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异名
低密(《纲目》),乌犀角(《证治准绳》),香犀角(《现代实用中药》)。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的影响:煎剂对正常及衰弱的离体蟾蜍、兔心脏及蟾蜍在位心脏均有强心作用。犀角对犬、家兔的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转续上升,此种血压的变化可能由于心脏和血管的综合作用。对蟾蜍下肢灌流先表现短暂的收缩而后扩张。
2、解热:与广角对大肠肝菌发热之家兔疵解热作用,
3、其他:本品及牛或羊角、猪蹄爪煎剂对离体兔肠有兴奋用。对家兔白细胞总数在减少后急剧上升。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4、从离体心脏、肠管、兔血压、解热、血象、抑菌初步试验结果,有人认为牛角及猪蹄爪甲与犀角的作用基本相似。另谓犀角以生理盐水浸煮后,对离体蛙心在短暂的抑制后有兴奋作用(振幅增大、心率无明显改变)家兔静脉注射后血压上升,兔耳血管扩张,离体;兔肠及子宫兴奋;对大肠肝菌发热之家兔,静脉注射可使体温至正常;对兔眼有轻度扩瞳作用;小鼠静脉注射30% 0.5毫克升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球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性味归经
【性味】咸、苦,寒。
【性经】入心、肝、胃三经。
功效主治
1、清热定惊:苦寒清热,成入血分,善清心肝胃三经之火,为解营分、血分热毒的专用药。故外感温病,气血两燔,热盛动风等,用之则有清热定惊之功。
2、凉血解毒:入营入血,以凉解血分之热毒为长故可用之治疗热灼营阴,热盛迫血,热毒疮肿,赤痢等邪入营血,迫血妄行之症。
3、解毒疗疮: 《本经》载:“(犀角)治百毒,瘴气。杀钩吻、鸩羽、蛇毒。”《本草纲目》亦载:“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
鉴别应用
犀角、生地均属凉血清热之品,常伍用于血分实热之证。然犀角以解毒为优,生地以滋阴为胜。放血热毒盛者,宜用犀角;阴血不足者,宜用生地。
用法用量
内服:0.6~1.5克,磨汁或研未;1.5―6克,煎汤;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松脂为之使。恶灌菌、雷丸。”(《本草纲目集注》)
2、“升麻为之使。恶乌头,乌喙。”(《本草纲目》) 3.孕妇慎用,畏川乌,草乌。
【配伍应用】
1、配石膏:清热解毒,治疗气血两燔,两者配伍应用,则能气血两清。
2、配黄连,治外感热病,热入营血,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舌绛口干等实热证。黄连,大苦大寒,功能清热泻火,尤以清泻心经实火为长,二药相伍,则其清心定惊,凉血解毒作用倍增。
方剂制剂
1、清营汤(《温病条辨》) 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翅。主治温热病,邪热初入营分。
2、清瘟败毒饮(《疫疹本得》) 生石膏、小生地、 栀子、桔梗、赤芍、鲜竹叶、犀角、牡丹皮、玄参、知母、 黄连、黄芩、连翅、甘草。主治温热病,肺胃热毒壅盛, 气血两燔。
3、化斑汤(《温病条辨》) 石膏、知母、生甘草、 玄参、犀角、白粳米。主治温病神昏谵语,发斑。
4、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生地、牛黄、牡丹皮、赤芍药。主治热甚动血,血热妄行吐衄、尿血,便血,斑色紫黑,舌绛起刺,或蓄血发狂等。
5、犀角大青汤(《伤寒活人书括》) 犀角、大青叶、栀子、淡豆豉。主治温热病,热毒入血分。
6、紫雪丹(《和剂局方》) 犀角屑、羚羊角屑、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青木香、沉香、玄参、升麻、甘草、朱砂、丁香、朴硝、硝石、麝香、黄金。主治温热病,邪热内陷心包而致的高热烦燥,神昏谵语,痉厥,以及小儿热极惊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