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08阅读
  • 0回复

从全球股市大跌到董事长辞职潮,A股苦日子还有多久结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49750
金币
104983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3
自今年1月底以来,全球股市的分化明显加剧,但以往全球股市单边上涨的行情却发生了明显的拐点。实际上,在今年美股市场创出历史新高之际,新兴市场股市却多以逆势下跌的走势为主,而当美股市场出现接连下跌的表现时,却进一步加剧了新兴市场股市的调整压力,其中作为新兴市场股市代表的A股、港股,今年以来的表现比较疲软,全年累计最大跌幅还是非常明显的。
2018年,虽然在全球范围内仍未上演金融危机的风波,但全球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却显著增加。其中,以A股市场为例,在近期股市非理性下跌之前,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内已经出现了逾50%的累计跌幅,市场的估值水平也再度遭到了快速地压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全球股市分化加剧,尤其是以A股市场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股市出现显著下跌的走势时,却发生了一系列的有趣现象,例如A股市场股权质押平仓风险再度升温、A股上市公司董事长开启了辞职潮、熊市环境下IPO发行常态化依旧未有暂缓的迹象等。
其中,以上市公司董事长开启辞职潮的现象分析,今年以来已经有三百多位上市公司董事长发生了辞职的问题。实际上,纵观A股市场的历史发展状况,上市公司董事长辞职现象时有发生,但谈及董事长的辞职密集程度,恐怕今年以来的辞职需求最为旺盛。
不过,对于董事长辞职的问题,本身并非一个简单的现象,而其背后的问题,更值得思考。但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辞职,往往建立在股市非理性下跌的基础之上,而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辞职现象,恐怕也是一种被动、无奈的选择。
上市公司核心管理者的更替,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会构成或多或少的影响。有的上市公司,会因更换了一位更具智慧的董事长或核心管理者,而促使经营状况逐渐好转起来。但是,对于不少上市公司而言,前任董事长或实控人留下了一大堆烂摊子给到下一任核心管理者收拾,恐怕这也给了上市公司的后续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少的阻力。
实际上,对于上市公司董事长密集辞职的现象,既有上市公司经营不善的因素,而董事长主动请辞,也无力承担公司的重压,急需要交给下一位有实力的接盘者接盘,同时又会存在因股权质押平仓问题,而导致大股东、实控人产生了不少的压力,而期间又不排除存在部分核心管理者借助股权质押强行平仓压力,而通过辞职变相缩短减持套现的时间,而后锁定利润后把剩下来的烂摊子留给下一位接任者处理。
事实上,除了个别上市公司董事长比较特殊的个人原因宣布辞职外,不少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辞职原因,还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许,这是当前上市公司经营压力骤增、股票运作难度大增的真实写照。不过,在面对困局之际,部分上市公司董事长还是选择了辞职,甚至借助股权质押强行平仓或其余各种各样的理由辞职,这恐怕也会有着一定的利益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在高速IPO环境下,结合A股市场新股不败的现象,加上信息披露不对称、持股成本不对称的大环境,实际上也造成了股市局部造富的效应。然而,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企业上市的诱惑力巨大,而上市之后,不少上市公司则是千方百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圈钱,更有甚者尽快完成套现减持的目的,这已然扭曲了股票市场鼓励企业发行上市的初衷目的,而接连不断的减持潮、抛售潮,则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A股市场的苦日子时间,且加剧了近年来A股市场牛短熊长格局的压力。
由此可见,在股市重融资定位背景下,股市局部造富效应往往容易扭曲上市公司的发展初心,而市场的规则与制度,仍需要给企业上市以及后续再融资、减持等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规范与引导。如果短时间内很难处理好这一问题,IPO发行速度理应降下来、慢下来,等待规则充分完善后,再行恢复原有的发行常态化。否则,这对于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还是具有长期性、持久性,而A股的苦日子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
1条评分金币+8
xhxhxh 金币 +8 - 2018-11-07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