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China Town的邂逅是一场偶然。
这本不在我的list上,在国外走得久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城唐人街早已就失了兴致,大多让人兴致泯然,无非几间飞檐斗拱的仿古建筑,拥挤嘈杂的街道,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有小商品城里最常见的那些Chinese Style密密匝匝地陈列在橱窗里。
原本是来拜访“城市之光”书店,却不曾想来早了,又发现唐人街与其仅一街之隔,便逛了过去。
对我们而言的司空见惯在旁人看来却总是新鲜,唐人街亦然。提及旧金山时,许多媒体都会把唐人街同铛铛车、金门大桥、城市之光书店一道,列为该市独有的象征。
旧金山的China Town是北美历史最悠久的一座,这里始建于19世纪初,当年大批前来淘金的华人因种族歧视被隔离在此,却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乐园。
如今的旧金山唐人街已然成为全球除亚洲以外最大的华人社区,据官方统计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万,这里的大多数华人都是工薪阶层,从事着餐馆、商铺、洗衣等最普通的工作,努力在这大都市中觅得一席安身之处。他们大部分来自广东一带,以至于唐人街的通用语言是粤语而不是普通话,当你说起普通话来,他们也会马上转换成晦涩难懂的国语,倒让我这北方人在这里找不到一点儿归属感。
唐人街主要的代表街道是Grant Avenue都板街,两侧遍布着餐馆、珠宝店、礼品店,那些窄仄热闹的街巷,书写着熟悉文字的招牌,都保留着最浓郁的中国味儿,这里整日里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南来北往的都是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这是每个游客眼中的唐人街。
而对于这里的居民来说,旁边游客罕至的街道和花园广场才是他们心中的唐人街,社区里还有学校、教堂、医院、邮局等配套设施,他们在这里休闲散步、打牌娱乐、买菜购物、喝茶聊天,与他们来说这里是生活和居住的家园。
这里的街巷楼亭间都饱含着漂泊海外的华人们浓郁的乡愁与忧思,——而这种味道,在忙着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中反倒难觅其踪了。
追溯完华人的历史,再去City Lights Bookstore城市之光书店感受一下美国自由包容的精神。
美国曾经有许多声名显赫的独立书店,但大多逃脱不了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厄运而关门歇业,仅剩的“城市之光”大概算得上是硕果仅存的独立书店了,在城市的钢铁丛林中孤独却坚定地散发着文化之光。
这间隐藏在街头不起眼的小书店,很容易就会错过,而它却是“垮掉的一代”的文化大本营,是自由言论与前卫思想的代名词,更是无数文学朝圣者的麦加。
慕名买走一本Jack Kerouac克的《On the Road(在路上)》,印上“城市之光”的印章,将是三藩之行最有意义的纪念品。
书店外侧有一整面涂鸦墙,肆意的彰显着自由的精神;
室内分地上地下三层,有着漂亮的拱形结构,散落着质朴的木质桌椅,并不宽敞的空间里被书填满,鳞次栉比的书架之间仅能容纳两个人侧身而过。
或许是出于一种怀旧情结吧!尽管经过了数次搬迁和装修,如今的书店与50年前相比格局几乎没有变化,书店追求的并不是宽敞的空间,而是尽量把更多的书籍提供给读者。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各种精彩却冷门的绝版作品,还会不定期举办free speech,为爱书之人保留最后一缕光芒。
与旧金山街头的喧嚣与浮躁仅一门之隔,这间声名显赫的书店却仿佛是一片净土,充盈着书卷的香气和安静与深沉的氛围。
踩着吱吱呀呀的木质楼梯,抚过那些或陈旧或簇新的书籍,随手拈起一本翻阅,纵不明了书中深意,透过书页却仍能感受到时光的变迁、文化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