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与健康长寿
开篇论健康,我们自然绕不过长寿的话题。最近查阅资料发现,长寿老人(90~105岁)有两个重要特征:(一)长寿老人的实践告诉我们,缺乏营养的老人是不可能耐老而长寿(特别是活到90~100岁)的;(二)长寿老人的各项血液生理平均值基本都在正常范围内。有资料显示,有人曾对城市和山区600例长寿老人(90~105岁)和老年人(60~69岁)进行血液生理值检测分析,凡有2项以上不正常(血红蛋白值偏低者例外)者,在观察期间就陆续患病和死亡;而血液生理值全部正常而居中者,五年内均存活。而且高龄期,胆固醇偏正常值上限者,多耐老而长寿。
临床实践中,医院通常以血清总胆固醇 2.9~6.0毫摩尔/升,作为成人的正常值。如果血清总胆固醇高于2.9~6.0毫摩尔/升就属于高胆固醇血症范围。而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谁不害怕?正是因为如此,许多老年人因害怕胆固醇高,而对很多具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望而生畏。老年人健康养生,该如何面对和理解胆固醇的高与低呢?其实胆固醇对于维持我们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胆固醇可以形成胆酸;其次,胆固醇用来合成细胞膜。此外,胆固醇还用来合成激素。有人曾发现给动物喂食缺乏胆固醇的食物,结果这些动物的红细胞脆性增加,很容易引起细胞的破裂。因此,可以想象要是没有胆固醇,细胞就无法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生命也将终止,长寿更无从谈起。
长寿者血清白蛋白值保持较高水平
血清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由肝脏合成。它是脊椎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运输、营养等方面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值为40~55克/升,血清球蛋白为20~30克/升,血清总蛋白的正常值为60~80克/升。有机构曾对城市和山区100例长寿老人(90~105岁)16年长期追踪观察,1981年时100例长寿老人血清白蛋白值均为38.4克/升,追踪到第8年时,96例相继死去,剩下4例(后活到100岁以上)的血清白蛋白值均为41.7克/升,明显高于死去者的水平。其中最后死亡的寿星活到105岁,他在90岁时血清白蛋白值为 36.6克/升,99岁时血清白蛋白值为41.0克/升;同时,在对城市和山区344例长寿老人(90~105岁)5年追踪观察,发现进入100岁的16例长寿老人血清白蛋白值均为 41.6克/升。血清白蛋白偏高,正说明肝脏功能尚未衰退,修补组织的蛋白质尚能满足身体要求,生命现象还可以正常工作,为长寿提供了基础。
高龄者胆固醇偏高多耐老而长寿
法国有人曾对一组85岁老年人群作5年追踪观察,发现血清总胆固醇在4毫摩尔/升及以下者,比血清胆固醇在7毫摩尔/升者死亡率增5.7倍。有研究显示,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者,其危险性可能与胆固醇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意大利有人曾对3120名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为期12年随访研究,发现较高水平“坏”胆固醇会降低老人患心力衰竭的风险,也降低女性老人的死亡率;荷兰的研究人员在对724名平均年龄为89岁的老人进行长达10年的研究,发现血总胆固醇水平增高者与血总胆固醇水平低者比较,前者死于心脏病、癌症和感染的可能性明显低于后者。
医学专家分析认为,胆固醇缺乏可能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导致老年人死亡危险性增加。因为人体构成单位是细胞,细胞外面及细胞内各个零件均有薄膜包裹,这些薄膜总称生物膜(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出入,全靠生物膜控制,药物效果的产生,信息的传递和免疫反应均与生物膜有关。为此,建议肥胖和胆固醇过高的心血管病患者,适当控制胆固醇摄入是需要的,但应用降胆固醇药物宜慎重,对于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中血胆固醇增高者,一般不宜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胆固醇对于健康长寿的意义
每个人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脂、磷脂和固醇类三类,胆固醇就属于固醇类,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固醇。早在18世纪初期,科学家们第一次从胆石中提取出胆固醇。人体中胆固醇的总量大约占体重的0.2%,各组织中的含量相差很大,例如骨质中胆固醇含量最少,按每100克骨质计,骨质约含胆固醇10毫克,骨骼肌约含胆固醇100毫克,内脏含胆固醇多在150~250毫克之间,肝脏和皮肤含量稍高,约为300毫克。脑和神经组织中胆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组织约含2克,其总量约占全身总量的1/4。
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的重要物质。它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体内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如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胆汁酸的重要原料。胆固醇存在于细胞的各种结构中,嵌在磷脂双层之间,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以发挥细胞膜结构的功能。胆固醇又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用以支撑人体内所有细胞的结构形状。我们机体内有一种免疫细胞叫T细胞。T细胞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在胸导管内高达95%以上。T细胞的表面有一层生物膜,称细胞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胆固醇不仅构成细胞膜,而且游离的胆固醇还影响T细胞膜的功能与作用,成熟的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分子结构,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它在体内流动,发挥监控免疫的作用。一旦人体缺少胆固醇时,细胞膜组织就会遭到破坏,白血球的功能及活性减弱。有资料显示,机体内胆固醇过低的人,患结肠癌的机会是胆固醇水平正常人的3倍,患其他癌症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胆固醇若缺乏,神经传导速度就会减慢,大脑思维变得迟钝,还会加速神经细胞老化;缺乏胆固醇,激素合成会受阻,同时性激素分泌减少,性功能会下降,衰老便会提前到来;胆固醇缺乏,胆汁酸的合成和分泌不足,会影响消化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导致一系列维生素缺乏症。
