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2046阅读
  • 1回复

[纯水]言有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741
金币
3260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63
斑龄
191
道券
1012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5-01-0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7-02
— 本帖被 xian209 执行加亮操作(2023-06-07) —
文章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排序须讲求原则,绝不能随意为之。《诗经·烝民》中提出“有物有则”的主张;《周易》在强调“言有物”的同时,也强调“言有序”;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方苞论文极为重视“义法”,认为“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对“言有序”的重视,促使古人对文章谋篇布局进行了深入思考。如元代杨载曾说:“律诗要法:起、承、转、合。”乔梦符认为乐府章法,就是“凤头”“猪肚”“豹尾”六字诀。这些观点切中肯綮,流传广泛而影响深远。清人陈骙在《文则》中说:“文有上下相接,若继踵然,其体有三:其一曰叙积小至大”“其二曰叙由精及粗”“其三曰叙自流及原”。其实,“体有万殊,物无一量”“随变适会,莫见定准”,“言有序”的原则多种多样,远非陈骙列举的几种所能概括。可以说,所有现存的文学作品中或隐或显都贯穿了“言有序”的原则,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后人对此并不能体认和欣赏而已。

  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春秋》辨理,一字见义,五石六鹢,以详备成文;雉门两观,以先后显旨。”《春秋·僖公十六年》记载:“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公羊传》解释道:“曷为先言陨而后言石?陨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按照《公羊传》的解释,“五石六鹢”是按照人们认知的逻辑书写的。《春秋·定公二年》记载:“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雉门,是鲁国宫殿的南门;两观,是宫门前两边的望楼。《公羊传》解释说:“其言雉门及两观灾何?两观微也。然则曷为不言雉门灾及两观,主灾者两观也。时灾者两观,则曷为后言之?不以微及大也。”按照《公羊传》的解释,“雉门两观”蕴含着由主及次的顺序。刘勰认为《春秋》对“五石六鹢”和“雉门两观”的言说秩序,是有原因也是有深意的,所以肯定其“婉章志晦,谅以邃矣。”

  《诗经·泉水》中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清代学者劳孝舆在《春秋诗话》中从“言有序”的角度解释道:“诸姑、伯姊,从来谓诗偶然趁韵耳,一经搜剔,便有至理,解人当作如是观。”劳孝舆所谓的“至理”,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卑不逾尊,幼不加长。当然,劳孝舆的观点也是檃栝自《左传》。《左传》中说:“《诗》曰:‘问我诸姑,遂及伯姊。’君子曰礼,谓其姊亲而先姑也。”先问候姑母再与姐姐打招呼,是因为姐姐虽亲但姑母却是长辈,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按照这样的秩序组织词令才算合乎礼法。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一词中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按照逻辑顺序,应该是抒情主人公见雁在先,联想到鸿雁传书在后。而这首词却颠倒过来,先写抒情主人公对鸿雁传书的期盼,再写见雁,最后写所处的见雁环境。句子这样排序,虽然不合物理逻辑,但却是对情感律令的尊崇。这首词以这样的序列组织句子,充分凸显了抒情主人公在潜意识中对丈夫书信的渴盼,对丈夫一日三秋的思念,也有抒情主人公与丈夫伉俪情深的意味。

  “设情有宅,置言有位”,“言有序”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有鉴于此,“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在线至尊狼王

UID: 74095

精华: 47
职务: 山庄贵宾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809428
金币
49831
道行
19085
原创
288
奖券
12490
斑龄
0
道券
1292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62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15
最后登录: 2025-01-08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7-02
现在的人写东东没这些讲究的了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