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异名
【正名释名】始载于《本草经集注》。为米、大麦、小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释名》曰:糖之清者曰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饧,强硬如锡也。本品稀薄流动,故名饴糖。
【处方用名】饴糖、麦芽糖、糖稀、胶饴。
药材鉴别
本品以色浅黄,质粘稠,味甘无杂味,为上品,干硬者名饧,不堪入药。
化学成分
含麦芽糖89.5%,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维生素C及烟酸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麦芽糖的一般作用,临床观察有滋养、止咳、止腹绞痛作用。
加工炮制
本品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
性味归经
【性味】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三经。
适宜人群
吃饭少、消化功能差、形体消瘦、低血压或低血糖人群、失血呀伤气后。
食用方法
饴糖芝麻糊
【组成】黑芝麻15克、炒焦黄糙米25克,打粉,冲开水后,加饴糖一大勺。
功效主治
1、缓中止痛,《伤寒明理论》曰:“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脾虚气寒、生化乏源,虚劳里急,温按则减,舌淡苔白,脉来弦缓、饴糖味甘,性温,质润、甘益脾,温补虚,兼可缓急二《药征续编》日:“胶饴之功,盖以甘草及蜜,故能缓诸急、治里急,夫腹中痛,腹中急痛里急矣乎。”故饴糖为缓中止痛之要药。
2、益气补虚,脾为水谷精微生化之源,故为后天之本。脾气升发,元气充沛,脾气虚损,升清无权。症见:食少便溏,懒言气短,四肢乏力,肠鸣腹胀,舌苔薄白,脉缓濡细。《脾胃论·脾胃盛衰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饴糖味甘性温,入脾胃经。甘能补益脾气、温能散中寒。《汤液本草》曰:“饴乃脾经气分药也,甘能补脾不足。”《伤寒明理论》曰:“不足者补之,必以甘。”故饴糖益气补虚,为治劳倦伤脾之良药。
3、生津润燥,饴糖味甘质润,入脾肺二经。《千金要方》曰:其能“补虚冷,益气力,止肠呜咽痛,消痰润肺止咳。”故饴糖有生津润燥、止咳、通便之功。
4、主补虚乏,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久病失调,腑腑亏损,气血虚弱,元气亏耗,久虚不复,因致各种虚损。《临证指南医案·卷一·虚劳》曰:“内经劳者温之,夫劳则形体震动,阳气先伤。此温字,乃温养之义,非温热竞进之调。劳伤久不复元为损,内经有损者益之之文,益者,补益也,凡补药气皆温,味皆甘,培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饴糖味甘性温,温养中焦,主劳倦内伤,正是此义。
5、消骨化刺,鱼骨哽在喉中,或误吞稻芒,咽部刺痛,饮食难下,饴糖质润,粘润,渐渐吞服,裹携异物,下行而消。
6、鉴别应用,饴糖与蜂蜜,二药皆味甘性温,有补脾、止痛、通便等功效。蜂蜜补中缓急,饴糖广缓诸急,蜂蜜偏于解毒,饴糖偏于止痛。二药皆可通便,蜂蜜润燥,滑肠通便;饴糖生津,增液行舟。二药功效虽同,但机理各异。
用法用量
内服:烊化冲入汤药中,30--60克;熬膏或入丸剂。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湿热内郁,中满吐逆忌服。
【配伍应用】
1、配桂枝,桂枝味辛性温,辛散温通,升脾阳之气;饴糖甘温质润,益脾气,养脾阴。《黄帝内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从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荣卫通”。二药配用,正符“辛甘相合”之意,补脾健运,缓中止痛,见神效。
2、配黄芪,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饴糖味甘温,质润,补脾益气:二药合用,甘温大补元所,健脾养胃,化生之源大增。
3、配桑叶,桑叶轻清凉散,饴糖生津,润燥,二药合用,共走肺经,清肺经之热,润肺金之燥,燥除热泻。肺燥咳嗽,投之有效。
4、配麦冬,麦冬甘寒,滋养肺胃之阴,且清虚火;饴糖味甘质润,补脾胃,生津液,止烦渴。二药合用,清虚火,益胃生津,润肺除燥,烦渴自解。
5、配生地,生地味甘苦、性寒,入肾经,滋阴壮水;饴糖味甘质润,入胃经,补虚生津,二药合用,滋润阴燥,用于伤阴劫液而致肠燥便秘,可增水行舟,润肠通便。
古籍记载
1、《名医别录》:“主补虚乏,止渴,去血。”
2、《千金要方·食治》:“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