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969阅读
  • 0回复

[保健养生]寒露来了,赶快收好这份养生“三字经”[5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citichmcyu

UID: 886391

精华: 1
级别: 得道成仙
 

发帖
24298
金币
7412
道行
2615
原创
767
奖券
290
斑龄
4
道券
3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3381(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6-27
最后登录: 2022-12-0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 本帖被 疾风-劲草 执行加亮操作(2016-11-06)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今年是10月8日。它是第一个提到“寒”的节气,天气开始转凉,民间有“白露白花花,寒露添衣裳”之说,中医养生方法却强调“秋冻”。
  究竟“寒露”时节的养生要点是什么?什么样人的适合“秋冻”?正确“秋冻”的方法是什么?《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流传已久的养生保健谚语。“秋冻”是说秋季到来之后,不要气温稍有下降就立即增衣,应有意识地让身体适当“冻一冻”,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为适应寒冷的冬季做好准备。
  但有些人即使是在早晚气温较低时,也穿得非常单薄,甚至在冷空气来临时,也仍然恪守着秋冻的信念,结果染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所以,秋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遇冷不穿衣”,应根据以下三个原则科学地进行。
  秋冻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患有下列疾病的人切勿盲目秋冻
  1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这是因为,当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交感神经会比较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引起血压上升,心、脑负荷加重,加上“秋燥”常引起体内缺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
  2
  慢性胃病
  秋天是胃病的多发季节,且深秋时节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可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有慢性胃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
  3
  呼吸道疾病
  有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从而诱发气管、支气管或小气道的痉挛,使得上述疾病复发或加重。
  4
  关节炎
  患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常反复出现腿部胀痛、沉重感,受寒后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关节疼痛,或伴有肿胀,行走不便等。因此,关节炎患者从秋季开始就应注意腿部保暖,避免受寒后引起关节疼痛加重。
  5
  糖尿病
  糖尿病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手足麻木、疼痛,严重者可表现为坏疽。寒冷刺激不但会加重糖尿病,还可能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血管神经病变进一步加重。
  此外,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以及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也不宜进行“秋冻”。
  应因时而异,看“天”行事
  •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南北气候有别,秋冻应因地而异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
  • 南方秋凉来得较晚,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甚至入冬后也不太冷,因此不必过早、过快地添衣,应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 北方秋凉来得较早,昼夜温差变化大,早晚气温较低时应及时增添衣物,以防着凉。此外,对秋冻的理解不应局限于天气寒冷而不急于增衣保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要想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锻炼。

  就耐寒锻炼而言,在身体状况和生活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常年坚持洗冷水浴或游泳,是增强身体御寒能力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
  此外,还可经常散步、跑步、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新陈代谢越旺盛,耐寒能力就越强。
寒露养生三字经
  
  颈腰脚,三保暖
  寒露之后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以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症状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另外,广播体操里的腹背运动和蹲起运动都能很好地温暖腰背,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 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以外,还可以利用晚上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做完运动,再用热水泡脚,可舒筋活血,温暖全身。
  酸甘润,解干燥
  随着人体阳气收敛,养生需遵循“收”的原则,保养阴精,以顺应秋冬养阴的原则。仲秋至深秋,燥邪当令,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失水分。因此,秋季饮食应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
  中医学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因此,秋季适宜多吃雪梨、蜂蜜、银耳、百合、莲子、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
  喝足水,防脑梗
  每到气候变冷,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有脑血栓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栓塞。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 此帖被疾风-劲草在2016-11-09 17:07重新编辑 ]
1条评分金币+16
疾风-劲草 金币 +16 鼓励一下 2016-11-09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