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49岁男子尿毒症去世,医生心酸:把3样当饭吃,肾脏再好也打不住 [10P] --]

武当休闲山庄 -> 医疗保健 -> 49岁男子尿毒症去世,医生心酸:把3样当饭吃,肾脏再好也打不住 [10P]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姜谷粉丝 2025-08-15 14:01
“他才49岁啊,年纪不大,身子骨也不差,怎么说没就没了?”


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家属的哭声在急诊室回荡。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看起来还算硬朗的中年男人,竟是因为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走的。最让人心痛的是,这病不是突如其来的天灾,而是一步步“吃”出来的。
很多人以为,只有高血压、糖尿病才会伤肾,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正在静悄悄“掏空”我们的肾。
你是不是也常年把这三样当饭吃?


那位49岁的病人,我印象极深。他姓李,是个装修工人,做事爽快,话不多。送来医院时,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头昏、恶心、全身浮肿、呼吸困难。查体时,肌酐已经飙到987μmol/L,血钾高到危及生命。
家属说他常年三餐不规律,工作忙时就靠腌菜、方便面、啤酒果腹,觉得“凑合凑合就得了”。这三样,也正是他肾脏的“掘墓人”。
肾脏是个沉默器官,哪怕功能只剩下一半,也可能毫无症状。一旦发现,大多已经是晚期,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很多人喜欢吃腌菜、榨菜,觉得咸香开胃。可你知道吗?咸菜里的钠含量高得惊人,每天吃一小碟,钠摄入量可能就超标。
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持续高血压是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的主要元凶。
2017年《中华肾脏病杂志》一项研究指出,高钠饮食显著增加慢性肾病的进展风险,尤其对本身已有高血压者影响更大。


我曾经有一位病友,退休后天天喝粥配咸菜,自觉“清淡”,结果肾功能一路下滑。
方便面真的是肾脏的“敌人”。不仅钠含量爆表,里面还有大量磷酸盐添加剂,属于“隐形磷”。
过多的磷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长期摄入可引起继发性高磷血症,进而导致肾小管损伤。
2022年《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刊文指出,长期高磷饮食与慢性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尤其在青壮年人群中更为明显。


更别说方便面里的反式脂肪酸、调味包里的一堆添加剂,都是肾脏的隐形“杀手”。
很多中年男人工作一天,喜欢来杯啤酒“放松”。可酒精对肾脏的伤害远比我们想得严重。
酒精代谢会产生大量乳酸、乙醛等代谢物,这些会增加肾小球的滤过负担。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引起痛风性肾病。
2020年《中华内科杂志》一项回顾性研究就指出,高尿酸血症是中国成年男性慢性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而饮酒是导致高尿酸的高危因素。


我们常听说的“尿毒症”,其实是慢性肾病的终末期阶段。简单来说,肾基本罢工了,身体里的毒素、代谢废物排不出去,就会累积在体内,影响全身器官。
医学上称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一旦到了这一步,患者通常要依赖透析维持生命,重则需要肾移植。
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来得慢,但一旦到终点,代价极其沉重。


别等症状出现才想起来保护肾,那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肾脏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定期体检尤其重要。最基础的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
我建议你记住这三点:
第一,喝水别太多也别太少。成年人大概每天1500-2000ml为宜,不要盲目灌水。过多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尤其对已有肾病的人更危险。


第二,控制“隐形盐”和“隐形磷”的摄入。别只看盐罐子里的盐,调味包、零食、香肠、卤味里的“钠”和“磷”才是大头。
第三,远离乱用药,尤其是止痛药和保健品。很多人腰酸背痛就吃布洛芬,一吃就是一周,殊不知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肾毒性药物”的代表,长期滥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
很多人觉得,吃点重口味、喝点酒、偶尔熬夜、嗑几粒止痛药,没啥大不了的。可是肾脏就是这么个“吃亏不吭声”的器官。


它不像心脏,一不舒服就跳得你慌;也不像肝脏,一查肝功能就出了问题。肾脏坏起来,悄无声息,等你知道的时候,它已经撑不住了。
我有一个发小,厨师出身,做菜重口味不说,一天三顿离不开卤味、咸肉和酒。三年前查出尿蛋白,医生让他控制饮食、戒酒、低盐,他嘴上答应,背地里还是照吃照喝。
去年过年,突然住院,查出肾功能只剩不到25%。医生建议他准备透析,他才开始后悔,可已经晚了。


很多人问我,肾病是不是“富贵病”?是不是“遗传”?是不是只有老年人才得?
其实不然。慢性肾病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慢性病,据《柳叶刀》2023年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病患病率接近10.8%,每10个人就有1个肾脏出问题,而其中超过70%的人根本不知道。
肾病不挑人,吃得咸、喝得多、药乱吃、长期熬夜,都可能让你走上这条不归路。
现在是信息时代,不是缺知识,而是缺“怕心”。别等肾脏亮红灯,再来后悔“早知道”。

