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阳光斜照在阳台上,一位年近六十的阿姨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刚买回来的新鲜芹菜,一边择菜一边和邻居聊着今天的菜价。 突然,她顺手拿了几根空心菜出来,说最近想换着吃,觉得吃多了芹菜也没啥用。

她儿子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提醒她:“ 你最近不是血压高嘛,这菜得挑着点吃。”
阿姨一愣,才反应过来,最近天转凉,血压确实不太稳定,有时候早上低,晚上又高,吃菜这事看似小,但还真不是随便就能决定的。

每年秋分一过,天气一下子就从湿热转向偏凉,早晚温差拉大,对很多有基础病的人来说,这种变化可能就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尤其是血压方面的波动,很多人没放在心上,可一旦出事就悔之晚矣。
秋天这个时候,身体的血管也跟着变得“敏感”起来。
气温一降,血管收缩,血压很容易就飙高。
有研究表明,秋冬季节高血压发作的风险比夏季高出三到五成,尤其是早上起床和夜里入睡时,更容易发生突发性的血压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药物上,其实日常饮食控制更重要,特别是蔬菜的选择,有时候就决定了血压是否平稳。
一些看似健康的蔬菜,吃法不当,反而可能让血压起伏更大。
例如空心菜,有人认为它清热解毒、富含纤维,是降压好菜,但其实这种菜如果吃多了,尤其是炒着吃,油放多了盐没少,反倒可能刺激血管紧张,造成血压忽高忽低。

再比如榨菜类的腌制菜,虽然不是绿叶菜,但很多人拿它当下饭菜吃,觉得咸香开胃,殊不知其中的钠含量极高。
一包榨菜的钠含量就可能超过一千毫克,这已经接近一整天的推荐摄入上限。
长时间这样吃,等于是在不断给血管“ 加压”。
而且腌菜中还有亚硝酸盐,长期摄入也会影响血管健康和肾脏代谢,尤其不适合原本血压就不稳的人群。

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蔬菜是茼蒿。
这个菜虽然香味独特,有不少人秋天会拿来煮汤、清炒,甚至火锅里都少不了它。
但茼蒿含有一定的挥发性精油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轻微刺激作用,有人吃完后反而感到心跳加快。
如果本身就血压不稳,再加上晚上吃了这类菜,容易影响睡眠和血管放松,从而加重血压的波动。
这种看似无害的植物,其实吃的时候真得考虑个体差异。

当然,除了要管住嘴,不吃那些容易刺激血压的蔬菜,更重要的是选择对的蔬菜来帮助稳住血压。
不是所有绿叶菜都适合血压高的人,关键要看它的钾、钠、纤维素含量以及对血管舒张的影响。
钾元素的作用在这里非常关键,它能促进钠的排出、帮助血管舒张,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日钾摄入量应在三千五百毫克左右,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摄入都偏低,特别是饮食重口味的人群,盐吃得多,钾却严重不够,这就容易让血压一直处于高位。

在这些蔬菜中,芹菜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个,但芹菜的作用其实也要分情况。
如果是生吃或者蒸着吃,保留了其本身的钾和芹菜素成分,对控制血压确实有帮助。
但如果是爆炒加酱油,再配上一点辣椒,那作用可就打了折扣。
不仅钾流失,油盐也超标。
再者,有些人本身对芹菜敏感,吃多了容易腹胀、放气,这种情况也不适合过量摄入。

说到底,想要在秋分后把血压控制住,不仅仅是多吃某些“ 好”蔬菜,更重要的是吃对方式,配合整体饮食结构。
很多人习惯一顿饭吃得特别咸,觉得凉了菜不好吃,殊不知高盐饮食是血压升高最直接的推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天钠摄入不应超过两千毫克,换算过来大概是五克盐左右,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每天的摄入量都超过了八克,尤其是在饭店外食、吃加工食品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还得注意秋天的运动量。
天一冷,很多人懒得动,窝在沙发上追剧或打牌时间变长,活动量大幅减少,这样一来新陈代谢减慢,血管弹性下降,更容易出现高血压问题。
如果能配合一些轻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广场舞、打太极,这些运动虽然强度不高,但对心血管系统有长期的积极作用,能够帮助血管维持良好的状态。

