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总是肚子胀气、常打嗝、一天都没有食欲、反酸,做了胃镜、肠镜却一切正常,那是不是“真”的有病?患者没有溃疡、肿瘤,但是就是有吃完饭肚子胀、吃一点就胀、肚子不舒服、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而且至少持续 6 个月以上……
指导专家
陈培琼
副教授 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消化科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3级公共营养师,广东省肝病学会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委员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在中山大学学习公共营养学,并通过全国公共营养师资格考试,取得3级公共营养师资格证;在广东省中医院临床第一线工作三十年,长期从事消化肝病的临床和教学工作,善于运用中医理论结合岭南气候和不同人的体质特点进行综合调治,擅用经方,重视医养结合,中医心理调治,根据岭南人阳浮阴闭,元气不固的特点,注重寒温并用,补泻兼施。
擅长领域:
消化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各种肝胆胃肠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如肝硬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胆石症、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胰腺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便秘、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亚健康人群的调治、代谢综合征等,以及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恢复调治。
胃肠不好其实是消化不良的一种体现
消化不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质性消化不良两种。
01 功能性消化不良实际是什么病症?
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等,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可分为持续性、间歇性或复发性。
02 为什么会产生胀气、打嗝等情况?
西医方面: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由于运动少、睡眠不足、进食不规律或偏食甜食和产气食物、压力大,引起胃十二指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胃酸、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亦有参与。胃排空延迟和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对机械扩张表现为高敏感反应,导致餐后上腹痛、嗳气、恶心、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方面:脾胃为气机升降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肝主疏泄,脾胃的升降有赖于肝的疏泄,各种因素损伤脾胃,或情志不调,影响脾胃升降功能,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出现胀气、打嗝、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饮食伤胃
饮食过量、过时生冷寒凉、肥甘厚腻、辛辣燥热、饥饱失常、进食无规律,饥饱不匀等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情志不畅
抑郁恼怒、忧思多虑,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弱肝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
劳倦熬夜或久病
致脾胃受损,中焦虚寒,影响胃的受纳、通降和脾的运化
胃肠动力减弱会有何弊端?
胃排空减慢,对扩张的敏感度增加并抑制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从而出现餐后上腹痛、饱胀、早饱、嗳气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
01 症状
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及早饱,也包括上腹部胀气、嗳气、恶心和呕吐,症状可反复,也可相当一段时间内无症状,可以某一症状为主;也可多个症状叠加出现
02 相关检查手段
包括血常规、血生物化学、粪便隐血、上腹部超声、结肠镜、上腹部CT 或MRI检查;在寄生虫感染流行区域,建议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测;对经验性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行幽门螺旋杆菌(Hp) 检查
03 治疗方法: 中医药治疗优势明显
西医:抑酸、促动力、消化酶、根除幽门螺杆菌、精神心理治疗(抗焦虑抑郁)
04 日常注意事项
饮食有节:调整饮食结构和习惯
饮食宜定时、适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药物,不吃辛辣、肥腻冷硬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烟、酒、奶茶、饮料和非甾体抗炎药;对早饱、餐后腹胀明显者,建议低脂肪及少食多餐;少吃会导致或加重消化不良症状的食物如粗粮、高脂饮食、甜食和产气食物等;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改善生活方式
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适当运动(和于术数)
每天坚持,如散步、慢跑、跳舞、太极等;
恬淡虚无,以调摄精神:保持心情顺畅
培养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唱歌等娱乐活动以舒缓压力;
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需
注意哪些方面
01 重视警报症状
年龄>40岁,消瘦、黑便、进行性吞咽困难,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初诊患者应及时做消化道内镜的检查,以排除消化道恶性疾病;
02 注意排除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
如有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肝胆恶性肿瘤、寄生虫感染、慢性胰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或)减退、慢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和部分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等,均可能出现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似的症状;
03 Hp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检测时机
Hp在上消化道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在欧美国家消化不良及的我国共识意见中,Hp的检测置于经验性治疗无效之后;
04 消化道内镜检查的作用
在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作用,对于初诊患者来说,是必行的检查之一,尤其是有警报症状和年龄>40岁的初诊患者;
05 胃感觉运动功能检测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评估中作用有限,不推荐为常规检查,应及时进行内镜检查;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
01 注意引起消化不良的慢性病
慢性病如慢性心衰、慢阻肺、帕金森等,以及对症使用的药物也要注意。老年人常用药物多,如心脑血管药、降糖药、止痛药等;
02 注意排除消化道肿瘤
做内镜、腹部影像学如B超或CT、血生化学及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查;
03 治疗方面
关于促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国外有报道导致猝死及严重心律失常,60岁以上应控制疗程,剂量不超过30mg/天,建议仅用于缓解恶心与呕吐症状;抑酸剂方面,泮托拉唑与雷贝拉唑与老年人常用药之间相互作用减少,宜优先选用;适当加用消化酶及微生态制剂。
04 培养兴趣,调畅情志
培养兴趣、多动手,多参加户外活动,调畅情志;
05 老年人的饮食调整尤为关键
掌握度和三餐的分配,给胃肠减负。
中医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
有哪些优势?