姜谷粉丝 2025-08-15 14:02
尿毒症的高危饮食因素及健康警示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其健康与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部分饮食习惯可能成为尿毒症的潜在诱因,尤其以下三类食物需高度警惕:

三类伤肾食物需严格控制
人造猪血:部分商贩为降低成本,在猪血中添加生粉、盐、甲醛及染色剂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能损害肾脏并增加致癌风险。购买时需注意辨别真伪,避免误食劣质产品1。
辣条:多数辣条属于“三无产品”,长期食用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诱发肾衰竭,医生建议尽量避免食用1。
高盐、高糖、高脂食物:虽然搜索结果未直接提及,但结合医学常识,这类食物会导致血压升高、肥胖及代谢紊乱,间接损伤肾脏,需控制摄入量。
尿毒症的致病因素与健康危害
除饮食外,多种生活习惯和疾病因素也可能诱发尿毒症,其并发症对健康的威胁极大。

主要致病因素
饮水不足与长期憋尿:饮水过少会导致体内毒素浓度升高,加重肾脏过滤负担;长期憋尿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进而诱发肾盂肾炎,增加尿毒症风险2。
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会引发糖尿病肾病,两者均为尿毒症的重要诱因(结合医学常识补充)。
常见并发症及危害
心血管疾病:50%的尿毒症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出血等。体内水钠潴留、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失调等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硬化34。
贫血:肾功能异常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毒素蓄积引发消化道出血及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贫血3。
电解质紊乱与酸中毒:肾脏排钾、泌酸功能障碍,易引发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猝死3。
肾脏健康的判断标准与养护建议
了解肾脏健康的判断标准,采取科学的养护方法,有助于预防尿毒症的发生。

肾脏健康的五大黄金标准
标准    健康表现    异常表现
头发    黑亮、茂盛    稀疏、早白
耳朵    听力清晰    耳鸣、听力下降
皮肤    红润有光泽    晦暗、眼眶发黑、眼袋明显
尿液    清澈、泡沫少    颜色深黄、泡沫多
骨骼与牙齿    骨骼强壮、牙齿坚硬    骨质疏松、腰酸背痛、牙齿松动
养肾护肾的实用方法
饮食调理:食用桑葚可滋阴补阳、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等症状;饮用蒲公英褐头须茶(玉米须茶)可利尿通淋,促进肾脏排毒2。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腹透患者禁止游泳、马拉松等项目4。
生活习惯调整:保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控制血压、血糖,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肾脏异常并及时治疗。
通过规避伤肾食物、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可有效降低尿毒症的发病风险,保护肾脏健康。

jjybzxw 2025-08-15 19:00
肾脏健康的警示:从49岁李先生的悲剧看日常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李先生的悲剧确实令人痛心,他的离世不仅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49岁,正值壮年,却因为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导致肾衰竭终末期——尿毒症,最终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对肾脏健康重视不足的缩影。

一、李先生的饮食习惯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1. 腌菜:李先生常年食用腌菜,这类食物钠含量极高。高钠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持续高血压是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的主要元凶。根据2017年《中华肾脏病杂志》的研究,高钠饮食显著增加慢性肾病的进展风险,尤其对已有高血压者影响更大。

2. 方便面:方便面不仅钠含量爆表,还含有大量磷酸盐添加剂,属于“隐形磷”。过多的磷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长期摄入可引起继发性高磷血症,进而导致肾小管损伤。2022年《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的研究指出,长期高磷饮食与慢性肾病发病率呈正相关。

3. 啤酒:李先生喜欢用啤酒“放松”,但酒精对肾脏的伤害远比我们想得严重。酒精代谢会产生大量乳酸、乙醛等代谢物,这些会增加肾小球的滤过负担。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进一步引起痛风性肾病。2020年《中华内科杂志》的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是中国成年男性慢性肾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二、肾脏疾病的早期预防与管理

1. 定期体检:肾脏病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这也是为什么定期体检尤其重要。最基础的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

2. 合理饮水:成年人大概每天1500-2000ml为宜,不要盲目灌水。过多饮水可能导致水中毒,尤其对已有肾病的人更危险。

3. 控制“隐形盐”和“隐形磷”的摄入:别只看盐罐子里的盐,调味包、零食、香肠、卤味里的“钠”和“磷”才是大头。

4. 远离乱用药:尤其是止痛药和保健品。很多人腰酸背痛就吃布洛芬,一吃就是一周,殊不知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肾毒性药物”的代表,长期滥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

三、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一旦肾脏功能受损,身体内的毒素和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会累积在体内,影响全身器官。尿毒症是慢性肾病的终末期阶段,患者通常要依赖透析维持生命,重则需要肾移植。

四、结语

李先生的悲剧提醒我们,肾脏健康不容忽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可能正在悄悄“掏空”我们的肾。保护肾脏,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始。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肾脏健康,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查看完整版本: [-- 49岁男子尿毒症去世,医生心酸:把3样当饭吃,肾脏再好也打不住 [10P] --] [-- top --]


Powered by www.wdsz.net v8.7.1 Code ©2005-2018www.wdsz.net
Gzip enabled


沪ICP备:05041533号