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介绍
黄芩有清热祛湿的效果,著名医家李时珍对其倍加推崇。而夏季最常见的脾胃问题正是脾胃湿热,脾胃湿热与多种夏季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联系紧密。
性味功效
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主治热病温病发热,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血热吐衄,以及疮疡疖肿,胎动不安等。
传统应用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
①黄芩汤(《伤寒论》):黄芩、芍药、甘草、大枣,治疗太阳少阳合病,下利;
②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黄芩、滑石、蔻仁、通草、猪苓、茯苓、大腹皮,治疗湿温身热;
③黄芩泻肺汤(《张氏医通》):黄芩、连翘、大黄、山栀、杏仁、枳壳、桔梗、薄荷、甘草,治疗肺热咳嗽。
黄芩古代常用于外感发热。温病发热,痢疾,及肺、肝胆、胃肠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黄芩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泻心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多清热解毒名方中都有使用。
主要成分
主要含黄酮类黄芩素等成分。
1、黄酮类:黄芩含黄酮类成分,计有40种黄酮。主要有黄芩苷及其苷元黄芩素;尚有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白杨素、千层纸素A、千层纸素A一7―0一葡萄糖醛酸苷、二氢黄芩苷、5,8一二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等。
2、其他:黄芩还含β-谷甾醇、苯甲酸、氨基酸等。
临床应用
1、治疗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感染、肺间质炎等各种呼吸道疾病。也能用于肺结核病。
2、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3、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4、治疗急慢性肝炎、肝病,转氨酶、胆红素升高,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也用于免疫性肝病。
5、治疗各种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结缔组织病。
6、治疗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紫癜。
7、临床还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炎、及皮肤、眼睛的各种炎症。
8、黄芩炭治疗各种出血。黄芩传统用于妊娠恶阻和保胎,也为现代临床所常用。
剂量用法
药典剂量:3~9g。
临床常用剂量:3~12g。
大剂量:15~30g。
使用方法:水煎服,外敷。
药理作用
(一)抗炎、抗过敏、抗变态反应、保护骨质
黄芩苷、黄芩素对关节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黄芩素对类风湿关节炎、γ-球蛋白变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D-青霉胺相似;对关节炎继发性骨损害有保护作用,能抑制骨质的退化和破坏。
黄芩对各型变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对l型变态反应作用最强,能抑制肥大细胞酶激活系统对过敏介质SRS-A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了过敏反应。其 有效成分为黄芩素、黄芩苷和其他黄酮类成分。因而黄芩对动物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或缓解作用,并且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二)解热、解毒和抗病原体
本品对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降温作用。
黄芩黄酮类成分具有显著的广谱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无明显的抗菌作用,或者是有较弱的抗菌作用。
本品有解毒作用,与所含的葡萄糖醛酸有关。
(三)利胆、保肝和降脂
本品可促进家兔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有显著的保肝作用。黄芩黄酮能使动物血清中升高的转氨酶ALT、AST显著下降。
黄 芩新素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肝内甘油三酯,并能抑制葡萄糖向脂肪转化。汉黄芩素能显著降低肝内和血清甘油三酯,并能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 白。汉黄芩素、黄芩素、黄芩苷还能显著降低血清γ-GT、AlT、AST、TG、Tch。黄芩苷、黄芩素还能抑制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
(四)镇静、降压、解痉、利尿、抗凝
本品能加强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而有镇静功效。
本品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直接扩张血管而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对肾性高血压犬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本品煎剂对肠痉挛有解痉作用。其有效成分为汉黄芩素,而黄芩素无效。
有利尿功效。
黄芩黄酮有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能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而有抗凝血作用。
(五)抗氧化、抗白内障、抗癌
本品尚有显著的抗氧化,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
对实验性白内障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醛糖还原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其煎剂灌服半乳糖性白内障大鼠,可明显延缓、减轻白内障的形成,能使一半动物晶状体保持透明。
本品乙醚提物对L1210有细胞毒作用。其所含白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
(六)体内过程
大鼠灌服黄芩素和黄芩苷,于血中可查得多种代谢产物。灌服黄芩素血中代谢产物可维持长时问高浓度。黄芩苷出现血药高峰较黄芩素为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