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预防基孔肯雅热,要做好这一点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预防基孔肯雅热,要做好这一点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ch001 2025-08-16 16:12

来源:中国日报网
近期,广东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广泛关注。基孔肯雅热到底是什么?如何传播?怎么预防?一起来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病毒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被发现而得名,在当地语言中,“基孔肯雅”意为“变得扭曲”或“弯腰驼背”,形容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

而它最典型的临床症状,就是关节疼痛致身体蜷曲。此外,还可能突发高烧、出现皮疹,并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不过,据WHO官网,基孔肯雅热导致的重症和死亡很罕见,通常发生在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幼儿和老年人中。

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也就是俗称的“花蚊子”或“黑蚊子”叮咬传播。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要预防感染,关键是做好防蚊灭蚊。比如,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杜绝蚊子滋生环境;在家中使用使用蚊香、灭蚊剂等定期灭蚊;外出时穿长袖衣裤,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减少叮咬风险。

专家还提示,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很容易被混淆,但治疗有别,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jjybzxw 2025-08-16 18:38
基孔肯雅热:了解与预防

近期,广东暴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基孔肯雅热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1. 基孔肯雅热概述

1.1 病因
- 病毒来源: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 命名由来:该病毒最早在非洲坦桑尼亚被发现,因此得名。在当地语言中,“基孔肯雅”意为“变得扭曲”或“弯腰驼背”,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疼痛而被迫蜷缩身体的姿态。

1.2 传播途径
- 主要媒介: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或“黑蚊子”)叮咬传播。
- 传播过程: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或动物后,再去叮咬健康人时,就可能造成病毒的传播。

1.3 临床症状
- 典型症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关节疼痛,导致患者身体蜷曲。
- 其他症状:还可能突发高烧、出现皮疹,并伴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痛、结膜炎等症状。
- 严重程度: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基孔肯雅热导致的重症和死亡较为罕见,通常发生在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幼儿和老年人中。

1.4 治疗与预后
- 治疗现状:目前没有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也没有疫苗可以预防。
- 对症处理: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包括退热、止痛、止痒等措施。
- 预后情况:大多数患者在几周内可以完全康复,但少数患者的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2. 预防措施

2.1 防蚊灭蚊
- 清除积水: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杜绝蚊子滋生环境。
- 使用灭蚊工具:在家中使用蚊香、灭蚊剂等定期灭蚊。
- 个人防护:外出时穿长袖衣裤,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水边长时间逗留,减少叮咬风险。

2.2 提高警惕
-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切勿自行用药,应尽快到就近医院就诊。
- 区分疾病: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很容易被混淆,但两者的治疗方法有所不同。因此,准确诊断非常重要。

2.3 社区防控
- 集体行动:社区应组织集体灭蚊活动,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
-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基孔肯雅热的防治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基孔肯雅热虽然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但通过有效的防蚊灭蚊措施和个人防护,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共同应对这一公共卫生挑战。


查看完整版本: [-- 预防基孔肯雅热,要做好这一点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