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011阅读
  • 0回复

[医学杂谈]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了产生恐惧和消除恐惧的神经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人地

UID: 1627269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279590
金币
35345
道行
36950
原创
101
奖券
39
斑龄
0
道券
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16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最后登录: 2024-11-15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5-19
— 本帖被 疾风-劲草 执行加亮操作(2017-05-29) —

       恐惧是植根于人心底的一种复杂的情绪,适当的恐惧可以帮助人们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如果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正常范围,则会给人们带来困扰,甚至出现焦虑症和恐惧症等神经官能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搞清楚大脑认知恐惧和消除恐惧的机制,帮助那些被恐惧梦魇包围的人们重新回到阳光下。
  最近,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使人们对于恐惧的发生和消除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该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副教授伊丽莎白·费尔普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产生恐惧和消除恐惧的神经机制。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因为只有了解消除恐惧的机制,才可能人为地干预这个过程,利用药物或者其他方法缩短这个过程。
  费尔普斯和她的同事发现大脑中一个称为杏仁体的区域在恐惧认知和消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而腹内侧额叶皮质层则对维持恐惧的消除过程有重要作用。他们的发现发表在9月16日出版的《神经元》杂志。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模拟了恐惧的认知和消除程序。他们首先给受试者呈现两种颜色(蓝和黄)的信号,其中一种信号伴随有适度的电击。经过反复刺激,受试者逐渐获得了对电击有关的颜色信号的恐惧感。然后研究人员在呈现信号的时候逐渐降低电击的强度,以致最后完全停止电击。受验者对恐惧的认知经过这个过程被消除掉。
  那么在恐惧认知和消除过程中,大脑哪个部位在起作用呢?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对受试者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现在已经成为神经科学家研究大脑功能的最有力的武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测定大脑各个区域的血流量,而血流量越大,代表这个区域的脑活动也越强烈。
  “我们之所以将目标集中在杏仁体和腹内侧额叶皮质,是因为在大鼠身上进行的研究已经表明这两个区域和恐惧情绪密切相关,”费尔普斯解释说,“我们发现杏仁体在恐惧的早期认知过程起重要作用,而腹内侧额叶皮质看起来对维持恐惧的消除过程更重要。如果一种药能作用于杏仁体,那么有可能对焦虑症和恐怖症有治疗作用,”费尔普斯补充说。他们所采用的恐惧认知和消除模型已经用于焦虑症治疗药物的筛选工作。
  “如何消除恐惧和焦虑是现在研究的热点,我们的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在大鼠身上得到的结果同样适用于人类,那些动物模型其实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人体,可以研究人类的焦虑障碍以及其他的神经功能性疾病。”
  美国第拉华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杰弗里·罗森也承认:“这些发现确实再现了在大鼠身上获得的结果,杏仁体和腹内侧额叶皮质与恐惧的认知及消除之间存在联系。这些发现可以帮助药学家开发出治疗恐惧症和创伤后紧张综合征的药物。”

碰上难题,我们经常百思不得其解,但往往又会“灵光一闪”,心里豁然开朗。其中奥妙何在?日前,从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国际“人类脑成像”大会传来消息,我国心理学家罗跃嘉、罗劲等对“灵感”发源地——大脑“扣带前回”的发现,初步揭开“灵感”的神秘面纱。
  “脑筋急转弯”突破思维定势
  “灵感”的同义词——“顿悟”在英语里用拟声词“Aha”(啊哈)表示,非常形象生动。据介绍,对“灵感”的科学定义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1917年,德国心理学家柯勒发现了“顿悟” insight 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之后,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对某一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势,即形成一种固定的观点或模式;只有打破这种不适当的假设,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常说的“脑筋急转弯”。
  关于“脑筋急转弯”的经典题目很多,有一个是“三横三纵九个点,要用一根线不断笔地将它们连接起来,最多转折三次,怎么办?”要解决这个问题,把思维局限在九个点之间是不行的,必须让线条突破某种既定的思考范围(右下图)。这正是所谓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了。可见,“顿悟”这一思维的突然转变,正发生在思维定势被突破的刹那之间,然后给人以恍然大悟的感觉。
  历史上,众多科学猜想、新思想莫不从顿悟中得以诞生。189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设后,许多人为了维护经典物理,对已有理论进行了这样那样的修修补补。只有爱因斯坦独具慧眼,紧跟“感觉”、大胆想象,创立了“量子假说”,全新的量子物理学由此诞生。爱因斯坦一直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他的成功,正在于敢于打破常规、跳出思维惯性的束缚。然而,“顿悟”过程产生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人们至今仍一无所知。
  
实验材料竟然是传统谜语
  为解开“灵感生于何处”这一谜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罗跃嘉、罗劲领导的课题组,以传统的谜语做实验材料,用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记录实验参加者的脑部活动,开展了相关的研究。ERP具有毫秒级的时间分辨率,而fMRI有毫米级的空间分辨率,二者的结合是目前脑研究技术的最佳组合。
  
罗跃嘉研究员介绍,实验采用的谜语分为两类。一类比较容易,例如“虽然它挡住了你的眼睛,但你看得更清楚了”(眼镜)。另一类则较困难,例如“能挪走巨大的木头,却搬不动一枚小小的铁钉,是什么?”(河流)。研究者认为,容易的谜语不会产生顿悟,可以作为“基线”;而困难的谜语将导致顿悟,采用一种“相减”的方法,用“困难”减去“容易”,得到的相减波形或激活区,就代表了顿悟产生的心理过程与脑内活动区域。
  实验中,心理学家们绘就了分别表示“困难”(或“有顿悟”)和“容易”(或“无顿悟”)的脑电波形,相减后得到一个波峰为380毫秒的负波,并找到这条“N380”(N表示英语词Negativity——负性)波线在头皮上的分布区域。偶极子分析表明,“N380”起源大脑“扣带前回”区域,这与他们的fMRI脑成像结果完全一致。
  罗跃嘉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Crick(克里克)曾经出版专著《惊人的假说》,认为意识的“灵魂细胞”位于大脑前额叶,但一直没有找到明确的直接证据。我国心理学家取得的发现,为这一“惊人的假说”提供了科学证据。
  众所周知,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造力的核心,对提高和开发人们的创造力十分重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创造性思维并不为少数“天才”所独有,它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前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后者实际上就是想象、直觉或灵感。我国心理学家对“灵感”源泉的“勘查”和“发掘”,打开了揭秘“灵感”的大门,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大量人群存在心理疾病,还有调查说,我国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人是心理疾病患者。可有专家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张厚粲说,出现这种认知结果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一些心理学工作者素质低,根本不具有一个心理学工作者应具有的根本素质,而他们的结论对社会舆论又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对于如何改变我国现在心理学发展不均衡状况,张厚粲教授认为,首先,由于以前我国的心理学家们大多侧重的是心理学理论研究,对心理学应用缺乏关注。当务之急,应该唤起他们对心理学应用的热情,毕竟心理学的发展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服务于人民大众的。
     其次,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早规范我国心理学服务市场,明确管理心理学服务人员的职能部门。尽快制定法律法规,在明确心理学的社会与科学地位的同时,剔除那些“假冒伪劣”的心理学工作者。第三,由于目前在我国经过规范培训的心理学工作者不足一万人,还不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二十分之一。有关高等院校应注重优秀心理学人才的培养,尽早填补人才缺口。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7-05-29 23:26重新编辑 ]
2条评分金币+17
姜谷粉丝 金币 +5 - 2020-06-22
疾风-劲草 金币 +12 鼓励一下 2017-05-2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天人地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