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1236阅读
  • 1回复

[美食文化]倾听一瓣心香,品味禅茶菊语[21P]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huozm32831

UID: 329002

精华: 1097
职务: 超级斑竹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06554
金币
71
道行
19523
原创
29307
奖券
17354
斑龄
191
道券
10129
获奖
0
座驾
 设备
EOS—7D
 摄影级
专家级认证
在线时间: 202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9
最后登录: 2024-12-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 本帖被 smlz 执行加亮操作(2016-10-12) —


  寒露过后,鸿雁南飞,菊有黄华,秋意是愈发的浓了,天也渐渐地凉了......“咋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寒露来临,就给列位奉上一杯茶,一杯大宋朝最流行的抹茶吧!

  茶,是我国的“国饮”,用我国传统医药学的说法,茶叶因品种、产地不同,便有寒温甘苦等不同的茶性,对人体的功效作用也各异,因此,按季节喝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一般来说,春天喝花茶,解春困、除寒邪;夏天饮绿茶,消暑、解毒、去火、降燥;秋天喝青茶(乌龙茶),益肺生津、清除余热;冬天饮红茶(包括普洱茶的熟茶),生热暖腹、抵御寒冷。

  “茶”字由三部分组成,“人”处在“草”与“木”之间,对这样一个汉字的臆测,不由得让人由茶想到了禅,进而对“茶禅一味”有了点朦胧的感觉了。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些烟火气。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


  来到开封,“铁塔公园”作为本届开封菊花文化节的另一个主景点,这里主要以“禅茶菊语”为主题,菊花景点融合佛家祈福文化,营造禅悟空间,同时以“一带一路”城市旅游联盟为主题,融入时代特点,传递着“一带一路”的梦想和祝愿。

  在铁塔公园的一间古香古色的茶室里,好客的主人专门为我们演示了宋代“抹茶”的制作过程。

  俺是一好茶之人,家里储存了二十多种茶叶。可以说,俺家里绿茶、花茶、黄茶、红茶、青茶(乌龙茶)、普洱茶样样俱全,种类绝对不比普通茶楼的少,然而对于“抹茶”的制作,俺还是第一次见,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抹茶(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是将春天采摘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抹茶的制作,必须经过三道工序,先是“温碗”,先把茶碗连同茶筅(一种茶刷)一起用开水烫过。接着是“调膏”,将茶末加水在专用的茶碗里不停地搅动,据说要加七次水,直到将茶末调成浓浓的糊状。最后是“点茶”,用茶筅按照“W”的轨迹贴着碗底前后刷搅,使之拌入大量的空气,形成浓厚的泡沫。




  确实,用茶筅点茶喝太耽误时间,自明代以来,就不再流行抹茶,而改用茶叶,冲泡喝汤,弃置茶渣。现在,抹茶更多的被用来制作各种精美的食品,绿色的抹茶食品成为餐桌上绿色的鲜花,受到人们的追捧和享用。

  禅茶一味,淡雅如菊,在抹茶馥郁浓烈的香气背后,是倾其所有的付出,甚至粉身碎骨。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

1条评分金币+19
smlz 金币 +19 优秀文章,支持!n神马都是浮云 2016-10-12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离线wcg112233

UID: 318653


发帖
49750
金币
104983
道行
1736
原创
6
奖券
1120
斑龄
51
道券
55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5047(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10
最后登录: 2023-03-0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3
这个看上去还是很讲究的但是主要的还是文化内涵
1条评分金币+1
smlz 金币 +1 回复认真,加分鼓励 2016-10-14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