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厚的文化和传统跨越时空,感染了全世界,为不同种族民族的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每每听到他们的由衷赞美,我们都会感到祖国的伟大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开罗的朗姆西斯火车站尚在维修中,到处都是建筑垃圾。我们穿过混乱的脚手架后,才终于到达月台。
这趟开往上埃及的火车不设卧铺。12月的埃及是旅游旺季,sleep train的车票几天前就已全部售罄。好在一等座状况也不错,虽然看上去陈旧了些,但6个人的包厢空间很宽敞。
埃及的火车票是打印加手写,而且奇怪的是从开罗去阿斯旺居然票价和去卢克索一样。要知道,这两者之间还要坐至少2个小时车呢。
无法躺倒让这火车上的一夜显得无比漫长,大家睡得都很累。早上7点已经无人在眠。
埃及铁路没有全封闭,所以速度不快,但却是复线。皇帝说,铁路信号机还是中国70年代前的那种扬旗,但估计是换了长轨的缘故,车子跑起来很稳。
在铁路道口等待火车经过时的路边景象——车与骡子并驾齐驱
埃及南部主要农作物是甘蔗、水稻和蔬菜,铁路两边一片葱绿,几公里外则是沙山。农民的房子都是土质的,和沙子一个颜色。偶尔也能看到一些刷了颜色,是那种非常显眼的绿色或者粉色。但是不管多么破败的房子,大部分的屋顶上都树立着或大或小的锅盖--电视天线。
村妇哼唱:你带着老婆坐火车,我唱着歌还看小骡。
皇帝瞥了她一眼:我带的老婆傻呵呵,不认啥是驴和骡。
下车后,我俩直奔尼罗河而去。在见到水的那一刹那,所有的疲倦烟消云散。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来源于拉丁语nil——意为“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他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二是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尼罗斯(nilus)的名字演化来的。
尼罗河(Nile)是世界第一长河,源于非洲东北部的布隆迪高原,流经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扎伊尔、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埃及等9个国家,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终注入地中海,全长6600多公里,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跨国河流之一。
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集而成。尼罗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古埃及既诞生在此。至今,埃及仍有96%的人口和绝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这里。 所以说,尼罗河,是埃及的生命线。
所有的生活都围绕尼罗河展开,所有的传说都因这条河而源远流长。 埃及人民称自己是尼罗河的儿女。 他们唱道:“尼罗,尼罗,长比天河”。
但是,这条和并不厚道。每年洪水季节,尼罗河的泛滥不仅给埃及带来了富饶的土地,也带来了噩梦般的毁灭。 而金字塔的建成据说也跟河水涨跌关系紧密——人们就是利用水将无数的建筑材料运送到目的地,然后等待水退后再开工。
科技驯服了尼罗河,让她所有的野性都因为阿斯旺大坝的修建而丧失,人们也因此不再惧怕洪水。如今,这条埃及人的生命之河温柔而淡定,水上的那点点白帆恍若盛世里的羽衣霓裳,夜夜笙歌。
洁白的鸬鹚高傲地仰着头,在船舷上悠闲地踱步。
憨厚的努比亚小伙儿奋力放下沉重的帆布,这船儿要载着我们去看尼罗河日落。 在承载了几千年幽幽文明的水上,我们和法老一起欢送太阳的归去,然后期待次日重生。
光辉洒了一身,我们用得了太阳福荫的双眼去看那山,那船,那些人。人人脸上都充满了满足和欢乐。
也许,只要我们日日深思如何在死去后活得更开心,人生就没那么辛苦?
死,在埃及,原本是不存在的。 他们坚信永生,和轮回。
寒鸦背日,倦鸟归林。 亲,你在等待什么?
夜幕渐渐落下,影,渐冷。
所有的故事都该有个结局。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墓志铭。无论是金字塔,还是无字碑,或者一掊黄土。
只有尼罗河水依旧。
尼罗河对岸的努比亚村庄里有一座博物馆,爬上博物馆靠河的高台俯瞰尼罗河,万千风光尽收眼底。在这里留影,我们的爱情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条伟大的河流一样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