01 中医辨证治疗
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或缓解上腹部胀满、疼痛、早饱、嗳气等症状,并有助于改善睡眠和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
02 配合针刺、艾灸、药物敷贴等外治法
配合针刺、艾灸、药物敷贴等外治法,有助于缓解症状;
03 简便有效的中成药
藿香正气丸、胃苏颗粒、香砂六君丸、香砂养胃丸、枳实宽中胶囊、四磨汤、气滞胃痛胶囊等;
04 药膳
有一定的帮助,但不能长期将药物当食物来吃。
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根治吗?
本病是功能性疾病,通过规则的治疗和自身的调节,绝大部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可以缓解的,但不能某些像器质性病变一样能通过手术等手段进行根治。往往容易因工作繁忙、生活无规律、饮食不节、精神紧张、忧思多虑等因素而诱发。
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不能单纯依赖药物,自身的调节尤其重要。
经典病例
案例1
65岁的王女士,反复上腹部胀闷痛半年,进食后明显,常嗳气,时反酸,曾作胃镜提示“慢性胃窦炎”,肠镜未见异常,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其他生化检查除了胆固醇偏高外,均未见明显异常。
追问病史,原来王女士平时不喜欢运动,听说五谷杂粮对身体好,每天早餐都吃五谷杂粮,每天晚上煲好汤,煮好丰盛的菜肴等儿女下班一起吃,剩饭菜不舍得倒,统统包揽,人逐渐变胖,半年前开始出现上述症状。
由于餐后饱胀明显,王女士认为吃鱼、肉难消化,干脆少吃,甚至不吃,改吃瓜菜及一些菇类,别人告诉她猴头菇对胃好,就经常拿来煲汤喝,但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后来到药店买吗丁啉等服用,但疗效不佳,整天忧心忡忡,遂来诊。
诊 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脾胃虚弱,气机郁滞,予中医辨证治疗,用香砂六君汤加行气消滞中药,并对其饮食和日常生活进行指导,调理8周后,症状完全缓解。
案例2
周某,男 ,28岁,从事IT工作,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基本上是凌晨1点左右睡觉,平时饮食无规律,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吃快餐,喜欢喝奶茶、咖啡及可乐等饮料,基本上不运动。
去年中旬开始反复出现上腹部胀痛,时见胸闷,嗳气频频,时见反酸,餐后尤其明显,早上起床后时见恶心欲吐。曾作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单位体检B超未见异常,肝功、血糖等生化检查未见异常。间中到医院拿些吗丁啉、奥美拉唑、达喜等药治疗,但疗效不明显。来诊时,见其面色灰暗,舌质淤暗,舌苔微黄厚,大便2-3天一次。
诊 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气滞湿阻化热,予清热祛湿,行气导滞治疗,并嘱其早睡,戒掉饮料,加强运动如:慢跑、单杠、俯卧撑、扩胸运动等,经过2月的调理,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