固原的中西文明、南北文化交流、民族迁徙融合的故事,这些器物无疑是北朝丝路文化的瑰宝。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49865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09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30
这些东东还真的非常罕见的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