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7801728 |
2025-11-10 14:16 |
每次阅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新发现。每一次重新审视书中的人物,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大家好,我是《红楼梦大揭秘》,每天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原创内容。
 在《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中,鸳鸯哭诉自己不愿意做贾赦的小妾一事,贾母的反应非常激烈。你看: 贾母听了这话后气得浑身颤抖,只说道:我只剩下这一个值得依赖的人,他们竟然还要算计我!看到王夫人站在一旁,她又对王夫人说道:你们原来都是在哄我!表面上对我孝顺,背地里却在算计我。有好的东西就来争,好的人也想抢,剩下这一个小丫头,看我待她好,你们就气不过,竟然要拆散她,好让我受气!王夫人听后赶紧起身,不敢说话。
 那么,贾母这番话到底有何深意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贾母的情感特征,她的愤怒并不是随便发作的,而是因为涉及到宝黛的关系。这番话其实是有着深刻的含义的。林黛玉在贾府有强大的背景支持,而这个背景正是贾母。曾经有句话说:以前老太太待她好,今天在姨妈这儿再吃点也无妨。这是在提醒李嬷嬷:不要惹我,我外祖母对我怎么好你知道,自己掂量掂量。
 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曾是贾府唯一的嫡出小姐。即使是王夫人这样庸俗的人,也曾说过:说起来,你林妹妹的母亲在未嫁时,是多么娇生惯养,身份尊贵,简直像千金小姐。现在这些姊妹们,比起普通的丫头,也不过稍强一些罢了。虽然书中没有直接描写贾敏,但从贾母、黛玉、探春等人的表现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她的风采。像这样一位优秀的女子英年早逝,送走了黑发女儿,贾母怎能不感到深深的悲痛?她对黛玉的爱,既是母爱,也是外祖母的宠爱,还有她替已故女儿贾敏疼爱黛玉的情感。
 因此,贾母一直是支持宝黛婚姻的,而王夫人则偏向于支持宝钗和宝玉的婚事。两人关注的重点不同,贾母对王夫人始终不满,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来发火。
 接下来,若说邢夫人还只是为了贾赦娶小老婆,暗中算计贾母的丫鬟,那么王夫人算计的却是贾母的亲外孙女林黛玉。理解了这一点后,就不难理解贾母为何借此机会向王夫人发火了。
 贾母和王夫人性格截然不同。贾母喜欢玩乐,而王夫人则热衷吃斋念佛;贾母喜欢美食和音乐,而王夫人对此完全不感兴趣;贾母即便年纪大了,仍然能玩牙牌、行酒令,王夫人却连牙牌令都要鸳鸯代说;贾母喜欢聪明、机灵、直言不讳的女子,而王夫人更喜欢像袭人、麝月那样憨厚、温顺的女孩。
 两人性格的差异也决定了她们对事物的选择不同。那么,凤姐到底支持谁呢?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但我认为她是支持黛玉的。凤姐之所以能在贾府当家,一方面是因为贾母喜爱她,另一方面是因为王夫人重用她。如果将来贾母过世,王夫人有了宝钗做儿媳,凤姐将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呢?她只能回到贾赦和邢夫人身边了。为什么?因为王夫人重用凤姐,是因为她是自己哥哥的女儿,而宝钗也是自己妹妹的女儿。从亲戚关系上看,凤姐和宝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在姻亲关系上,宝钗嫁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宝玉,而凤姐嫁的是贾赦的儿子,这完全是天差地别,凤姐和宝钗根本无法相比。
 贾母显然明白这一层关系,后来在凤姐的帮助下,她也最终放过了王夫人。实际上,在黛玉和宝钗的竞争中,凤姐的位置也非常微妙,她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如果黛玉最终嫁给宝玉,凤姐也会继续掌管贾府的事务,因为黛玉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承担更多责任。 再来分析贾母的话,对应鸳鸯的问题也不无道理。如果再将这些情形与黛玉的命运联系起来,似乎就更为贴切了。当时,荣国府的局势是王夫人借助贾政的权力压倒了邢夫人,掌握了荣国府的管理权。接着,她促成了王熙凤与荣府长房长孙贾琏的婚事,基本上让大房无话可说。 她现在要做的是把宝钗嫁给宝玉,这样一来,荣府的玉字辈少奶奶李纨是她的儿媳,王熙凤是她的侄女兼侄媳,宝钗则是她的儿媳,这样一来,整个荣国府的未来几乎都由王家掌控,这相当于把贾母架空了。而邢夫人则通过劝鸳鸯嫁给贾赦的手段,试图揭露王夫人的阴谋。 王家一直有通过嫁女儿来扩充势力的传统。王子腾风头正劲时,很多人都愿意与他结交。王夫人和王熙凤先后嫁入贾府,薛姨妈嫁入薛家,之后王子腾的女儿又嫁入了保龄侯史家。虽然王家有一定的权势,但在这盘棋局中,王夫人并不是一个精明的棋手。 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的立场都会发生变化。正如《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对联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真假之间,立场的改变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结局。虽然最后黛玉和宝玉并没有在一起,但他们曾尝试过,只是由于黛玉的身体状况过于虚弱,未能如愿。 在临终时,黛玉为了澄清事实,忍着病痛表白自己是清白的,她最后艰难地说道:宝玉,宝玉,你好……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你好狠心或者你好绝情之类的话。 《红楼梦》有一梦,吸引了无数后人痴迷。感谢大家抽出时间仔细阅读,本文是《红楼梦大揭秘》的一些小小见解和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