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既然和贾蓉清清白白,那她脸红什么?
王熙凤和贾蓉之间,实际上清清白白,啥事也没有。王熙凤在贾府那样高的地位,又是那样磊落的一个人,确实不可能和贾蓉做这种事。
既然王熙凤和贾蓉之间清清白白,那她见到贾蓉,脸红什么?
这个质疑可谓一针见血,对呀,既然王熙凤和贾蓉之间啥事也没有,那她为什么要害羞,要脸红,这如何解释?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看有关这个情节的两个《红楼梦》版本。
第一个版本,也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这个版本。该版本有关这段情节的原文,是这样的:凤姐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便向窗外叫:“蓉儿回来!”外面几个人接声说:“请蓉大爷回来呢!”贾蓉忙回来,满脸笑容的瞅着凤姐,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吃茶,出了半日神,忽然把脸一红,笑道:“罢了,你先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答应个是,抿着嘴儿一笑,方慢慢退去。
上面是我们现在经常能看到的一个版本。
还有一个版本,对这段情节的描写则是这样的:贾蓉忙复身转来,垂手侍立,听何指示。那凤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 又笑道:“罢了,你且去罢,晚饭后你来再说罢,这会子有人,我也没精神了。”贾蓉应了一声,方慢慢的退去。
这个版本,大家已经很少能看到。
之所以在这里列出这两个版本有关这段情结的详细原文,就是要请大家仔细看这两个版本之间有什么不同。相信,只要稍微有些阅读能力的读者一比照,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传递出来的信息大相径庭。
第一个版本,王熙凤的脸是红的,贾蓉也一脸轻佻的笑容瞅着凤姐,是读者就能看出来,他们二人,关系不太正常,是婶子不像婶子,侄子也不像侄子,从里往外,透出一丝暧昧的气息。
第二个版本,贾蓉俯首帖耳,对王熙凤这个婶子百般的尊重,不敢有丝毫轻佻之态。王熙凤这个做婶子的,也端着架子,虽然是笑了一下,但一点不失长辈的威严。
同样一件事,但这两个版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却有天囊之别。这一点大家没意见吧?
好,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第一个版本是程高本,也就是高鹗续写《红楼梦》的那个版本;而第二个版本,是甲戌本,是脂砚斋批注的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红楼梦》版本。也就是说,在曹公笔下,本来凤姐和侄儿贾蓉是清清白白的,但到了高鹗笔下,经过高鹗的改动、增删、甚至曲解,味道全变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明明有很多条理由证明王熙凤的清白,但却始终没法解释为什么王熙凤会在贾蓉面前脸红的原因所在。
程高本对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红楼梦》犯下的错,绝不止这一个例子。他们在续写后四十回的同时,对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做了很多出的改动。事实证明,这些改动很多时候都曲解、削弱、丑化、抹杀了作者的原意,比如宝玉取裙子香菱换。这一段脂本写得本来很单纯,两者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可是程本却改得很暧昧,仿佛两者有私情。再比如,宝玉去看望晴雯遇到她嫂子,曹雪芹本意是通过这样一个看起来不堪的女人来证明宝玉晴雯二者的纯洁关系,可是程本却削弱了这一点,大写晴雯嫂子的不堪之处。
程高本之所以出现如此多的狗尾续貂,倒未必是故意曲解曹雪芹的原意,更多是因为程高二人与曹雪芹本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艺术素养、文笔功力上存在巨大悬殊,是呀,几百年也难出一个曹雪芹,他们的文学修养,哪里能和曹公比?
程高他们错就错在明明不如曹公,还要自不量力地做自以为是的改动。
看来,我们现在读《红楼梦》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实在不能怪我们的读者鉴赏力有问题,这都是拜程高本所赐呀。
委实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