胆固醇对老年人防病的作用
人体胆固醇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另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附着于血管壁上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附着于血管壁上却能对血管起保护作用。要减少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同时设法消除导致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种种因素。
70岁以上的老人,胆固醇水平不能太低。这是因为胆固醇水平低的老人,血管脆弱极易破裂出血而中风。对老年人来说,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很重要,血液的压力能让血管穿孔,但机体会用胆固醇来修补这些小孔 。如果胆固醇浓度适中,这些小孔可以被修补填平;如果胆固醇浓度过低,血管的脆性就会增高,从而容易(使患有高血压的人)发生破裂出血;况且人到了晚年(特别是70岁以上老人),胆固醇(以及许多抗癌微量元素)的含量会随年龄增长而减至最低。
日本学者柴田博教授,他根据4年来一直跟踪的195位65岁老人健康状况得出“总胆固醇数值越高的人越不容易陷入抑郁状态”的结论;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黄学美教授提出,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低的人易患帕金森氏症,且男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事实上,人体中的胆固醇主要是身体自行合成的内生性胆固醇,约占总胆固醇的2/3。胆固醇有约30%来自膳食,70%则来自体内的合成,若严格限制膳食中的胆固醇,则体内合成将增加;反之,若膳食摄入的胆固醇较高,则体内合成将减少。在一般情况下,二者保持动态平衡。其实,引起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原因不是胆固醇本身,而是胆固醇中的氧化物和低密度脂蛋白。所以,科学的饮食以提倡适量摄入胆固醇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胆固醇高能不能吃蛋黄?
网友问:不少人认为鸡蛋黄含胆固醇高,因而对鸡蛋敬而远之。特别是在健康体检后,有些人发现自己的总胆固醇稍高,就不吃蛋黄了。这种观点对不对?
专家答:蛋黄营养丰富,吃鸡蛋不吃蛋黄,相当于买椟还珠。因为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分、钾和比较纯的蛋白质,鸡蛋中几乎所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叶黄素等营养成分都在蛋黄里。
其实,很多人对胆固醇并不了解。人体胆固醇有好坏之分,坏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原料和维生素A的载体,含量太多时才会增加患心脏病的危险,而好胆固醇能够保护心脏。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例如蛋黄),可以降低人体内甘油三酯、提高好胆固醇、降低血糖和血压,避免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如果长期不进食含胆固醇食品,造成胆固醇水平过低,血管壁会因此变得脆弱,有可能引起脑出血,还可能导致皮质激素合成减少、机体免疫力减弱,不利于身体健康。
科学家在近年的研究中发现,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卵磷脂含量也很丰富。卵磷脂是一种很强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有利于脂类透过血管壁为人体组织所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美国营养学家从鸡蛋中提取卵磷脂,让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天食用,3个月后,患者血清中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卵磷脂用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也收到较好的疗效。这说明鸡蛋里的卵磷脂对高胆固醇有治疗作用。此外,卵磷脂在肠道内被消化后,释放出一种叫做胆碱的物质,可直接进入大脑生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健脑物质,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均有保持和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所以,科学的饮食方法提倡适量摄入胆固醇。高胆固醇患者尤其是重度患者,因胆固醇代谢存在障碍,可以适当控制蛋黄的摄入量,两日吃一个鸡蛋为宜,同时应限制其他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墨鱼等。还要注意适量运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经常食用木耳、海带、大蒜、洋葱、燕麦、苹果、山楂等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胆固醇高能不能吃蛋黄”的内容,有相关问题请点击全国在线咨询平台,医生会为您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