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谷粉丝 |
2025-11-05 00:24 |
每个人都有一段甘之如饴、如琥珀般温润的年华,那一定是童年的时光。 曾经,书包很轻,放学的校门口飞出一群欢乐的学童 ,在追逐奔跑中笑得叮当作响 。男孩喜欢斗鸡、扯铃、打弹珠、玩皮弓、扳手腕之类,利用弄堂的四个角就能玩一场“抢角”,不知不觉中练就一身好体力。奔跑最多的玩耍当属“老鹰捉小鸡”,最紧张的非“扮野猫猫”莫属,最放松的是哼着小曲跳橡皮筋,最奢侈的是乘坐旋转电马,最蠢蠢欲动的必是春游和秋游—— 在西郊公园野餐,去银锄湖荡舟,走“勇敢者的道路”。更胆大的,是“跳山羊”,两人手臂堆叠,瞬间变形飞机大炮轰向“敌人”,四手交握又作一副移动的“担架”转移“伤员”…… 母性泛滥的乖乖女喜扮陪人家家,挑绷绷,造房子,集糖纸和纸工也是她们的乐事。早上,一根油条一碟酱油能下全家人的早饭;周末,一罐大米爆出一桶炒米花解半月嘴馋 ;烟纸店里三分五分的三角包零食 ,你一口我一口来分享。吃得简单,活得满足。 暑假,妈妈手做的棉质背带裙和连衫裙是女孩时尚的华服 ;冰水更像神奇之物,只能偶尔被批准提着热水瓶去买;堂吃的西瓜又大又便宜,可遇而不可求。最清凉的莫过于暑热中开放的夜公园,大伙一起躺在草坪,仰望夜空认知北斗,听山海经,讲故事。 秋风扫落叶的时节 ,同学们就地取材,梧桐叶梗,一路把“斗老将”玩个透。冰天雪地里,男生搓着冻紫的手打雪仗,把雪塞进同伴的衣领,也不怕雪水浸没棉鞋。腊尾的年货菜场,嘈杂的长队里夹着童声童影。年夜饭、鞭炮和压岁钱,让短暂的寒假变得弥足珍贵。一年最长的等待,总始于春季发新教科书的那天。 彼时,日历本上的每周一张红色,一百分和六十分的书包轻轻缔结未来的闺蜜和兄弟 ,更有青梅竹马秦晋之好……唱着“时刻准备着”的时光,盛满欢愉,启蒙美感,托载着一颗颗自由蓬勃的心走出校园,游出上海,奔向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