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574阅读
  • 0回复

万亿解禁施压A股 个股风险待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49668
金币
104983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2-01
— 本帖被 yxmm00 执行加亮操作(2017-12-01) —

2017年临近尾声,新一轮解禁潮扑面而来,未来三个月限售股解禁市值规模高达逾万亿元。在“蓝筹行情”遭遇阻力、中小盘股持续疲弱的背景下,A股能否通过“压力测试”?
“重击”案例加剧市场担忧
进入11月下旬之后,延续了近一年的“蓝筹行情”遭遇阻力。11月23日,上证综指创下2.29%的年内最大单日跌幅。“A股第一高价股”贵州茅台重挫近4%,一批备受市场追捧的“白马股”集体深幅回调。
在市场对调整原因的众说纷纭之中,“新一轮解禁潮来袭”成为最受关注的理由之一。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按照目前的价格测算,12月限售股解禁市值规模约为3687.9亿元,明年1月预计接近4470亿元。据此测算,未来三个月内A股限售股解禁总规模高达万亿元之巨。
市场对于限售股解禁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11月16日,上海银行3.46万名股东所持股份锁定期届满,首次公开发行的共计29.26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高达约500亿元。当天,上海银行开盘便被巨额抛单打至跌停,若不考虑送股因素,15.41元/股的收盘价甚至跌破了17.77元/股的发行价。
次日,上海银行大幅低开后触底回升,最终仍录得2.04%的较大跌幅,全天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分别猛增至31.76亿元和5.87%。上海银行限售股几近“慌不择路”的抛售,加剧了投资者对于解禁潮的担忧。
事实上,上海银行并非今年以来唯一遭遇解禁“重击”的上市公司。在此之前,无锡银行、第一创业也在首发限售股解禁日上演过跌停。而甘肃电投、新联电子、雪人股份、科远股份四家公司则在定向增发限售股解禁当天被砸至跌停。
整体影响有限个股压力凸显
统计显示,2018年共计有3234.61亿股限售股解禁。除了1月502.03亿股高点之外,5月、6月、12月解禁限售股数量也将分别达到396.18亿股、392.50亿股和382.91亿股。
这也意味着,未来一年里A股将持续直面由解禁带来的“压力测试”。
不过在一些机构看来,渐行渐近的解禁大潮对市场的冲击可能小于投资者的预料。
来自星石投资的观点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解禁的股份主要来源于2015年至2017年的再融资和IPO,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股份处于亏损状态,其减持动力并不强劲。
对于2014年至今月度数据的梳理也显示,解禁规模与上证综指当月涨跌幅几乎不存在相关关系,与沪指次月涨跌幅虽呈现一定的相关关系,但相关性很小。
部分机构判断“影响有限”的另一个理由来自于政策面。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沪深交易所随即同步出台减持行为实施细则。其中,上交所规定:大股东减持或特定股东减持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大股东减持节奏“可控”,在上交所近期提供的一系列数据中获得印证。据统计,减持新规实施以来至10月末,沪市上市公司股东累计减持73.3亿股,总金额763亿元,7.3亿元的日均减持金额较新规前大幅减少了23%。
其中,新规对比例及锁定期要求的设置令大宗交易减持金额显著降低,“过桥”减持漏洞被基本封堵。针对董监高的预披露要求及“虚拟任期制度”,也使得“辞职减持”状况明显改观。
与此同时,此前引发市场质疑的“清仓式”减持行为受到新规的有力约束。上交所数据显示,新规实施5个多月中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金额为77.58亿元,占大股东、董监高及特定股东总减持金额的比例仅为约一成,日均减持金额则较2015年峰值大幅下降逾七成。
多家机构认为,基于限售股减持动力不强、政策规范减持节奏等原因,限售股解禁对市场整体影响不大。
不过,整体影响有限并不意味着个体压力可以忽略不计。星石投资表示,若部分个股解禁收益较高、解禁规模较大或解禁占流通股本的比例较高,则可能面临短期流动性冲击。
除了解禁市值、解禁股东数量、解禁收益等指标外,解禁股东类型也与解禁可能造成的冲击密切相关。相对而言,追加承诺限售股东、股权激励限售股东,以及国资背景的大股东或特定股东减持意愿较低。
与之相比,财务投资者的减持动力较为强劲。特别是若限售股解禁后股价出现持续下跌,即使面临减持负收益,部分财务投资者为减少亏损仍会选择以“不计成本”的方式尽快套现。对于此类解禁个股,投资者需适当规避。
解决“堰塞湖”仍赖制度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轮解禁潮来袭还引发了市场对于限售制度本身的讨论。
进入2017年以来,新股发行步入常态化。按照发行日统计,截至11月21日年内IPO已达385家,超过2010年344家的峰值,创下历史新高。
证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16日受理首发企业529家,其中已过会33家,未过会496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441家,中止审查企业55家。与此前800多家拟上市企业排队待审的“壮观”场面相比,“IPO堰塞湖”已经得到明显纾解。
不过与新上市公司数量快速增加相随,限售股的规模也在迅速膨胀。有机构测算,从目前起至2020年,全市场将累计解禁1519亿股,涉及市值高达约3.5万亿元。
“常态化的新股还在不断地发,解禁潮还在不断地涌。如果再加上定增等限售股,数额更加惊人。”财经评论员贺宛男说。
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则将规模庞大的限售股比喻为悬在投资者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并认为其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远远大于IPO带来的压力。在他看来,“IPO堰塞湖”基本消除并不足喜,如何解决“限售股堰塞湖”才是中国股市面临的严峻考验。
多位市场人士呼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制度,通过提高IPO公司首发流通股比例、控制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以及限制控股股东通过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等方式,从“根子”上降低限售股解禁给市场带来的冲击。
建议,在对发起人、5%以上的大股东及董监高等关联人士执行禁售及爬行减持规定的同时,允许其他原始股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在上市时流通。如此,新股上市之初就能反映其真实价格,从而抑制和冷却对次新股的恶炒,同时有效解决“大小非”带来的“大小限”问题。
1条评分金币+8
yxmm00 金币 +8 鼓励一下 2017-12-01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