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从何处寻?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在微风里,飘来流水音。”宗白华先生的诗,把似乎高深遥远的诗意,放回了人间的烟火中。诗意,藏在生活的点滴细节里,每个人对诗意的理解也许不尽相同,但也正因为不同,才使得诗意对每个人有了更为独特的意义,深圳卫视9月14日首播的《诗意中国》则通过对中华文化的探寻,带领观众触摸隐藏在身边的诗情意趣,汲取中国诗意文化的知识养分。
节目开篇即有诗意,一曲苍劲有力的弦乐打开高山流水般的意境,诗歌朗诵随着乐曲流淌。
文化类节目最注重的是知识和信息的准确与严谨,在这方面《诗意中国》从筹划初期到录制过程都注重做好功课,确保节目内容的精准。
据介绍,早在策划阶段,节目组就聘请了包括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准、新华社高级编辑陈小波、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国乐艺术家方锦龙、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等专家担任节目顾问,力求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同时产生积极的教育意义。在节目制作期间,节目组也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高级工程师王亚蓉作为服装顾问,把关现场演绎相关的服饰朝代及形制。同时邀请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郦波担任“诗意团”成员,负责内容的把关和输出。此外,栏目组成员也不断充实自我,提升个人文化知识储备:“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
节目组的高标准严要求,保证了呈现在镜头前的内容是经得起推敲的。节目首播当晚,微博上就有身为妈妈的网友评论称:“这是一档愿意让孩子花时间来看的节目,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诗意中国》创新节目形式,摒弃了单纯的问答形式,采用情景复刻表演的形式,来展示问题的选项。如首期节目方锦龙为礼乐之雅出题:以下哪一项符合抚琴之礼,A观雨兴起,焚香抚琴;B江中行舟,对饮抚琴。便由演员现场演绎,于微雨中焚香抚琴的画面,以及船行江中,两人对饮抚琴的场景。
这样的情景化展示,不仅令观众可以更直观思考问题选项,加深观众的印象以及对传统文化各渊源、典故的形象化理解,在跟随节目中嘉宾们解开一个个线索的同时,观众对最终的复刻盛景的期待也愈加浓烈。
《诗意中国》以诗歌立足,但除了诗歌本身,节目中还拓展了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比如开场的配乐诗朗诵、中国古乐器贾湖骨笛和玉笙的演奏、古典舞蹈的教与学、古风音乐的探讨,以及民族乐器的合奏……
参与的观众则可在嘉宾和主持人的交流中,在推理的过程中,不断拾取传统文化的意趣。同时能够在短短几十分钟时间里,快速汲取到各类文化的知识点,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尽管《诗意中国》想要传达的是中华千年的诗意文化,但节目本身并不曲高和寡,也非高高在上。早在节目筹备阶段,清东陵博物馆副馆长、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寅就建议《诗意中国》,“要牵手大众,走向大众,不能是高高在上的,要植根于泥土,植根于大众,同时应在雅俗共赏中传播文化,传承文化”。所以目前观众看到的《诗意中国》在以一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将内容输出给观众,同时做到学以致用。
没有晦涩难懂的古文,没有长篇累牍的科普,《诗意中国》在语言表达上更贴近当代人审美习惯和语言表达。
在原创的节目模式之外,节目对生活的诗意内容的挖掘也有创新,比如节目展现古人的生活方式,其中不乏颇有想象力的创造,节目在展现古人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为观众打开了想象的空间,“原来古人的生活这般诗意”。这些都激发人们在生活中保留一颗开放的心,去开发和探索更好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承袭古人,敢于、乐于将自己的文化展现出来,也是近年来国人逐渐对自身文化更加认可的一种表现,这也正是文化越来越自信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