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学说
1、《本草拾遗》:“主气血衰赢瘦,妇人劳损,面黯皮黑,腹内诸病,渐瘦悴者。”
2、《本草图解》:“男女虚损劳极。不能生育,下元亏惫。”
3、《本草经疏》:“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反本还元之功。然而阴虚精涸,水不制火,发为咳嗽吐血,骨蒸盗汗等证,此属阳盛阴虚,法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不宜服此并补之剂,以耗将竭之阴也。”
4、《折肱漫录》:“有人谓河车性热有火,此说最误人。河车乃补血补阴之物,何尝性热,但以其力重,故似助火耳,配药缓服之,何能助火。”
5、吴球:“治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
6、《本经逢原》:“紫河车禀受精血结孕之余液,得母之气血居多,故能峻补营血,用以治骨蒸赢瘦,喘咳虚劳之疾,是补之以味也”。
7、《本草衍义补遗》:“治虚劳”。
8、《日用本草》:“治男女一切虚损劳极,安血养血,益气补精。”
9、朱震亨:“紫河车治虚劳,当以骨蒸药佐之,气虚加补气药,血虚加补血药。以侧叶,乌药叶,俱酒洒,九蒸九曝,同之为丸,大能补益,名补肾丸。”
10、熊笏《中风沦》:“中风日久,则卫气必衰,欲在表之卫气盛,必须益其肾间动气,如树木培其根本,则枝叶畅茂也,然渚药总不如紫河车之妙,其性得血气之余,即菲草木可比,且不寒不热,而为卫气生发之源。盖以血肉之属,为血肉之补,同气相求也。”
石榴皮的配伍应用及方剂
宜忌配伍
1.凡使石榴皮、叶、根。勿令犯铁。(《雷公炮炙论》)。
2.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本草从新》)
3.泻痢初起忌服。
配伍应用
1.配砂糖,缓急止泻。砂糖甘平,和中缓急;石榴皮酸涩而温,能敛肠止泻。三药合用,甘温酸涩皆备,既可缓急补中,又可收敛止泻,用治久泻不愈,虚寒腹痛者甚宜。故《滇南本蕈》曰:“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妙效。
2.配马兜铃,消疳驱虫。马兜铃蕾辛而寒,入大肠经,则辛开苦降,能清泄肠中疳积实热;石榴皮味酸且涩,亦人大肠经,可安蛔驱虫定痛。二药伍用,相得益彰,善疗小儿疳积肠虫诸症,如《滇南本草》讲,石榴皮“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3.配黄莲,清热燥湿,涩肠止泻。黄连大黄大寒,燥湿清热,善治湿热蕴结大肠之泻痢诸疾;石榴皮既酸又涩,收敛涩肠,长疗赤白下痢,久泻不止之气虚下陷诸症。二药相须药力大增,共奏清热燥湿,涩上泻之功。《千金方》黄连汤,即以此二药等配伍,专治赤白下痢,久泻不止。
4.配槟榔,驱蛔杀虫。槟榔苦辛性温;石榴皮酸涩性温。二药皆入大肠经,合用后能使蛔得湿则安,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药力专强,为驱蛔杀虫的最佳对药之一。
方剂制剂
1.黄连汤(《备急千金要方》) 黄连、黄柏、酸石榴皮、干姜、当归、阿胶、炙甘草。主治赤白痢,久痢不止。症见日久泻痢,脱肛不收,泻下不止等。
2.石榴皮汤(《产经方》) 石榴皮、当归、阿胶、熟艾。主治妊身暴下不止,腹痛。《产经方》曰:“上四物以水九升,煮取三开,分三服。”
3.石榴皮散(《太平圣惠方》)石榴皮、桃符、胡粉、槟榔、白酒。煎服,主治诸虫心痛。痛不可忍,多吐酸水症。《圣惠方》日:“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前二味至一盏,去滓,下胡粉、槟榔、酒,更煎一沸,稍热,分为三服。”
4.治脱肛方(《医钞类编》)石榴皮、陈壁土、白矾、五倍子。外用熏洗或托敷,治久泻不止,脱肛不收。
5.神授散(《普济方》) 陈石榴皮,米汤。以汤送细末三、四钱,治久痢不瘥。
菟丝子的配伍应用
配伍应用
1.配杜仲,杜仲,味甘能补,气温助阳,入肝、肾二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壮腰膝之作用;菟丝子,甘温入肾,即补肾阳,又补肾阴,为阴阳俱补之品。二药合用,则治肝肾不足,腰酸膝痛,筋骨酸软之力更佳。
2.配续断,治崩漏下血,胎动不安。续断,甘辛性温,甘以补虚,温以助阳,辛以行散,具有补益肝肾,调理冲任,圃经安胎之功,又有补而不滞,行而不滞之性;菟丝子,味辛、甘,性平,即能助阳,又能益精,不燥不腻为平补肝、肾、脾三经的良药,三药伍用,则治肝肾不足,崩漏,胎动不安效果益彰。
方剂制剂
1. 菟丝子丸(《扁鹊心书》) 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脚腰。
2.菟丝丸(《奇效良方>) 菟丝子(酒浸、蒸、捣、焙),桑螵蛸(炙),各半两,泽泻一分,上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清米饮送下,治膏淋。
3.茯菟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菟丝子、茯苓、石莲子(去壳),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常服镇心神,补虚养血,清小便,治心气不足,思虚太过,肾经虚损,真阳不固溺有余沥,小便白浊,梦寐频泄。
4.菟丝子丸(《世医得效方》),菟丝子、桑螵蛸、牡蛎、肉苁蓉、附子、五味子、鹿茸,上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盐酒送下,治小便夜多或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