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今天,娱乐化、快餐式、碎片化阅读以及纯粹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商业阅读大行其道,传统的经典阅读逐渐被边缘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大潮驱动的日益频繁的中外人员交流与多元文化沟通,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内容和文化选择。
在时代、科技与生活方式的冲击面前,如何重估文学经典对当代中国的意义与价值,重振文学经典的心灵感化与教谕功能,让文学经典成为慰藉心灵、愉悦精神和陶冶情操的正能量,让人们通过文学经典重新找回“压缩了的逝去的生活经验”,进而兼顾人类大同与家国情怀的统一?成为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四届双年会暨‘文学经典重估与当代国民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的热门话题。
有“欧洲小说之父”之称的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以《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为中国读者熟知。但在南京大学教授王守仁等学者看来,生活在17-18世纪的笛福虽从未来过中国,但其作品不少内容大肆攻击中国政治腐败、军事无能、经济文化落后、民众愚昧,表现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蔑视与仇视。即使是《鲁滨逊漂流记》这样的“经典名著”,也充满了宗教教义以及种族与地理的优越感。在当今中国读者已从“眼睛看世界”提升至“放眼看未来”的背景下,应该对以笛福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及其作品予以全面了解和“批判性阅读”。相比之下,数百年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一直占据着西方经典的中心位置,甚至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在当下的语境中被不断阐释出新的意义,这一经典化现象也值得思考。
王守仁认为,文学经典应该能够赋予读者人文与科学素养,提供道德审美,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具有复杂性、普世性、当下性、审美性等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陈众议认为,在已知的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迁必然伴随一次或多次经典重估。当前,中国对文学经典进行重估,既是学术发展的规律使然,更是时代的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典谱系,有此才能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筑牢国家意识,培植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
在陈众议眼中,文学作为人文精神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心最深刻、最具体、最鲜活的表征,也是民族文化最坚韧、最稳定的基石。在时代变迁面前,文学经典往往首当其冲成为不同民族乃至个人心中褒奖和贬低的对象,成为“拿取”或者“舍弃”的对象。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文化的丰富性和创造力前所未有,中国百姓了解、观察世界多样化方式与视角也前所未有。对于西方文学经典,当今中国读者理应有肯定的否定或否定的肯定,而不是照单全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程巍认为,近代西方殖民者推行的“文化殖民”并没有随着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政治独立和民族解放而被完全去除。相反,它作为一种“传统”持久流行于昔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外文教育中,其不良影响波及中国对一些外国文学经典的认识与理解。“在全球史的复杂关系中反思这一‘传统’并促成中国自己的批评主体意识的建立,有利于文化自信的真正树立。”程巍说。
据湖南师范大学校长蒋洪新教授调查,大学本应成为秉承经典阅读传统、推广国民教育的基地,但今天大学的经典阅读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三个问题令人忧虑:一是许多大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文学经典在大学生阅读选择中缺位,三是部分大学生对文学经典认识不足。因此,大学应该探索有效形式,鼓励和激发大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经过数年努力,即将颁布《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参考书目》,有望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到推动作用,但尚需各高校制定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蒋洪新说:“大学应该调动人文学科的各种资源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形成宽阔而又深邃的视野、充满理性智慧而又不失人伦情感的生命立场、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生命关怀,进而有效提升民族、国家的公共智慧。”
上海交通大学多元文化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龙在近年来外语专业教学中发现,许多外语专业学生热衷于追踪欧美社会的热门文化现象和时尚潮流,但对传统经典、特别是中国本土的经典名著的学习较少,以致核心素养不强,严重削弱了自身择业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
“文学经典不只是外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更应该包括体现中华民族思想和情感的优秀作品。应该大力倡导阅读那些有利于提高审美情趣、培植家国情怀、心系人类和胸怀世界的经典作品。全面、深入学习中国本土经典名著,事关‘中国基因’的传承和‘中国灵魂’的塑造。无论对大学教育还是国民教育来说,经典阅读始终在路上。”彭青龙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都等学者看来,车尔尼雪夫斯基有关“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的论断并没有过时和失效。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推动人文传统回归,才能让青年学子乃至普通国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充分认识民族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意义,进而更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叶兴国教授以一组经贸数据印证了今天中国国力壮大对开展“文学经典重估与当代国民教育”的迫切需求:1948年与2015年相比,美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从约22%下降到约9%,中国出口份额则从约1%上升至约14%。
“研讨并推进文学经典重估与阅读,其意义已不限于文学研究和国民教育,而是事关中外文明交流与互鉴,事关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乃至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环境的大事。经典重估与经典阅读需并驾前行。”叶兴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