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54阅读
  • 0回复

[养生保健]如何预防胰腺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92287
金币
29688
道行
39038
原创
108
奖券
30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62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5-01-18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8
— 本帖被 妞妞乐乐 执行加亮操作(2017-08-12) —
胰腺的作用
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器官,如:我们食入的淀粉类和脂肪类物质由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来消化,我们最熟悉的胰岛素也是由胰腺分泌的。

胰腺癌的相关因素
(1)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有关,暴饮食暴食容易引发胰腺炎。胰腺炎发病初期为后背和左肩痛,这和胰腺的解剖解结是密切相关的,内脏神经的通往往不是相应位置的疼痛,而是反射到其它位置。

胰腺癌特点
疼痛位置太特殊、沉重牵拉后加剧、日日加重不见好、警惕胰腺有癌症。

胰腺癌的危害
(1)胰腺癌是一个隐形杀手,被称为癌中之王,因为胰腺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差,在所有消化道肿瘤当中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是最差的,恶性程度高。

(2)胰腺癌早期没有症状,很难被早期发现。80%患者到晚期才被发现,总体5年存活率小于5%。

(3)手术切除率低,大部分就诊切不掉,因为胰腺周围有很多大的血管,容易侵犯到大血管,造成一些地方不可切除。即使相对早期,能够有切除的机会,中位生存期也只有20多个月。

胰腺癌症状
(1)脂肪泻:胰腺能分泌脂肪消化酶消化脂肪,如何胰腺长肿瘤了,大的脂肪颗粒不容易被消化,就会随着肠道排出。

(2)无痛性黄疸:病人有胆道梗阻,全身的皮肤、巩膜(白眼球)变黄,往往由家人或朋友发现。黄疸又分为内科黄疸和外科黄疸,内科黄疸:肝炎引起,可复性;外科黄疸:胆道梗阻,胆汁进入血液引起的黄疸。

(3)上腹痛。持续性上腹疼痛,饱餐及夜晚尤为剧烈。

(4)消化不良:消化不良会由很多种因素引起,不能直接判断只是胃功能不好,长时间消化不良也要警惕是胰腺出现病变。

(5)消瘦:短时间内大幅度的消瘦,是胰腺癌最显著的特征,如不是刻意减肥,建议去医院检查。

(6)高血糖: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胰腺会得很多种肿瘤,最常见的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还有一大类叫胰腺内分泌肿瘤,这类是以血糖变化为的主要症状特征,这类肿瘤可能导致血糖大幅度变化,这时应引起警觉,建议去医院做B超。做B超检查时应空腹,进食容易干扰B超的检查结果。

(7)腰背痛:胰腺的位置比较靠后,在胰腺的后方有一个叫腹腔神经冲,支配腹腔的功能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都在这,胰腺一旦长肿瘤最容易侵犯的就是这个神经,神经一旦被侵犯以后就会引起疼痛。所以胰腺疼时会引起腰间束带状和疼痛,特别以后背疼为主、疼痛剧烈。

(8)黄疸:长期食用一些食物也可以引起脸黄,但眼白黄才叫真的黄疸。由于胆管引起黄疸多伴有肚子疼,而胰腺长肿瘤后的黄疸一般不伴有疼痛,医学上叫“无痛性黄疸”。

【早期症状】

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还是有迹可循,如不明原因的消瘦、突然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都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征兆。消瘦、脂肪泻、食欲不振、无痛性黄疸可能还属于早期,但当出现黄疸疼痛时多数已经是中晚期了。

胰腺癌的三大高危因素
(1)过量饮酒;

(2)肥胖;

(3)糖尿病:现在发现胰腺癌可能与糖尿病有一定的关系。

胰腺癌的治愈率
相对其它癌症来说,胰腺癌的发病非常隐蔽,所以很难让人察觉,患者往往都是已经出现了疼痛、黄疸等症状再去就诊,才发现是胰腺长肿瘤,这时手术的机会只有10%左右。术后如何三年没有复发,再复发的几率就非常低了,五年没有复发几本上就算治愈了。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最直接的发病原因还不是特别明确,只能说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高危的因素与其相关,主要有以下几条。

1、遗传因素;这其中的机理并没搞清楚,但如果有家族性的胰腺癌,得胰腺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

2、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高盐以及熏烤、煎炸、腌制类食品。

3、服用化学药物。

4、吸烟酗酒。

5、内分泌紊乱。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胰腺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所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定期体检。

7、反复的慢性胰腺炎也会有癌变的风险。

如何预防胰腺癌
1、戒烟、戒酒。

2、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尽量少喝咖啡。

3、不要暴饮暴食。

4、减少环境致病因素,应该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

5、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如胰腺炎、糖尿病、胆石症等。

6、运动与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最好的预防糖尿病患者等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注意自身并定期体检以保安全。

近日,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发表报告,内容称。其研究显示大量摄取名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脂肪酸能够降低患胰腺癌风险,最大可至30%,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类脂肪酸能够减轻胰腺的炎症。专家表示,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难发现,以至胰腺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仅有6%,成为名副其实的“癌中之王”,此次研究的发现,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来说从饮食上预防胰腺癌找到突破口。

  吃与不吃,胰腺癌发病风险要低30%

  据悉,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约8.2万人的健康资料,这些资料来自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间日本的一项健康调查。鱼类在日本人的饮食构成中比重较高,因此研究人员根据摄取鱼类“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将上述人群分为4组。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调查对象中有449人患上胰腺癌,而摄取“n-3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多的一组与最少的一组相比,胰腺癌发病风险要低30%。

  专家介绍,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因含有多个双键,且第一个不饱和键位于碳链甲基端的第三位而得名。这类脂肪酸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据此前曾有研究报告指出,胰腺癌的发生与慢性炎症有关,而来自鱼类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炎症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可能因此降低了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胰腺癌的发生与许多不良习惯有关联

  专家表示,其实在医学界,虽然胰腺癌的病因不清楚,但是已经发现它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吸烟、饮酒、肥胖、缺少运动、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幽门螺旋杆菌、“三高”饮食 (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等等都被视为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此外,有研究已经提示,抑郁的心情,过大的精神压力、精神创伤都与胰腺癌发病密切相关,因此,除去多吃鱼预防胰腺癌外,警惕这些发病因素也是至关重要。

  专家提醒,目前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在45岁以上,尤其是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应高度小心;初发糖尿病,一段时间内血糖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也要高度警惕胰腺癌;有家族史的病人,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这方面病史,也要高度怀疑;还有胃大部分切除后的病人,一般20年以后出现这种情况;一些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的人,也要小心。

  筛查胰腺癌可分三步走

  此外,在检查方面可分三步走,专家提醒,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石症,早期可作腹部的超声检查再加上抽血查肿瘤标记物(如CA19-9等);如果发现肿瘤标记物CA19-9升高或者B超检查有异常,就要进一步做MR或CT检查,或作超声内镜检查;当难鉴别的时候,可做一些PET-CT或者腹腔镜的检查。通常,经过这些检查,大部分的早期胰腺癌都可以发现。

  此外,对于以上提高的高危人群,建议至少半年要体检一次,抽血、作B超或者CT检查,至少一年要两次。
2条评分金币+13
姜谷粉丝 金币 +3 - 2018-10-13
妞妞乐乐 金币 +10 辛苦了,感谢您无私奉献的精神! 2017-08-08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