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318653
-
- 注册时间2007-11-10
- 最后登录2023-03-01
- 在线时间5047小时
-
- 发帖49668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金币104983
- 道行1736
- 原创6
- 奖券1120
- 斑龄51
- 道券557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318653
- 发帖
- 49668
- 金币
- 104983
- 道行
- 1736
- 原创
- 6
- 奖券
- 1120
- 斑龄
- 51
- 道券
- 557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
今年,流感已在人间活跃了整整100年。6月30日的《柳叶刀》里,西班牙流感被称为“流行病之母”。那幅《呐喊》你一定看过,但你不知道的是,作者爱德华·蒙克还画过一幅《患西班牙流感后的自画像》,画中病态的面孔、扭曲的表情,都流露出他对流感的惊恐。爱德华·蒙克《患西班牙流感后的自画像》让我们穿越回100年前。从1918年春,到第二年冬,短短11个月,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杀死了至少5千万人,是一战死亡人数的5倍,比艾滋病至今的死亡总数高1千万。这次大流行给人类留下的阴影,不亚于黑死病。此后100年里,流感以各种变体卷土重来。从H5N1到H7N9,从禽流感到猪流感,尽管医学界对流感的预防、治疗取得了飞速进展,但我们仍深受其摆布。今天,就让我们从致病率、病因、诊断、治疗、高危人群、疫苗等方面,重新审视这种百年老病。致病率、致死率有多高?1.100年前:三分之一的命中率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致病率在整个疾病史上都无与伦比——全世界约三分之一人,也就是5亿人感染,死亡率高达2.5%,比预计死亡数高5-20倍。1918年美国堪萨斯州陆军的紧急医院病房(来源:US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Science Photo Library)2.今天:急剧降低现代流感的致死率急剧下降,感染后死亡率通常低于0.1%。但时至今日,1,000名感染者中仍有约1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估算了2010年以来,流感每年造成的疾病负担(如下图)。2017-2018年的爆发期,美国流感疑似病例数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峰。美国流感疾病负担(来源:CDC)病因:被“冤枉”的流感嗜血杆菌1.100年前:抓错凶手流感嗜血杆菌与发现者(来源:CDC)1918年以前,流感又被称为“三日热”,因为病情较轻并不受人们重视。1892年,细菌学家理查德·费佛(Richard Pfeiffer)从流感样本中分离出一株细菌,命名为流感杆菌(后命名为流感嗜血杆菌),之后医生广泛认为它就是流感的病原体。1918年流感爆发,这个误解浪费了医生们的宝贵时间,大家忙着区分主次病原体、研发抗毒血清、疫苗。但病因都搞错了,怎么努力都是白费。2.今天:瞄准呼吸道的病毒今天我们已经搞明白,西班牙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的亚型引起,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病情轻重不一、可危及生命的呼吸道传染病。顾名思义,流感一般由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症状在感染后2天内发生(潜伏期可长达4天),包括咽痛、发热、乏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头痛、肌痛及心动过速等。来源:WikimediaCommons我们还知道,流感的某些致命菌株会呈周期性出现,其中一些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病,如禽流感。2017-2018年严重流感爆发中的主要菌株,就是甲型H3N2病毒。诊断:独具慧眼,也难识流感1.100年前:误诊率颇高因为医学知识有限,过去的流感诊断多“凭感觉”,也就是依赖于标准模糊的临床观察,包括发热、寒战、乏力、呕吐、呼吸困难、周身疼痛、头痛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出血、发绀、精神症状。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因为症状的相似,流感常常被误诊为登革热、疟疾、霍乱、痢疾、伤寒,这也不难理解,在当时医生的头脑中,流感症状不会这么严重。2.今天:“观察+检测”双管齐下今天,如果你在流感爆发季去急诊,可能会被导诊到“发热门诊”,做咽拭子排除流感。是的,如今你熟悉的流感诊断,已“进化”为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如快速流感诊断、快速分子检测),用咽喉、鼻腔或鼻咽样本进行病毒培养可用来确诊流感。