总而言之,这个季节身体对饮食变化非常敏感,不是说只要少吃油腻食物就够了,更要关注蔬菜的种类和摄入方式。
很多人以为多吃青菜就等于健康,其实吃错了菜、吃过量的调味料,反而可能让原本平稳的血压乱了节奏。
特别是家里有老人或者本身已经在吃降压药的人,餐桌上的这些细节真的不能忽视。
血压不是靠药物就能完全控制好的,饮食配合得当,效果才可能持久。

最后提醒一句,血压高低的控制涉及个人体质、药物反应、饮食习惯等多个方面,不是单靠几种蔬菜就能一劳永逸。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尤其是长期高血压患者,建议还是定期监测血压,并前往当地正规医院面诊,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调整。
说得好,“春养肝,秋养肺” 呢。这不,秋天一到啊,天气那叫一个干燥,咱孩子那小肺可娇嫩了,特别容易受影响。咱做家长的呀,就老琢磨着给孩子做点儿润肺的饭菜,可又担心选错食材。

其实啊,护肺这事儿,不一定要挑贵的,合适才是最重要的。立秋之后啊,好多蔬菜都正鲜嫩着呢,价格还特别实惠,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就像我,每年这个时候就会变着法儿地给孩子做。今天呢,我就给家人们分享三种特别适合孩子秋天吃的养肺菜。
第一种:白萝卜

白萝卜性凉味甘,归肺、胃经,能清热生津、润肺止咳,富含维生素C、芥子油等,可增强免疫力,促进呼吸道黏液分泌,缓解咽喉干痒。
推荐做法:【萝卜丝炒青椒】

1.很普通的食材,萝卜配上青椒,但炒起来就很甜;

2.白萝卜:白萝卜清洗干净,切成细丝,或者刨成丝;

3.炒香榨菜丝:热锅烧油,油温7成热时,把榨菜丝倒进去,翻炒均匀出香味;

4.榨菜炒香后,萝卜丝倒进锅里,快速大火翻炒1分钟;

5.调味:根据个人口味,依次加入盐、松茸粉,磨点白胡椒粉大火翻炒均匀;

6.味道调好后,最后加入切好的青椒丝,翻炒至青椒断生;

7.出锅前加点开水,翻炒均匀大火收汁即可~
第二种:莲藕

莲藕生藕性寒,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熟藕性温,可健脾开胃、润肺止咳。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矿物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秋燥。
推荐做法:【蒜油藕片】

1.制作好的蒜油藕片蒜香味十足,吃到嘴里十分脆爽,相当清口;大蒜用刀拍碎更容易去皮,剁成蒜末备用;

2.莲藕切片:莲藕削去外皮,用流水冲洗干净,切成薄片,再用清水冲洗几遍,将藕片中的淀粉清洗干净;

3.黄瓜切片:为了搭配好看,可以选择同样十分脆爽的黄瓜,黄瓜清洗干净,搓去表面小刺,切成薄片;
4.莲藕焯水:锅中烧开水,加入少许白醋,将切好的藕片放进去汆熟,焯水好的藕片捞出来放入冷水中过滤,控干水分备用;

5.爆香蒜末:起锅烧油,油温7成热时,下入切好的蒜末,小火煸香成蒜油,待蒜粒稍微发黄的即可关火;
6.控干水分的藕片和黄瓜片放入大盆中,倒入蒜油,依次加入香醋、生抽、盐、白糖,充分翻拌均匀;

7.制作凉拌菜一定要放白糖,但是量不能太多,能够很好的提鲜;
8.最后倒入适量的花椒油、辣椒油,混合搅拌均匀即可装入盘中享用美味了,既有脆嫩口感,又有清鲜的滋味。
第三种:茼蒿

茼蒿菜性平味甘,含挥发油、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能调和脾胃、化痰止咳,帮助肺气宣发,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推荐做法:【玉米面蒸茼蒿】

1.茼蒿菜促进食欲,消食开胃,蒸出来的玉米面茼蒿,味道真的是超级棒;

2.清洗茼蒿:新鲜的茼蒿菜一把,用流水仔细冲洗干净,放入大盆中,加入淡盐水浸泡半个小时,去除杂质;

3.浸泡好的茼蒿,捞出稍微晾干水分,再切成小段,放入大碗里,加入一大勺油,翻拌均匀;

4.大碗中依次加入面粉、玉米面粉,比例是1:1,加入适量盐,翻拌均匀,撒在茼蒿上,轻轻的抓匀;

5.起锅烧开水,上汽后,盖上盖子大火蒸5分钟,蒸至面粉熟透就可以,趁热开吃,喜欢辣的调个蘸料,口感丰富,营养也都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