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疾病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肝癌疾病的种类也有很多,其中弥漫性肝癌是肝癌疾病中比较多发的一种。弥漫性肝癌症状及治疗,对于肝癌中的弥漫性肝癌,我们并不是有那么多的了解,所以这就给我们的治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那么而我们就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关于弥漫性肝癌症状及治疗的问题。弥漫性肝癌,临床上又称浸润性肝癌,此种肝细胞癌于非癌组织缺乏明确的界限。肿瘤形状不规则,无包膜。癌灶大小不一,可以相互融合,这种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在肛内通过门静脉系统扩散和侵润性生长所致。
弥漫性肝癌,临床上又称浸润性肝癌,此种肝细胞癌于非癌组织缺乏明确的界限。肿瘤形状不规则,无包膜。
癌灶大小不一,可以相互融合,这种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在肛内通过门静脉系统扩散和侵润性生长所致。
而弥漫结节型肝癌为肝内出现大量小结节,直径在1cm以下,遍布全肝,相互间不融合。
弥漫性肝癌的症状
1、腹水:弥漫性肝癌病情发展,肝功能会严重受损,体内的白蛋白合成减少或门静高压上升等均会引起腹水。一般腹水多为淡黄色,不易查到癌细胞。少数为血性腹水,血性腹水多因癌结节破裂出血所致,是诊断肝破裂的主要证据。
2、其他部位转移:弥漫性肝癌晚期癌细胞四散开来,多会出现近外或是远处器官的转移,等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弥漫性肝癌症状的信息。
3、全身性反应:弥漫性肝癌到了晚期,肝功能就很差了,这时多会出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乏力、营养不良和恶病质等,少数肝病患者,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伴癌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罕见的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等。
4、黄疸:黄疸是晚期弥漫性肝癌患者常会出现的体征,这是因为弥散性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广泛受损,代谢及排泄障碍,导致血中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水平均升高,引起肝细胞性黄疸,同时也可因肝内肿瘤对胆道系统的压迫,合并有阻塞性黄疸,呈混合性黄疸。
5、肝区疼痛:癌痛是所有癌症患者晚期都有的,一般早期疼痛感不明显,到了晚期就会出现持续性胀痛或钝痛,少数患者自发地或于肝穿刺后突然出现肝区剧烈疼痛。当病变侵犯膈,痛可牵涉右肩,癌结节破裂时,可突然引起剧痛,若出血量大,则引起晕厥和休克。
弥漫性肝癌的饮食
在肝癌的饮食上选择新鲜,干净,少农药且自然的食物及采用蒸,煮的方式来煮食。当腹水产生时,避免摄取过多的水分及盐份并采取半坐卧或侧卧及抬高下肢的方式,可减轻或预防下肢水肿的发生,并遵照医师的指示服用利尿剂。
补充维生素:任何肝癌患者在日常饮食中都要给予充足的维生素,尤其要在肝癌的饮食中补充维生素C,因为长期肝病的患者可有贫血,补充维生素C能增加铁的吸收,减少肝脏的负担。
能量的供给:由于部分肝癌患者限制了蛋白质,在肝癌的饮食中其热能的供给要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作为主要来源,能量供给视劳动强度而定。
蛋白质的供给:肝癌的饮食应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如果病程长、肝功损害不严重者,食物中的蛋白质则不必严格限制,但每天不宜超过每公斤体重1克,优质蛋白质要达到50%以上。
肝癌分为大肝癌和小肝癌。小肝癌相对于大肝癌来说容易治愈,但由于小肝癌症状与大肝癌症状不同且不太明显,平常很难被测出究竟是患了小肝癌还是大肝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骆抗先教授此前在家庭医生在线专家答疑平台上曾明确提到,做这些检查可诊断是患小肝癌还是大肝癌。
什么是小肝癌、大肝癌?
骆教授表示,小肝癌指直径1~2公分的单个癌结节,大多数恶性程度较低,还没有向周围肝组织转移,是原位的小病灶。
如果癌肿超过2公分,极大多数会高度恶性,10%有显微卫星瘤灶,25%在周围的门静脉中已有癌细胞。大肝癌患者才有腹痛、腹胀、消瘦等典型症状,发展很快,不治疗生存期只有几个月到1年。
小肝癌的生长并不迅速,自肿瘤发生至出现明显症状可能1年或更长。小肝癌的患者大多数没有癌肿症状,只有肝炎和肝硬化的表现,起病隐匿,常常是体检查出来,自己也感到很意外。当前影像学已可检出很小的肝脏结节性病变,从而能作出小肝癌的早期诊断。
做哪些检查可诊断出小肝癌或大肝癌?
