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招安,遇到的最强阻力不是李逵,而是这两个出家人
梁山一百单八将,反对宋江招安的只有几个人。细数一下,也就七、八个人:鲁智深、武松、史进、李逵、三阮、穆弘、刘唐。
在一百零八将排完座次之后,宋江开始为他的招安造势。他写了一首满江红,其中有一句写道:“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就此,宋江要投降朝廷的心思昭然若揭。
武松历来反应迅捷,这事也不例外。他很看不惯宋江这副嘴脸,腾地就站起来向宋江开炮:“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然后第二个站出来的是黑旋风李逵。他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乌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宋江对武松,毕恭毕敬,他好言劝慰道:“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但对李逵,宋江就不客气了,二话不说,一声令下就把李逵绑了。
宋江为什么对武松毕恭毕敬,对李逵却毫不客气。很简单,武松不是他的心腹,且事事有自己的主见,又一身的本领和傲骨,不可等闲视之。说白了,宋江对武松,有所忌惮。但李逵,虽然杀人不眨眼,但他是宋江死心塌地的追随者,换句话说,李逵就是宋江的自己人,小跟班,对自己的小跟班当然就无需客气了。
第三个站起来的是鲁智深。虽然鲁智深最后一个站起来,但鲁智深的话最有份量,最能击中宋江的要害。鲁智深说:“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就冲他这句话,我就敢说,鲁智深是整个水泊梁山活得最明白的一个人。这句话不仅给宋江回答了“为什么不能招安”,还向宋江指出了招安的严重后果。一句“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直接是武松“便冷了众人的心”的升级版。可见,武松说话,还和缓些,多少还顾及了宋江一些颜面。鲁智深对宋江说出这话,那是一点不想客气。宋江招安遇到的最强阻力,就是鲁智深。
第二次公开反对宋江招安,李逵依然唱主角。这次,反对招安的还有阮小七,他虽然没说话,但他把御酒偷喝了个干净,这就是对宋江招安的强烈抗议。阮小五、阮小二虽然没出场,阮小七基本代表了他们弟兄三人的意思。反对招安,哪里少得了鲁智深,他提着铁禅杖,高声叫骂:“入娘撮鸟,忒杀是欺负人!把水酒做御酒来哄俺们吃!”有鲁智深壮胆,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杀上来。行者武松,掣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一齐发作。六个水军头领,都骂下关去了。
就此,公开反对宋江招安的几位好汉全亮相了。以后,也再没有人跳出来反对。叫人纳罕的是,苦大仇深的林冲,居然自始至终,一言未发。可见,林冲虽然恨高俅,但对封妻荫子依旧心存幻想。林冲的个性,永远当不了革命派。
在这八位反对招安的好汉中,真正强烈反对招安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鲁智深,一个是武松。
李逵,虽然反对招安,跳得也最凶,但他是宋江的脑残粉,所以,他反对招安只是口头热闹,没一点用。
其余阮氏三雄,刘唐、史进、穆弘,虽然也反对招安,但他们其本属于“敢怒不敢言”的主儿,所以,他们的力量也有限。
唯有鲁智深和武松,是最让宋江头疼的两个人。
鲁智深,这是宋朝廷体制内里唯一特殊的人,他深知官场黑暗,虽然朝廷没有半点对不起他,但他悟性高,对投降朝廷的危害认识最清醒,再加之他自由不羁的个性,所以他反对起招安来,最有诉求,也最革命性。
武松,本来对当官还心存幻想。从他两次短暂的投靠官府,一次做阳谷县的武都头,一次做张都监的护院。可知,武松想做人上人的心思还是很重。即便在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在孔家庄,见到宋江,还说要受招安;但是到了梁山之后,武松的思想明显发生了改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受了鲁智深的思想熏陶。认识鲁智深之前,武松心高气傲、嗜杀成性,甚至没有什么是非观,从二龙山到梁山,武松和鲁智深从相识到相交,到相知,情义日深,久而久之,鲁智深的世界观、人生观在他身上潜移默化,又早已惯了大碗喝酒的快活日子,自然对招安渐渐深恶痛绝。
鲁智深和武松,本是二龙山的寨主,有自己的一票人马,他们是以盟友军的形式加盟梁山的,自然不是宋江体系的人。所以,宋江要招安,遭到这两个人的反对,他的确很头疼。
但鲁智深和武松的力量还是太单薄,最终,改变不了梁山全伙受招安的命运。打完方腊之后,鲁智深和武松的选择也最明智。他们都没有做官,一个选择坐化,一个选择终老六和寺。而那些贪恋官位的其他好汉,几乎都没得到什么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