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
渐渐临近
八月十五月儿圆
中秋月饼香又甜
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
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
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名称的由来,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盂县人食饼子的历史有文字记载始于唐代。唐朝时皇族宗亲李通玄在东方山盂县居住12载著述《华严经》,常往返于铜颖乡楼里村(现在的南娄镇)、双鹤山、大贤、南寺、冠盖、小寨子村一带,据传每日早餐喜食红枣10颗和柏叶精制加工而成的食饼,这种食饼和红枣早餐食用可延年益寿。后传入盂县民间。据盂县文化馆馆长、民协副主席郭秋彦撰写的《盂县桃仁月饼项目简介》称,“盂县月饼是在宋元时期由军中传入民间,中原地区传入盂县,由饼子演变成本土月饼的。””盂县人在外行军,即把中原地区的圆饼子技艺带回,运用盂县本土的原材料加外来的制作工艺,居然烤制出不同味道,更好更香的饼子。“盂县桃仁月饼(也称笨月饼),桃仁月饼分油月饼、搽酥月饼、望月月饼三种。做制这些月饼的关键技术也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故此
中秋佳节
月饼从未离席
或许它所承托的意义早已超越了
能果腹的“食物”概念
月饼,特别是对于老一辈来说
不仅仅是一种味道
还是一种必备的仪式
走亲访友的上乘礼品
不同的时代做就不同的月饼
如今的月饼种类繁多,包装精致
但难已找回童年的那种味道
无论时光如何变迁
最难忘怀的还是记忆中的盂县传统月饼
(阳泉市级非遗传承人盂县张大虎月饼)
童年时记忆中的月饼包装简单
吃起来香甜可口,味美无穷
不由得又会想起中秋佳节吃月饼的往事
家人团圆
其乐融融的场景
如今市面上越来越多
包装精美、寓意丰富的中秋月饼礼盒
价格惊爆的港式月饼
如果买来孝敬爹娘
收获的却是他们多时的碎碎念
在爹娘的眼里
只有咱盂县本地的笨月饼
才是最上乘的美味佳肴
(此图源自网络)
没有华丽的外衣
却有着实打实的内涵
不会出现在中秋豪礼的清单中
却是盂县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或许这样一块平凡的月饼
才是我们心里念念不忘的
家乡的味道
团圆的味道
在盂县
临近中秋
人们开始自备月饼食材
托亲靠友
找寻会做盂县传统月饼的师傅
加工盂县传统味儿的
盂县月饼
他是一位60年代的复转军人
他从部队转业回乡
成为了那时的国营付食加工厂的老面点师傅
今已古稀有五
他叫任怀志
盂县秀水镇秦村人
从他退休之后
领着家人就开始了在年年的中秋节前
在自家的农家小院
开始了为亲朋好友做制
盂县传统月饼的活儿
这是地道的盂县传统月饼
以醇香浓郁的胡麻油
和天然无污染的盂县秀水深井水结合
涂抹上土法练制的瓜粞
用传统的土烤炉而成
作为一个地道的盂县人
对于手工制作月饼总有一种情结
更有一种敬畏
传统配比的馅料
和面、压制脱模、入炉烤制
高温下
凭富有的烤制经验
一盘盘的酥香美味渐渐出炉
盂县人祖祖辈辈坚持手工制作月饼
制作师运用朴实无华的双手
通过传统手工工艺
让月饼变得更具盂县味道!
每个吃盂县月饼的人都会瞬间记住这种盂县人称的笨月饼
香酥可口,回味无穷的盂县月饼
在盂县人心里依旧是送人最好的佳品
从千年前到现在
传统在历史洪河中被渐渐淡忘
不变的是,记忆中的盂县传统的老味道
始终勾人心肠
在这个带爱归家的月圆时节
给家人一份特别的惊喜
用乡情做成的饼
是全天下最好吃的饼
一块饼
承载着千家万户团圆幸福的希望
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