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641阅读
  • 0回复

靠海种麦青,榨汁供全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假正经也

UID: 1801544

精华: 136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7610
金币
88226
道行
18910
原创
538
奖券
560
斑龄
0
道券
291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1260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最后登录: 2023-06-1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1
— 本帖被 wang007878 执行加亮操作(2017-03-22) —
     清明节日益临近,在申城各大点心店前,排队购买青团的消费者络绎不绝。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正在此时,浦东南汇的一处工厂内,同样是热火朝天。汩汩的麦青汁经过管道流入桶中,被分装转运到各家食品厂,确保了青团能够绿油油地应市。记者日前独家探访了上海唯一的麦青汁生产企业乔康种植园,揭开青团之青的由来。
  20分钟即可榨出麦青汁
      温暖的午后,阳光照进厂房,留下几道光影。车间内早已传来了隆隆的机器轰鸣声,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扑鼻的自然麦香。乔康种植园园长俞炳章弓着身,仔细调整着磅秤的刻度。“一百斤,可以了。”刚说完,两个职工提着一袋过完秤的麦叶走进清洗间。
      “每天新鲜收割下的麦叶就有两万斤。”俞炳章说,麦叶送到厂里要经过多道清洗,然后再通过机器压榨。车间里的每个职工几乎都“全副武装”,除了工作服外,还穿戴有雨靴。“麦叶要放到大缸中清洗,整个过程中又少不了加水,水花四溅,肯定地上都湿透了,每天都是踩在水中工作。”记者看到,生产车间里堆着几十个120斤规格的大桶,还配有五口大缸,光是缸的直径就有约2米,据透露,装满一缸,就有1000斤麦青水。
      推上电闸,启动机器,从机器的入口处加入麦叶和水,经过前前后后三道压榨工艺,绿油油的麦青汁就从管道中缓缓流出,整个过程仅仅20分钟。一旁,搅拌机不停转动,麦叶的残渣,一点点掉落出来。“这就是原汁原味的香草味道。”俞炳章用手指了指。他的双手黝黑而粗糙,一道道深深的纹路像是刀刻的一般。麦青摸得多了,手上的绿色早就难以褪去,连指甲缝里也嵌满了。因为长期浸泡水中的关系,他的手指也显得有些粗肿。但他似乎却并不在意,虽然是园长,但每天他都在第一线和职工们一起工作,哪怕是午餐也是一起吃大锅饭。“我不是什么老板,我和大家是一样的。”他的脸上流露出质朴的笑容。
  清晨七点开始收割麦叶
      时针拨回6个小时前。清晨七点不到,农民们就下地了。“两万斤麦苗,没有个四小时怎么来得及收割。”俞炳章说,妻子每天都和大家一起下地收割,还要给大家做示范。“麦叶高度必须在10-15厘米左右,这样提取汁液的效果才最佳。”弓身弯腰四小时,看着满满一车的麦叶,虽然累,但也是颇有成就感。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农告诉记者,自己做了一辈子农活,有时候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第二天却还是会准时下地。“习惯了这样的日子,感觉睡上一觉又是精力充沛。”
      俞炳章说,乔康种植园今年通过二级承租的方式,在曹路、南汇和奉贤分别租下了总共300亩土地,用来种植冬小麦。“这两年,随着青团市场的逐步扩张,麦青汁的需求也逐年增长,我们今年播种的土地比去年又增加了10%。”
      事实上,因为关系到食品安全,农田选择的问题也一度困扰了俞炳章很久。“我们主要是取冬小麦的麦叶为原料,利用那些种水稻、西瓜秋冬季节的闲季,正好见缝插针去种小麦。选择土地,必须要考虑土地的安全,不能有污染。”为此,从最初的金桥、到后来陈行、再到如今的曹路,乔康种植的土地步步外迁。“已经离海越来越近了。”俞炳章戏称,远离化工厂回归最自然的环境,是他的准则。“现在总算是比较稳定了。”
  “艾青”之争“青”更胜一筹
      一天生产三万斤麦青水,供应沪上130余家食品企业,一斤麦青水可制20余只青团。每天中午,前来拉货的大卡车就停在了厂房门口,等着第一批货的新鲜出炉。俞炳章说,从早上采割到下午送到食品厂,最快的一批只需要不到10个小时,新鲜的汁水还带着浓浓的香味,是最好的青团着色剂。“目前市面上9成的青团用的是麦青汁,都从我们家进货。”说起这个,俞炳章颇为自豪。
      “其实青团的青色以前就有了艾青之争,艾,就是艾草,青,就是麦青。”俞炳章说,艾草有药用价值,麦青有自然的清香,早年两者的竞争不相上下。“但是从口感上来说,艾草有一股淡淡的药草味道,颜色相较于麦青也呈暗黑色。于是很多食品企业更喜欢用麦青,因为色泽上更加鲜亮,味道上也有一种麦叶自然的清香味。”
      “一位曾经于1938年在乔家栅学生意的点心师和我说,那时候他师傅嘱咐他,每天晚上8点歇业后,要背着麻袋去三林地区挖野麦草。整整背回来两麻袋,然后自己用杵捣鼓出汁水来做青团。在那个时候,吃青团的人不多,做青团的法子也很原始。”俞炳章回忆说,渐渐的,随着产量的增加,“土作坊”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1974年,当时有食品厂的副厂长找到我,让我们生产队来做这个麦青汁,谁也没想到,一做就做到现在,做了四十多年。”
  下一个五年还要继续干
      四十多年间,机器换了一茬又一茬,俞炳章的头发也慢慢花白。“1974年的时候,总产量也就是20万斤麦青汁,还不到现在一周的量。那时候青团也才6分钱一个,年代不同啦。”他叹了口气,已经66岁“高龄”,他说,还要在这里再至少干上五年。“现在用人成本、租金成本都很高,租一亩地就要1000元,1.8-2元/斤的麦青汁利润已然不高。但有时候去浦西,看到那些排队买青团的人,想想自己还是不该放下这份事业。四十多年了,不是想扔下就能扔下的。”说着,他有些哽咽,沉吟了半晌,说出了四个字“依依不舍”。
      虽然青团的时令性很强,麦青汁生产一年也就两个多月时间,但对于俞炳章而言,其实自己一年就只能休息2个月时间。“春节一过完,就要开始收割,基本上是白团(汤团)卖完就要卖青团了,然后一直生产到5月份。扫尾工作结束后,又要布局下一年的种植土地。9月份,小麦就要开始种下了。”
      麦青汁,在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类目里,标注是“其他”。正是有了这个独一无二的“其他”,让申城的青团,一只只色泽艳丽地走向市场。(劳动报)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