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1801544
-
- 注册时间2013-05-07
- 最后登录2023-06-17
- 在线时间12605小时
-
- 发帖10761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36
- 金币88214
- 道行18910
- 原创538
- 奖券560
- 斑龄0
- 道券291
- 获奖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UID: 1801544
- 发帖
- 107610
- 金币
- 88214
- 道行
- 18910
- 原创
- 538
- 奖券
- 560
- 斑龄
- 0
- 道券
- 291
- 获奖
- 0
- 座驾
-
- 设备
-
- 摄影级
-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
“故乡多少佳山水,不似太湖浪得名。”对于这句诗,我很有同感。说实话,在我的心目中,家乡缸顾的吴公湖与之相比毫不逊色。 昔日的吴公湖并不太大,长宽约5公里,她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源于一段民间传说。在秦朝后期,丞相李斯遭郎中令赵高陷害,被处以腰斩之刑。其时吴高尚任河南太守,他与李斯同乡,又是李斯的学生,因而被株连追杀,于是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奔走他乡,辗转隐居在古镇中堡。吴高尚在中堡期间,以教书为生,潜心修炼,当地人民十分尊敬他,后来人们为纪念吴高尚,将此湖称之为吴公湖。 我家就住在缸顾庄的东南角,儿时的我与吴公湖比邻而居,与她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最喜欢的是清晨的吴公湖,儿时的我,常常站在湖的西岸向东极目远望,一轮红日从水天相接的交界处,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冉冉上升,它用手慢慢拨开了轻纱似的薄雾,这时可见吴公湖绽开那纯朴的笑脸,坦坦荡荡的水面在和煦阳光的抚摸下,荡漾着细碎黄金似的光彩。 平静而富有色彩的湖中,东来西去慢行的船儿划着双桨,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咯吱”声,在景色霞光中穿梭于湖面之上。那些不知名的鸟儿披着金色的光辉,于船舷旁翩然起落,在不经意间,它们就从人们惊喜的目光中逶迤展翅而去,偶尔还发出几声欢快的鸣叫划破湖面的宁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不由得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诗句来:“湖上春来似画图”。 那时的吴公湖,具有一种原生态的美,这里野鸡野鸭云集,水鸟成群,龟鳖爬行,蛙声咯咯,是野生动物的理想世界,更是它们快乐的天堂。 这里是鱼虾们的舒适宫殿,这里有令人难以忘怀的丰富的水产品。在这渺茫白水里,只要有兴致,一年四季都能捕到鱼,湖边的人们或在湖中荡舟撒网,或在湖畔垂柳下扬竿垂钓。小虾们戏游水草间,怡然自乐。鱼儿们结队成群的在水间穿梭游弋,悠然戏水捉着迷藏,你哪怕随便撒下一网,拖上来便有不少活蹦乱跳的鱼,而且品种很多,有味道鲜美的鲫鱼、青鱼,有肉质爽口的鳊鱼、草鱼,有唇齿留香的鲤鱼、鲢鱼、团头鲂……。 特别是在秋风劲吹,菊花盛开时,那远近闻名,顶呱呱的螃蟹背青,肚白,毛黄,爪金,个个膘肥体壮,肉质细嫩,实乃水产品中的最佳美食。无怪乎宋代诗人徐似道也发出慨叹:“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我们从小生活在吴公湖畔,那寸寸湖岸,片片湖水,遍布了我们这些湖边儿女成长的足迹,划船,摸鱼,踩藕,打粽叶,拾鸟蛋,摘莲蓬,摸河蚌,都成了我们那时普通生活中的一页。 最美的要数湖边那些一片片的荷荡,那密密层层的荷花,迎着夏阳舒展着参差不齐的身子,大片的荷花像一把把翠绿的雨伞,它们含苞欲放伴着阵风送来一阵阵幽幽的清香。有那么几枝特高的荷花,高高地挺立在荷花丛中,像是在展示自己的美姿似的。 有的顽童将衣服一脱挂在湖岸的树枝上,“扑通”一声一头钻进荷叶丛里,扳着莲梗去采荷花,这比照“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画面,实乃别有一番情趣。 更可入画的是,采莲姑娘们头戴斗笠,洋溢着青春的笑脸,她们手持竹篙,动作极其娴熟地轻点着小船,时而穿越苇丛,时而拨开浮菱,时而掩映于一片荷花绿叶之中。她们伸出纤纤玉手,一手拢着荷花,一手动作极其熟练地将手一勾就是一个莲蓬,随着“啪”的一声,那莲蓬坠入船舱中,美妙的采莲女,多姿的情境构成了湖中最雅致的风景! 湖上最生动的一景莫过于芦苇了,有诗云:“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迎风摇曳多姿态,质朴无华野趣浓。”这正是夏秋交接之时芦苇的真实写照。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吴公湖被分割成一方方鱼塘。由于长期高密度养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质已明显退化。吴公湖中那时的水不见了,那时的景不见了,那迷人的吴公湖早已成为过去,早已成为了一种记忆的符号。
作者 时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