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气温持续走低,有些人忽略早晚温差,依然穿着单薄。还有一些年轻人,不注意保暖,剧烈运动使关节过度劳损。专家提醒,这些都是“老寒腿”的致病因素,“老寒腿”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不注意保暖也易导致“老寒腿”。“老寒腿”有哪些症状?秋冬季如何保护膝关节?下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带您一起了解。
冬季是“老寒腿”的高发季
据了解,“老寒腿”是指腰、腿部着凉后容易出现腰疼、膝盖痛等现象,影响活动。中医认为,“老寒腿”是由于风、寒、湿等外邪侵袭人的经络关节,使人体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临床表现一般是初期关节隐痛,伴酸胀,运动后加重,休息可减轻。或持续酸痛,或活动时刺痛,伴腿软。
专家介绍,天气冷是膝关节炎的高发季。膝关节缺少丰富的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因此局部热量容易散失,温度常比身体其他部位低。若长时间受寒冷的刺激,就可能因局部血管的痉挛收缩,使关节软骨面发生缺血,引起膝关节炎症或膝关节滑膜炎,俗称“老寒腿”。
秋冬季节如何保护膝关节?
注意保暖
“老寒腿”的发生,多是受风寒湿侵袭。因此,在防治方面,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的保暖防寒,要避免过度疲劳,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
合理锻炼
在加强保暖的同时,要坚持适度合理的体育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还应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但注意要尽量少做会加重关节负荷的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等。秋季是爬山登高好时节,但是对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来说,不适合爬山,还须避免爬楼、跳跃等剧烈运动。
勤做暖膝动作
若穿得少,还要勤做膝盖保护动作,如将双手搓热后,放在膝两侧做按摩,或做些抱膝、伸膝等暖膝动作。
端正站坐姿
站立时保持下腰部平坦,避免腰部过度前凸;坐着时,最好选择硬椅,并且高度要适合自己的身高,过高过低都不好。同时,还应注意腰部要与椅背相贴,老坐着时,双下肢应当保持屈曲,不要伸直双腿。
多摄富含热量食物
天气寒冷时应多摄富含热量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等产热多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同时,还要注意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鱼、鸡蛋、牛奶、黑木耳、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多摄入海带、鱼虾、牡蛎等含碘丰富的食物,也可提高御寒能力。
穿鞋要舒适
最好穿松软、鞋底有弹性的鞋,如坡跟的休闲鞋,可减轻重力对关节的冲击,减轻关节磨损,走远路时不要穿高跟鞋。
冬季是中风高发期
由于天气转冷,血管收缩,血压增高,而那些动脉硬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的患者就很容易因血管堵塞或者血管破裂而导致中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脑病科主任高敏介绍,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如何及时发现中风以及减少中风的发作呢?
一过性脑缺血是中风先兆
“一人中风,全家受累。”中风后的病人轻者失语、偏瘫、口眼歪斜,重者失去了性命。这种致残、致命的疾病十分可怕。高敏说,其实在中风之前身体就有先兆信息。
据统计发现,只要出现以上一过性脑缺血的症状,一个月内发生中风的概率很高。而中风的病人中60%-70%有中风先兆。高敏认为,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多留心是否是中风的先兆症状:
(1)忽然头晕头痛,视物旋转甚至复视,还伴有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但很快恢复正常。这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也就是通常说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影响了小脑脑干的功能。
(2)单侧眼睛忽然看不见,几秒钟后恢复视力,这在医学上称一过性黑矇,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引起的视力障碍。与大脑一过性缺血,影响大脑前动脉眼支的供血有关。
(3)突然出现一过性半身麻木乏力,以手足部位最为突出。这些症状是颈内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所致,从而影响了偏侧肢体活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4)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双腿突然发软,甚至跌倒,但爬起来后步态又如常,这也常是脑干缺血的表现。
出现中风先兆应立即就医
“如果中风先兆发生,应该立即就医。”高敏说,“先兆症状出现说明血管里可能已经产生了血栓,这些小血栓当时堵塞了血管,其后又随着血液循环转移到末梢血管,而血管又复通,所以症状反复一过性出现。”
之所以要立即就医,因为在中风先兆出现时治疗,比发生中风之后再治疗的效用更高。因为一旦发生中风,造成的后果不是致残就是致命,但是在中风先兆出现时治疗,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堵塞血管,从而避免中风的发生。
高敏说,通过颈动脉彩超,头颅CT、MR或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明确哪些血管闭塞、哪条血管狭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另外,专家还认为,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吸烟者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控制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