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天气,全球各地也频发极端天气,引起人们对健康的忧虑。雾霾是什么?怎样正确认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何防护?这些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
雾霾、PM2.5都是什么?
雾霾(fog and haze)是雾和霾的组合词,是一种天气现象。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
霾的水分含量低于80%,因含有灰尘、硫酸、硝酸和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微细的粒子而呈黄色、橙灰色。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小且分布较均匀,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PM是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PM100是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即每立方米空气所含直径>10μm,而≤100μm的颗粒物的量,这样的颗粒物通常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不能沉积到下呼吸道,所以对人体的致病作用不大。
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空气悬浮颗粒物为PM10和PM2.5,均为呼吸道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2.5μm,而≤10μm的悬浮颗粒物含量。它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但主要沉积在大小气道,若年均PM10>20μg/m3,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PM2.5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直径≤2.5μm(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的颗粒物量,被吸入人体后不易被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因此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 2.5对健康有哪些影响?
PM2.5颗粒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不容易被阻挡而进入末梢气道、肺泡,甚至血液,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和精神等。PM2.5颗粒可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的发作,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一致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严重。国外研究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每上升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可增加3.4%,心血管病增加1.4%,每日总死亡率上升1%。据欧盟报道,PM2.5可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雾霾天气与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有关,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肺源性心脏病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因雾霾而触发。雾霾还可导致人们的心理障碍、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压抑等症状,其中首当其冲是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然而,至今人们对雾霾的科学认识仍远远不系统、不完整。它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哪些、有多严重,都尚无权威结论。对具体患者而言,疾病是否由雾霾引起很难确定,因为雾霾对人体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也有个体体质因素及对雾霾成分敏感性的因素。
如何自我防护雾霾?
强雾霾天气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程序,因此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格外重要。以下几点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1。 佩戴防护口罩。空气污染严重时,戴普通口罩起不到防雾霾的作用,但仍有一定的挡风、保暖和减少空气中病原微生物侵入的作用,然而必须按要求经常更换或清洗。目前市售的“防雾霾”口罩,其透网滤孔径较小,可能影响呼吸顺畅度,不太适合儿童、老年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相对而言,市售的带有活性炭的口罩可能比普通口罩的防雾霾作用好一些。
2。 关闭门窗,减少外出及户外锻炼。正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佳方法。但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特别是对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和孕妇等减少雾霾的侵害有一定的作用。雾霾一般在早上比较严重,到了下午和傍晚,则会逐渐减轻,因此遇上雾霾天气时,最好暂停晨练,将户外锻炼改在室内进行。
3。 安装空气净化器。值得注意的是,应选择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臭氧及其他副产物的净化器。使用中应按说明定期更换过滤机吸附材料,防止二次污染。酌情使用湿化器。室内湿化器的使用有助于增加空气的湿润度,减少室内灰尘的飞扬。
4。 注意个人卫生。雾霾天出门后进入室内时,要及时进行个人卫生,如洗头、洗脸、洗手、漱口、清洁鼻腔等,以防止PM 2.5对人体的危害。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清除脸上、皮肤粘附的灰尘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的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但要避免呛咳。
5。 宜清淡饮食,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及抗氧化的食品,可帮助清除雾霾携带的污染物在体内形成的自由基;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并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除此之外,多吃些梨、百合、枇杷、橙子、橘子等水果。据报道,饮用罗汉果茶能及时清肺化痰,可以解决嗓子干燥、咳嗽的问题,同时减少空气污染对肺部的危害。多喝水有利于提高皮脂腺的防御和抗病能力。
6。 加强心理疏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雾霾从心理上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容易发生胸闷、憋气、心情抑郁,甚至急躁等症状。应及早给予心理疏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吸烟可导致PM 2.5浓度瞬间升高,应及时戒烟,减少对机体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