来源:Alamy目前的流感诊断更倾向于高特异性,所以敏感性必然受一定影响,因为菌株的不同,可能出现假阴性,此外快速检测的成人识别率也不及儿童。治疗:从爱莫能助,到有的放矢1.100年前:医生爱莫能助1918年,我们的前辈医生们想尽各种办法,几乎是“百试百不灵”——拔罐、导泻、放血、心脏兴奋剂以及更稀奇古怪的方法。绝望的患者也病急乱投医,用樟脑丸、大蒜、消毒液漱口等各种“自欺欺人”的方法自救。来源:美国国家档案馆阿司匹林、吸氧、吗啡可以缓解一部分流感带来的痛苦,但医生还是得眼睁睁看着,无数年轻人死去。美国病理学家威廉·韦尔奇(William Welch)曾表示,大流行“将成为医学界永恒的阴影。”2.今天:药物有的放矢20世纪60年代中期,抗病毒药物横空出世。系统性回顾显示,神经酰胺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流感住院患者的死亡率,并可将症状持续时间控制在1天以内。来源:ScienceSource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均可有效减少流感流感继发症状、预防传播,症状发作后2天内使用效果最好,并可预防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谁是死神偏爱的“高危患者”?1.100年前:两头+中间我们习惯认为,老年和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但100年前,西班牙流感的死亡者中近半数是 20-40岁的青壮年男女。而且15-34岁人群中,肺炎和流感死亡率也比以前高20倍以上。下图是“流感死亡曲线”,你可以看出,1911-1917年呈U型,也就是死亡高危人群为儿童和老年;但到了1918年,就变成了W型,青壮年也成了死神“钟爱”的对象。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2.今天:感染不分年龄,死神独爱老人现在确认,流感感染的高危因素包括:➤<5岁儿童(尤其是<2岁儿童)➤>65岁成人➤妊娠期妇女(及产后2周内产妇)➤长期慢性病患者(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身心障碍等)➤免疫缺陷人群值得注意的是,2015-2016年爆发期,美国流感感染者中老年人占比不足10%,但在肺炎或流感死亡人群中,老年患者占比超过了60%。传播:不止是痰,还有飞沫1.100年前:吐痰是重罪囿于对病因的认识,医生们只知道流感在3-6天潜伏期后,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可能因为摸鼻子、摸嘴巴,将病毒传播到手上,再经过手传播给别人。来源:坦普尔大学图书馆拥挤时,疾病的传播更加迅速,当时的军营、流浪汉收容所,都成了流感的大本营。街上到处贴满了“Spit Spread Death”的告示,警醒百姓流感病人随地吐痰,就可能传染给别人,吐痰者被捉到,会被逮捕或罚款。2.今天:飞沫传播普遍观点认为,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时,飞沫可溅至6英尺(约1.8米)之远,病毒就此传播开。所以从小妈妈和老师就教导我们,感冒了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口鼻,还要勤洗手,这不止是礼貌,还有科学依据。预防及疫苗:来者可追1.100年前:全民出动因为治疗极困难,人们对“预防”特别上心,也意识到避免接触感染者,是预防的唯一途径。所以人群聚集的公众集,都被叫停。人们为了避免喝水时传染上病,也开始钟情此前受冷落的一次性纸杯。政府还强制分发口罩,但那种纱布口罩,对预防病毒病几乎没什么用。来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918年,疫苗的概念已被科学界接受,但前面也说了,因为对病原体的误解,流感疫苗的研发走了不少弯路。科学家们只盯着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却从没想过,元凶其实是病毒。因此研发出的所谓“疫苗”,都名不副实。2.今天:通用疫苗?今天我们对流感的日常预防措施,和100年前差不多:避免接触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遮住口鼻、勤洗手、戴口罩。1933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甲型流感病毒,二战结束时,二价流感疫苗已被用于预防美国军队的流感,并开始在公众中接种。 我们知道流感之所以难根除,是因为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抗原突变。如今的疫苗的组合成分,会根据当下“流行”的毒株类型进行调整。而每年接种一次疫苗,仍然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我们都想一劳永逸,“懒惰”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原动力。想象一下,如果你接种一次疫苗,就能终身远离流感,这就是科学家正忙着做的——研发一种流感“通用疫苗”,单剂量接种一次,就能对所有病毒变体免疫。什么时候能实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