骆教授认为,在肝癌的高危人群中进行定期检查叫做筛检,使小肝癌能早期诊断,是当前争取根治的惟一措施,高危病例在有生之年都要进行筛检。筛检的方法有两项:B超和甲胎蛋白。
B超可以查出70%的小肝癌,太小的癌结节看不到会漏诊;但B超诊断的癌结节也可能误诊,至少有10%不正确,把一般的硬化结节错误诊断了,甚至并不是结节,只是某一条件构成的假象。有经验的操作者和良好的装备也只能检出75%~95%的3~5公分和60%~70%的2公分病灶。B超检查出来的癌结节都需要用CT或磁共振来确诊。
甲胎蛋白(AFP)检出率和血清水平与癌体大小相关,小肝癌即使甲胎蛋白增高,幅度也较小,大多数患者血清每毫升低于200纳克,在慢性肝病仅凭甲胎蛋白检测会漏诊许多肝癌。另一方面,又有不少慢性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会增高。由于甲胎蛋白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必须结合B超和肝病类型,可以作为进一步检查的警示,对早期诊断仍有重要意义。
骆教授表示,任何一种检查项目都会漏诊,说明需联合应用以提高检出率,临床常规用腹部B超和血清甲胎蛋白筛检肝癌。对甲胎蛋白增高的病例,B超并不能完全除外肝癌的诊断,须进一步做CT或磁共振检查。
骆教授建议,根据小肝癌生长速率,由不能检出至能检出的时间,不同病例间有很大差异,自1个月至数年,当前一般定期每6个月监测1次。
小肝癌和大肝癌能够治愈吗?
不是所有的肝癌都能治愈,只有小肝癌(直径1~2公分)才能根治。肿瘤结节很小,完全限定在发生的原来位置,没有肿瘤细胞进入到周围的门静脉,或跑到外围的肝组织中去。因为肿瘤细胞只限定在小结节中,只要把小结节切除或破坏,肝脏组织中没有肿瘤细胞存留,就不会复发,当然是根治了。
他表示,如果瘤结节的直径小于1.5公分,瘤细胞几乎都在原位,当然可以根治。如果瘤结节的直径1.5~2.0公分,切下的肝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10%已有小卫星肿瘤病灶,25%在附近的门静脉中有肿瘤细胞,还有75%的患者能够根治。
肝硬化病患常常会出现肝病面容,他的脸色和正常人的不一样,或是会偏向黄色,或是像黑转化,我们在判断病情的时候常常可以借助患者的面容来判断,并且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肝硬化病人面色晦暗是由于肝功能下降,肝脏将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脂的能力减弱,以致体内胆固醇脂含量减少。
肝硬化病患常常会出现肝病面容,他的脸色和正常人的不一样,或是会偏向黄色,或是像黑转化,我们在判断病情的时候常常可以借助患者的面容来判断,并且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
如何从脸上看出肝变硬?
脸薄,黝黑的脸
1/3患者的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他们的面部,周围皮肤病前晦暗黝黑的脸瘦,枯萎,面颊有小血管扩张,干燥的嘴唇,这是“肝”。这是由于肝功能障碍,导致黑色素产量增加。
黄疸,黄色的眼周
肌肤巩膜(眼白)或患者的皮黄色,称为黄疸。一半以上的肝硬化患者可出现。
症状,通常在较小的程度。由于肝胆汁无法正常排出,由于增加胆红素在血液中。如果黄疸突然增加或出现,显示肝细胞损伤,应注意。
肝硬化病人面色晦暗是由于肝功能下降,肝脏将胆固醇转化为胆固醇脂的能力减弱,以致体内胆固醇脂含量减少。而后者又是制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主要原料。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不足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均可使脑垂体功能紊乱,使垂体分泌增多,引起皮肤黏膜色素增加,肤色加深。
另外,由于肝硬化病人的肝脏损害,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下降,血液中雌激素增多。雌激素可降低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的量增多,从而使皮肤颜色加深。
肝硬化病人病情好转及肝功能改善时,这种“肝病面容”会逐渐减轻。由于肝病面容是肝硬化病人的一种特有体征,可作为医生诊断时的参考,故病人就诊前不宜化妆,以免掩盖了病情。
如何护理肝硬化患者?
一、病情观察
1、根据病情随时观察神志、表情、性格变化以及扑翼样震颤等肝昏迷先兆表现。
2、对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床栏等保护性措施,以免坠床。
3、观察鼻、牙龈、胃肠等出血倾向,若有呕血及便血时,做好记录,及时与医师联系作对症处理。
二、对症护理
肝硬化的护理中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盐、多维生素软食,忌吃粗糙过硬食物。
肝硬化饮食应针对病请有所选择:
1)清淡
软而易消化,在饮食上辛辣食物、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也应慎用,因为有刺激或渣滓过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2)低蛋白饮食
优质蛋白对肝脏的修复是有益的,但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倾向时,应改为低蛋白饮食。因为蛋白质是一种含氨的物质,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氨,而氨对人体是有毒的。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的脱氨作用减退,血氨增多会诱发肝昏迷的产生。
3)低盐饮食
伴有腹水或浮肿的患者,要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可使水在体内储留。一般在限盐的同时还需适当限制饮水量,以免加重腹水症状。
三、一般护理
1、肝功能代偿期患者,可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肝功能失代偿期患者应卧床休息。
2、大量腹水患者肝硬化的护理,可采取半卧位或取患者喜欢的体位,每日测腹围和体重,详细记录。衬衣、裤要宽松合适,每日温水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有牙龈出血者,用毛刷或含漱液清洁口腔,切勿用牙签剔牙。
3、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类。
4、注意观察用利尿药后的尿量变化及电解质情况,随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四、健康指导
1、保持良好心情。
2、按时正确服药。
3、正确指导患者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4、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